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略论文学研究中的文学观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4年第3期 | 贺仲明 黄钰淳  2024年06月17日17:33

内容提要:文学观是对文学最基本的认识,虽然没有绝对标准的文学观,但深刻、独立和稳定是一个衡量研究者文学观的重要标准。文学观对文学价值判断、文学史认识和研究方法选择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学研究者需要丰富的人文知识和人生体验,需要循序渐进的理论素养,还需要大量的文学作品阅读,特别是中国古代文学经典和西方文学经典的阅读积累。只有感性与理性结合,阅读与思辨相融,才能形成深刻而独立的文学观,为文学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石。

关键词:文学观 研究 标准 经典

一、何谓“文学观”?

文学观是对文学全面系统的理解和认识,包含着丰富的内涵。如什么是文学,以及文学的功用、意义和评价标准,内容和形式的关系,文学与政治、文化的关系,等等。文学观的问题看起来似乎空泛,实际上却非常重要。我们一般多关注作家的文学观,实际上,文学观对文学研究也非常重要。每一位文学研究者都会对文学有一定的认知,是否具有相对独立、深刻和稳定的文学观,直接影响乃至决定其研究的水准和高度,特别是决定其是否具有独立性和创新性。

文学不是数学,也不是普通社会科学,文学观没有绝对的标准答案,更没有简单的对错之分,但却有很大差别。我以为,不论是文学创作者还是研究者,其文学观应该具有以深刻为中心,兼顾独立性与开放性、稳定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特点。文学观当然应该具有独立性,但这种独立性只能是相对的,它不能偏执、狭隘,而是要具有开放和多元的特点。同样,成熟的作家和学者的文学观应该相对稳定,不是随意改变的,但也不是完全固定不变的,特别是随着时代发展,文学观也应该具有一定的可变性。文学观的独立性和稳定性都以深刻性为前提,也就是说,只有深刻的文学观才能做到独立和稳定。具体到“深刻”的内涵,肯定存在着较大的个人差异。就我理解,深刻的文学观应该具有以下基本内涵:

首先,文学是以人为中心的。“文学是人学”的思想在中国现当代文学中有深远的影响。特别是钱谷融先生在1957年发表《论“文学是人学”》一文,从文学的对象、题材、目的、人道主义精神、文学作品的社会意义、典型本质论等方面,全面论述了“文学是人学”的合理性1。这一观点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曾引起广泛讨论,对后来的文学发展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但我以为,时至今日,“文学是人学”的思想还没有真正贯穿在文学创作和文学研究中。我以为,“文学是人学”的关键核心是以人为中心,也就是说文学最基本的功能在于促进人类社会变得更美好,所以它张扬人性中的积极面,发掘生活中的美和善,表达人文关怀精神和人道主义思想,揭示人类生存的价值意义,阐释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对被物质严重异化的社会进行持续性的关注和理性的批判。这并非说作家不能书写黑暗与丑恶,而是要看他的写作是否持批判和否定态度,以促进社会更美好善良为目的。文学还应该关注和揭示人性。它可以触及人类心灵和世界的幽深处,感知和关注容易为人忽略和遗忘的侧面,促使人们更深入地认识人生和自己,对人性和世界的复杂性展开思考,目的也是帮助人类更好地完善自己。同样的理由,文学应该具有理想性,鼓励人们追求光明,积极面对人生。一部文学作品如果持虚无和消极的基调,让读者阅读后变得悲观和绝望,那么,它的艺术水平再高超也肯定不能算是好作品。诺贝尔文学奖评奖标准中有“理想色彩”的要求,就是对这一点的强调。

其次,文学具有一定独立性。有很多人不太认可文学的独立性,认为文学应该为现实、文化变革等其他方面服务。如五四新文学就将自身看作新文化运动的一部分,将文化启蒙作为文学发展的基本宗旨。如果考虑到五四时期的特殊背景,五四新文学的思想观念具有一定合理性。国家危难,文化迫切需要革新建设,文学参与文化变革有时代必要性。同样,1930年代民族抗战背景下,文学为现实服务也是一种适时的权宜。但从根本上说,文学不应该成为其他事物的从属者,而是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独特性。文学是一种独特的语言艺术,它以语言之美,展现丰富的想象,更蕴含深刻的思想特点和艺术规律,以强烈个性区别于其他文化和艺术,这是文学拥有永恒生命力和强大感染力的根本原因。在当前越来越快速的生活环境中,文学独立性更为突出。它可以对社会发展(特别是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提出自己以“人”为中心的独立思考,可以对社会现实、大众做出深刻的人文关怀,也可以抒发作家的个人情感,还可以追求纯粹审美,总之,文学既具有个人性,也具有丰富性。只要是在法律、道德许可的范围内,这些个人性和丰富性都应该允许存在,不宜受到过多限制。此外,文学阅读也是一种个人性、私密性的活动,它既是一种思想的传递,也是一种心灵的交流。在这个意义上说,文学评价也拥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标准,其他任何标准都无法代替。

再次,文学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这是对前一点的补充和完善。文学具有独立性,但它并不意味着文学能够封闭和自律、独立发展。这是具有悠久传统的中国文学观念。审视中国历代的文学思想,其中很少有纯文学(审美)的主张,即使偶尔存在,也很难被广泛认可。影响最深远,也最能代表中国传统文学思想对文学价值认知的,是孔子的“兴观群怨”等诗教观念,它渗透到中国文学的传统血脉中,是中国文学的精神圭臬。在这一思想的影响下,“文以载道”“知人论世”等文学观念也深入人心。这一点同西方形成对比。西方有形式主义、唯美主义等文学观念,很多人将文学看作是封闭的文本。在中国文化背景下,坚持中国的文化传统特色,能够得到国人更广泛的认可。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文学是一种社会文化,承担文化的基本功能,并且与政治、经济、社会等密切关联,也受社会伦理道德的一定约束,但是,我们不能以文化等外在标准来要求文学,要充分尊重文学的独立个性。文学具有比一般文化更丰富的内涵,是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

二、文学观与文学研究之间的关联

研究者要确立深刻、独立和稳定的文学观,而文学观也会渗透在研究者对文学作品、文学史的判断以及文学研究方法等方面,文学观与文学研究之间具有着全面而深刻的密切关联。

其一,文学观是研究者对作家、作品判断的基础。当研究者对作家作品的好坏优劣做评判时,其评判标准隐含着其对文学的认知,也就是说,研究者的文学评判会传达出其文学观。只有深刻、独立和稳定的文学观,才能对文学作品进行准确的价值判断,并做出创造性的独立思考,否则,就很容易陷入人云亦云的窠臼。

比如,在1980-1990年代,金庸的武侠小说在中国大陆引起了广泛争议。以严家炎为代表的部分学者对金庸作品给予较高评价。他们立足于人性角度,认为金庸小说用通俗的文学形式,塑造了鲜活的人物,表现了丰富的人性,促人向善、向美,并蕴含深刻的中国传统人文思想。正如此,金庸的作品能够成为民族文化的形象传播使者,让众多海内外华人读者在阅读中产生心灵共鸣,广受华人读者欢迎,甚至被誉为“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读者”。而反对者的主要理由是:文学应该承载现代思想文化,而金庸的武侠小说脱离现实生活,或者说不食人间烟火,天马行空,云山雾罩,没有传播现代思想观念。这两种观点背后关联着多个文学观念问题,如文学与大众之间的关系,文学应该是精英文学还是大众文学,文学的目的是启蒙、政治还是娱乐,以及什么是优秀文学等?最核心的是如何看待文学与人的关系,也就是对文学本质的认识2。正是文学观的差异,导致讨论者在对金庸文学评价上出现如此对立的巨大差异。

对莫言文学的评价也一样。作为中国大陆首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莫言在国内拥有众多喜爱者,但同时也充满着争议,包括在批评界、学术界,批评的声音也很多。不同的文学观是导致这些争议产生的根本原因。特别是文学与道德关系、文学审美本质的问题。比如很多人对莫言的批评,针对的是他塑造的母亲形象,认为其挑战和亵渎了中国传统的道德伦理。中国文化传统强调孝道,所以,传统文学作品中,母亲总是以慈祥、美好、温柔、善良等正面形象示人。但莫言的《丰乳肥臀》《爆炸》《红蝗》等小说颠覆了母亲美好、善良、圣洁的形象,塑造了多个欲望化、乃至丑化的母亲形象。那么,应该如何看待莫言塑造的这些母亲形象?涉及两个问题:一是莫言书写的目的是什么,他究竟有没有恶意挑战中国传统伦理?二是文学与伦理之间是否持同一标准,如果不同,那么又允许有多大差异?同样,莫言小说中的审丑也关联复杂的文学观。莫言不少作品书写,甚至是渲染丑恶现象,与人们传统的文学审美观构成冲突。那么,如何看待文学的美?审美与审丑之间究竟是什么关系?只有深刻的文学观,才能对这些问题做出深入而独立的思考。

此外,还有对路遥的评价也是如此。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人生》等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二十世纪末的中国时代精神,特别是对当代青年农民的生存处境和精神欲求有非常准确的表达,他也因此赢得了当代青年读者特别是有乡村经验的青年的高度认可。但是,也有很多学者不赞同这种看法,根本的问题也在于是否具有开放的文学观。从纯文学角度看,《平凡的世界》确实存在不少缺点,带有他那个时代文学的烙印。然而,它同时又具有一般纯文学无法具备的重要特点,即路遥在文学创作中投入的全部心力和真挚情感,以及对底层大众的深切关怀。这使《平凡的世界》在审美上呈现出一定的复杂性,也就是说,评价路遥和《平凡的世界》,最重要的是我们能不能持开放、多元的文学观,或者说,我们对文学观的开放、多元持什么样的标准和界线。《平凡的世界》评价问题直接关联“当代文学经典”这个概念。认可这个概念的人认为文学经典有两种:一是超越时代,具有永恒性价值,如《诗经》《红楼梦》;二是能够准确把握时代脉搏,在某一时代能够产生极强的感染力的。但是也有一些学者不赞同,认为经典必须经过较长时间的检验,没有“当代文学经典”这个说法3。

其二,文学观有利于深刻认识文学史的发展,其中既包括对文学本质的认识,也包括对文学历史、发展演变及文学规律的认识。这里重点谈一下对当前文学的认识。当前文学遇到了极大,甚至可以说是根本性的挑战。这源于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许多现代科技成果,如网络信息、高智能机器人和克隆技术等,既广泛地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深刻地影响到人类的精神文化,包括文学的基本属性。在以往社会,出版、发行和在大众中的传播,是确定是否属于文学的重要标准,这是文学作品隐含的一个模糊的标准界限。这一标准在今天遇到了极大挑战。网络文学飞速地更新换代,使文学失去了边界,特别是人工智能创作,完全改变了文学“创作”的本质。按照传统思维,文学由人创造天经地义,但是现在,文学开始由机器人创作。那么,文学究竟是什么?特别是各种“创意写作”,如ChatGPT写作的出现,使文学创作距离其传统的人文和审美内涵越来越远,正在变成一种普通的、以文字为工作的技术性职业。包括各种短视频等图像艺术的出现,它们的载体不是文字,但又传播一定的文学内容,从而对“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个传统定义构成了根本性冲击。面对这一切,判断究竟什么是文学、什么是好的文学,如果没有相对稳定、独立的文学观,很难做到正确而坚定,很容易感到茫然和不知所措4。

其三,文学观会影响研究者对研究方法的选择和侧重。以上论及的对文学本质、文学历史等的看法主要是立于宏观视角,从微观角度来说,谈及文学观必然会涉及较为具体的文学观念。从古至今,从西方到东方,产生了多种多样的文学观,如唯美的文学观、形式主义的文学观、为现实服务的文学观、为文化服务的文学观等。相应的,这些文学观也会产生不同的研究方法,如从外部来研究文学,从内部讨论纯粹形式,以及文本与作家、社会相结合的方式,等等。面对这一庞大且复杂的文学研究方法时,研究者如何进行选择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选择正确的、或者说最适合研究者自身的研究方法,需要充分结合自己的文学观,也就是要根据研究者其的文学观来进行判断和选择。选择最符合研究者文学观的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为研究方法与文学观具有内在而深刻的关联性。如果采用与文学观不一致的研究方法,很容易产生内在冲突,学习的困难很大,也很难获得成功。相反,如果文学观与研究方法高度一致,就能得到我们内心的认同,就能够比较容易理解、借鉴和运用。对研究对象的选择也要考虑与文学观的关联性问题。研究者在选择自己的研究对象时,最基本的标准应该是兴趣,也就是根据直觉,依据自己的生存经验与内心来选择。这一选择里就蕴含着最基本、最朴素的文学观。如对李白与杜甫之间的选择,如果持个人主义文学观,或许会更认可和选择李白。而一个主张文学济世的学者则会更倾向于选择杜甫。从根本上说,在文学研究、包括文学阅读中,都隐含着一种深层次的、潜意识的交流,这种交流来自于研究者与作家作品之间是的精神共鸣,共鸣的强度也决定了研究者与作品交流的深度。文学研究是与研究对象的交流、对话,揣摩心理,产生会心,而文学观的一致性是很重要的基础。在做文学研究的过程中,研究者在阅读和评判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时,文学作品也给予了研究者丰富的滋养,这也是一种教学相长。所以,研究者与被研究者之间文学观念内在的契合非常重要。

三、如何建立自己的文学观

文学观的确立不是短暂和一蹴而就的,它需要研究者在一个漫长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甚至也有研究者终其一生都在游离、矛盾中,形不成自己稳定的文学观。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和修正的过程,需要在文学阅读中不断学习,特别是感受优秀文学的力量。

首先,需要有宽阔的知识视野,在广泛阅读中拓展文化素养。当前大部分的大学生和研究生都没有丰富的人生经验,只有通过阅读以弥补知识面,提升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感悟。同时,文学是一种具有综合性的社会文化,与社会各方面都有深刻、密切的关联,对文学的认知实际上隐含着对整个人生、社会的认识,各个学科之间是密切关联、触类旁通的。所以,宽阔的知识面能够提升学术深度,一个优秀的文学研究者,同时也应该是一个具有对世界和人生深刻认识、有独立见解的人。这当中,哲学、历史等人文学科对文学研究的影响尤其大,因为文学理解的深处会自然伸展到对历史、哲学的思考。如果没有其他门类的文化素养,对文学的理解不可能深刻、准确,只能是盲人摸象,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这里要特别对一种不良阅读习惯进行批评。当前的大学教育越来越专业化,很多学生受其影响,过早将自己的阅读范围局限在很狭窄的专业内。这样的阅读方式可能短期内有较好成效,但长远看绝对有严重的副作用。因为大学时期是吸收知识的最佳时期,对新知识的兴趣也最大,宽阔的阅读视野,能够形成丰富的知识积淀,为未来学习研究打下扎实的基础。过于狭窄的阅读范围,最直接的一个副作用就是很难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因为任何作品的好坏优劣都是在比较中形成的,没有深远的知识背景很难做到。所以,现当代文学的学生和年轻学者,应该尽可能广地涉猎其他人文社会学科知识,如政治、历史、社会、心理学等。

其次,建立文学观需要文学理论的长期陶冶,这是一个自觉意识和循序渐进的过程。文学观在根本上是一种文学理论素养,是在理论的陶冶中逐步形成和完善的。理论的素养只能依靠漫长的积累,在循序渐进中得到强化。最基础的步骤是对文学理论史的阅读和熟悉,广泛了解不同时期、不同国度,各门各类的文学思想。这一阅读范围很广,不要求精深,也不可能做到精深。但应该对各种思想观念进行一定的比较,在比较中选择自己最认可的思想理论,然后再有针对性地、专门性地深入学习,从而进入到专深探索的阶段,在学习、借鉴中逐渐形成初步的文学观。所以,文学理论学习,要从浅到深,不要一开始就读晦涩艰深的理论原著,而是应该从理论史开始,然后再读介绍性著作,在有一定了解之后再读理论原著。这样的过程,逐渐领悟,学习效果会比较好。同时,在理论选择上既要有针对性,不能够狭窄、片面,更不能墨守成规,亦步亦趋,盲从于某种文学思想。它需要多方面了解基础上的多元综合、借鉴和吸收,不断丰富和自我修正。

畏难情绪是理论学习中特别需要克服的。很多人面对庞杂的文学理论时会不知所措。其实,理论虽然多,但实际上万变不离其宗,许多理论都是相互关联的,只不过侧重点不同而已。多方面了解,可以让我们不断补充和完善自己。同时,文学观的形成一定要有自由、开放意识,不能够固步自封。文学的标准本来就是丰富多元的,不受现实利益和文化观念所左右。所以,建构文学观不是一项孤立的工作,它需要研究者调动自己多方面的知识积累,不断克服习见、偏见和阻力,才可能建立起深刻独立的文学观。

最后,文学观需要在文学阅读中形成。文学观不是抽象的条条框框,而是鲜活且生动的。比如我们谈长篇小说,都会将生动的人物形象作为评判的重要标准。这就需要将文学阅读作为基础。当研究者谈到这一观点时,脑海中会自然浮现出以往阅读过的优秀人物形象,他的文学观念才会切实而富有感染力。所以,要形成文学观,不能只读理论著作,而是需要阅读大量的文学作品,在丰富的阅读中,仔细揣摩作品的卓越和优异处,形成良好的文学感悟力,在大量文学作品的比较和碰撞中体会优秀文学的独特性和深刻性,进而形成对文学的独特认识。

在文学阅读中,需要特别强调文学经典阅读。作为现当代文学的研究者,不要局限于阅读现当代文学作品,而一定要有丰富的世界文学和中国古典文学经典阅读经验——这些经典是人类文化的精华,具有非常深刻的意义。从文学观的形成角度说,只有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学经典,才能知道优秀文学之优秀所在,才会了解更广泛的的思想观念、审美风格、艺术个性,让我们拥有更宽容和多元的文学观念。这当中,中国古典文学经典不可或缺。文学要获得独特的深度价值,需要加强与本土精神文化传统的联系。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内在的独特性和深刻性,呈现出与西方文化不一样的理路和方式,特别是哲学文化思想,能够帮助我们形成对当今世界现实和未来的独特认知,为人们的心灵和生存困境寻找到解决的途径。传统文学审美也具有非常高的成就,个性深刻独特,这种阅读能够愉悦我们的阅读体验,能够很好地帮助我们形成深刻的文学观5。同样,也不应该忽视西方文学经典。只有站在世界文化视野的高度上,才能认识本民族文化的价值和不足,同时,在对其他民族文学经典的阅读中,丰富我们的思想观念,在不断的重构中更新和发展自己。文学既具有民族个性,也具有普泛性的价值标准,二者是高度统一的。所以,我们研究现当代文学,绝不能以自身作为最高价值标准,而是要具有大视野,将现当代文学作家作品置于中国古代与西方经典相关联的深远背景中,以更高的标准来予以衡量和要求,才能评判其优劣得失,并促进其朝更好的方向发展。

总之,获得深刻、独立和稳定的文学观绝不容易,它需要漫长、持续的坚持和努力。但是,对于文学研究来说,文学观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所以,我们首先应该具有这样的目标和方向,在这一前提上通过不断的学习,对思想素养进行丰富和深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起真正有深度的文学观,我们的文学研究也才能进入到深远的境界。

[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百年乡土小说与乡村文化变迁的关系、启示研究及文献整理”(项目编号:19ZDA273)的阶段性成果]

注释:

1 钱谷融:《论“文学是人学”》,山东文艺出版社2021年版。

2 参见姜桂华《金庸小说论争中的文学真实观——新时期以来文学批评价值观念嬗变研究之一》,《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年第4期。

3 参见吴义勤《“排行榜”是中国小说“经典化”的重要路径——序〈2007中国小说排行榜〉》,《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

4 陈若谷:《半张脸的神话——科技与文学关系之迷思》,《粤港澳大湾区文学评论》2020年第2期。

5 殷企平:《文学经典与共享愉悦》,《东吴学术》2023年第6期。

[作者单位:暨南大学文学院]

[本期责编:钟 媛]

[网络编辑:陈泽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