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暮年壮歌成为老年题材影视作品新语法
来源:文艺报 | 张 斌  2024年06月17日08:07

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老年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命体验等均较过去有了崭新的变化,过去影视剧中种种陈旧的角色设定显然不是当下老年群体真实的生命写照,也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价值期待。人生暮年并不全然是“一地鸡毛”,老年题材影视作品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琳琅满目、异彩纷呈。

老年群体在影视剧作品中并不鲜见,但长期以来,老年群体在其中基本都扮演的是一些边缘性角色,他们在影视故事讲述的过程中往往只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功能性作用,而对于老年群体自身的生命历程、身心困境、人生意义的追寻等问题的表达,总是被隐没在故事主角庞杂的支线叙述网络当中。从历史的角度看,我国的文化传统也使得大众对待“老去”“死亡”等话题时常常采取一种避而不谈的隐晦态度,在影视创作中就表现为与老年群体密切相关的病痛疾苦、情感困境等话题也总是被搁置在主流话语的边缘位置。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的趋势日益明显,银发浪潮汹涌而来,与之相伴随的养老议题正在全社会引发越来越多的关注,国内影视市场开始出现了一波关于银发生命的书写热潮,越来越多以老年人为叙事主体,展现老年群体生命境遇的影视作品渐次涌现,并成为荧屏银幕上一道亮丽别致的风景线。例如,电影《我爱你!》直面老年群体的痛与爱,不避讳对老年群体身体疾病与爱欲追求的表达,以哀而不伤的笔触唤起观众内心深处对老年群体的情感共鸣;电视剧《老闺蜜》以轻喜剧的创作形式讲述了五位性格迥异的中老年女性在经历各自人生的悲欢离合后“抱团养老”的故事,在逗趣欢乐中抵触现实,带给观众无限温情与感动;电视剧《漫长的季节》创造性地将悬疑类型与老年视角作结合,生动刻画了遭遇变故后依然努力生活的老年人群像,启发观众重新思考人与生活的复杂关系;综艺节目《忘不了餐厅》首次聚焦“认知障碍”这一小众题材,通过展现患有阿尔茨海默病老人们经营餐厅的日常引发了观众的强烈共鸣……这些影视作品以敏锐而不失温情的笔触细致描绘了老龄化社会中存在的种种现实议题,展示了老年群体在社会现实中所面临的生活困境与情感困惑,传达了对老年群体的人文关怀。

和老年人成为故事主体的趋向相伴随的是对老年人形象塑造的变革和书写方式的创新。在以往的影视剧创作过程中,老年群体大多作为主角人物的陪衬出现,并往往以一种消极、负面的角色形象出现在大众眼前——他们或是因疾病缠身,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郁郁寡欢;抑或是蛮横不讲理,在与子女的日常相处过程中矛盾冲突不断,极易招致观众的厌恶与反感。诸如《都挺好》中固执强势的苏大强,《欢乐颂》中重男轻女的樊胜美母亲,《安家》中自私自利的房似锦妈妈等“坏老人”形象,在让观众恨得牙痒痒的同时,也在某种程度上让老年人被污名化了。这些老年形象的塑造在与现实社会关于老年人的负面新闻中被不断放大,无疑迎合和强化了大众对于银发群体的刻板想象,也助推了一些社会不良思潮的蔓延。

诚然,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退化导致生活无法自理或者在与后辈的相处过程中存在代际关系紧张的矛盾,但这绝不应该成为影视剧对老年形象进行单一脸谱化塑造的理由。随着时代语境的变迁,老年人的生存环境、生活方式以及生命体验等均较过去有了崭新的变化,过去影视剧中种种陈旧的角色设定显然不是当下老年群体真实的生命写照,也无法满足老年群体对自我身份的认知与价值期待。

近些年,以《老闺蜜》《大妈的世界》《老家伙》等为代表的一批老年题材电视剧跳脱出传统老年角色的塑造窠臼,不仅呈现出老年群体时尚潮流、青春活力、老有所乐的积极养老状态,更展现出老年群体在群体互助和社会担当中获得自我实现的积极一面。例如,近期正在热播的电视剧《老家伙》讲述了三位老人退休后依然积极找寻生活激情,克服种种困难共同创办一个养老社区的热血故事。电视剧以轻松欢快的叙事节奏带领观众进入一个充满想法和活力的老年世界,并通过三位“老男人”之间打闹又互助的日常带给观众温暖的情感治愈。豆瓣高分短剧《大妈的世界》巧妙地将“大妈们”的日常生活与时下新兴的网络热点进行融合,赋予了老年题材影视与众不同的时尚感和潮流感,帮助大众摆脱了对于老年群体的刻板印象。此外,在近几年《八零九零》《如果奔跑是我的人生》《烟火人家》这类聚焦现代家庭代际关系的现实题材作品中,老年群体也不再充当子辈青年的故事“背景板”,父辈的生命体验和情感诉求一跃成为家庭场域的叙事动力,老年群体也在独立共生的代际关系里找到主动与青年对话的可能。

这些作品通过对老年故事的活力讲述生动演绎了一支荧屏上的“暮年之歌”,充分展现了老年群体在生命走向“夕阳红”之际对晚年生活的丰富探索及其对于自我精神力量和价值的追寻与实现,让观众看到人生暮年并不全然是“一地鸡毛”,老年题材影视作品也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打开方式,琳琅满目、异彩纷呈。在当前影视市场越来越追求年轻观众群体的当下,老年题材影视作品显然还没有成为生产主体普遍自觉的关注。但近来这些受到观众喜爱的老年题材影视剧,一方面说明了该类型题材的优秀作品并不缺乏观众,另一方面也说明,开发老年题材这一充满无限可能和机遇的影视产品正当其时。

我们期待有更多关注老年群体的优秀影视作品出现,共同唱好“最美不过夕阳红”的暮年壮歌,为老年人,也为自己。

(作者系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副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