《听见光》痛感生命的光辉力量
在舒辉波的儿童文学作品中,常常能看见“光”的存在。从《梦想是生命里的光》到《逐光的孩子》,再到《城市之光》以及《听见光》,舒辉波以清浅的语言去书写深入人性的题材,在困顿的生命中发现美好,追寻珍贵的“光”。舒辉波书写不被定义的儿童文学,在写作中冒险,在写作中成长。在其作品中,柔软的文字总能给人一种撕裂感,让人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书中主人公坚韧生长的蜕变过程。《听见光》是舒辉波近期发表的新作,作家延续以往作品中对苦难挣扎的描摹样式,以有重量的文字去书写人、书写人性、书写生命。
残障题材相较于其他题材来说,更考验作者的写作能力。身体健全的作家如何去把握残障人群的心理,如何去感受残障人士的身份认知,能否真正刻画出残障人士的真实感受,都是极具现实性的写作难题。舒辉波以纪实性报告文学的方式,打破作者的单一声音指向,接受主人公的声音,切实站在残障群体的角度,聆听他们的声音。
在儿童文学中以非虚构方式写作,属于较新颖的写作方式。《听见光》中,舒辉波从盲人小提琴家张哲源的真实经历中取材,融合自我的写作经验,跳出作者独立叙述、构建人物的固化写作模式,拒绝作者写作的绝对话语权,在书中融合人物采访与作家叙述,让作品以复调展现多重声音,以对话的方式真实再现主人公的内心想法,精雕细琢出一篇篇属于张哲源的小故事,勾勒出张哲源不屈的生命样态。
作为社会中“别样”的群体,张哲源所属的残障群体与周围的人群之间有一堵看不见的“墙”。这堵“墙”把张哲源所属的残障群体隔绝在周围狭小的空间内,囚禁在周遭的环境中。大部分人会按部就班,平静接受自己的“残缺”,默认社会环境附加在自我身上的桎梏,顺着社会“期待”的方向,在四四方方的小天地中过完自己黯淡的一生。但张哲源偏偏要说“不”。他对外界的“特殊照顾”持复杂的情感态度,他享受“特殊照顾”,也厌恶“特殊照顾”,他将“特殊照顾”背后的残酷真相放在心里。对于生活,他始终以一种抗逆的状态昂首前瞻,在困境中绝处逢生,在平淡时跳出舒适圈,追寻梦想的人生。
视觉的丧失虽让张哲源失去了眼前的光明,但他心中的光亮永不枯竭。他曾看见过光,但因先天性双眼无色素性视网膜色素变性而陷入黑暗的世界中。父母的离异,爷爷奶奶的冷战,也让他在黑暗中变得更加孤单。但视觉上的缺失也让张哲源的听觉和嗅觉更加敏锐。他通过其他的感官感受着世界的美好,他用心去聆听音乐的力量,凭借超出常人的意志力与抗逆力,冲破周遭生活中的枷锁。他不顾现代社会的流言蜚语与看法,坚定地走在路上,用心“看”远方,在艺术世界中通过音乐满足自我的情感需求,放纵宣泄自我的情感,在被认可的过程中坚定自我的存在。
在盲哑学校的同学们都在为了未来生计学习按摩时,哲源选择了小提琴。他挑战不可能,战胜不可能,创造属于自己的奇迹。通过学习,他去到了更远的远方,“听到”了更大的世界。“举办小提琴独奏会”“加入中国残疾人艺术团”“考取谢菲尔德大学音乐表演硕士并成功举办个人毕业音乐会”,张哲源打破魔咒,打破世俗条例,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不可能变成了可能。
透过《听见光》,我们不仅窥见了盲人小提琴家张哲源那荆棘与鲜花并存的人生道路,也窥见了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光辉历程。残障人群体对现实的无力感是确实存在的,但当身体上的“残缺”被昂扬的生命光芒所覆盖时,随之而来的是大放异彩的光辉奇迹。对于张哲源来说,小提琴是比生命还重要的东西。当身患尿毒症做完手术后,他心心念念的始终是以后还能不能拉小提琴。他并不抱怨生活,并不遗憾自己无法看见世界,他通过自己的方式让自己变得“幸运”。他感恩生活中的“不完美”,感激生命中出现的善意与帮助,感谢丰富的生命经历让他“看”到了更五彩缤纷的世界。他不断追寻自我生命的光亮,在困境中磨砺自我,突破自我,与命运斗争,倾听自我内心的呼唤,在未来的道路上徐行,去“看”更广阔的世界。
《听见光》是盲人的故事,也是普通人在生活中与命运对抗,在人生抉择中为自我抗争的故事。舒辉波通过白描,以平叙的方式让读者感受苦难的挣扎,不断攀登的毅力,以及人生种种抉择后的突破。艺术来源于生活,又反哺生活,书中的人物都是现实生活中活灵活现的人。舒辉波聚焦残障群体,以平等、尊重、理解的态度去欣赏残障群体的生命,以儿童文学作家的人文情怀刻画丰富的世界,展现不屈生命的抗逆力。他以痛感文字论证了残障生命的无限可能,书写残障灵魂背后的家国发展进步,给予读者文学的力量,引领读者直面人生,找寻生命中的“光”,达到昂扬圆满的生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