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行云流水处低唱——艾玛近年小说创作论
来源:《百家评论》 | 赵相菁  2024年06月21日16:55

艾玛的创作如在行云流水处的低唱, 思想的浅入深出, 语言的安静沉稳和文学感觉的敏锐, 从她的笔端缓缓流出, 流入人的心底。她作品中的人物总是处在一个仿佛与世隔绝却又深陷困扰与困境的的空间中, 也就是作品中经常出现的那个涔水镇。在这个狭小的空间里, 艾玛用她自己的文字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社会众生图。她特别敏锐地同情着人物的命运, 关注着人性善恶复杂下的纠结, 在无奈的生活困境中, 在尴尬的人情边缘处, 描写着乡镇小民们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酸甜苦辣的人生遭遇, 体味每个灵魂深处的伤痛。她的叙事温婉低徊, 情节生成简单丰富, 艺术手法驾轻就熟, 文字总是在几乎无事的日常生活中寻找失掉的回忆, 总是在苦涩的存在中折叠出生命的执着, 在琐碎中捡拾被忽视的深刻。艾玛小说将小民和知识分子的爱和恨、苦与乐、仇与痛都放入了温婉低徊的叙述中, 在叙述中一点点洗涤、净化, 让被蒙上浮躁、虚伪、苦涩、琐碎的外衣的小镇或社会慢慢恢复其本真的存在。这其中不难看出有着沈从文对“边城”似得美丽期待与执着守望。艾玛正是在这些期待与守望中通过一幅幅众生图的呈现, 追寻着生命的本真意义, 找寻着遗失的美好。

一、叙述内涵:生活深处的无声呐喊

艾玛不属于那种凌空蹈虚的舞者, 她总是能将自己的生活经验与创作融为一体, 并在其中坚守着对民众世俗生存现状的发掘与关怀。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不和谐以及民众日益强烈的无奈与无力感、迷茫与堕落以及冷漠与困惑, 使得艾玛于创作中发出一声声沉痛的叹息。然而艾玛的小说却像是一种无声的呐喊, 用犀利的笔尖触动着社会和人的神经以引起心灵的悸动与反思。因此, 她的小说在主旨的呈现上具有深刻的内涵与警醒意义。

艾玛曾经说过这样的话:“就我自己来说, 无论是写小镇, 还是写知识分子, 我力图表达的都一样, 都是我们生活中的缺失, 理想制度的缺失, 正义、公平的缺失……这些缺失在损害着我们的生活。”所以, 艾玛的叹息正是来源于小说人物生活中有关美好的“缺失”。更可贵的是, 艾玛并没有对“缺失”造成的“缺口”进行简单任意的裸露, 而是通过对“缺口”周围社会生活秩序的紊乱以及民众和谐生活的破碎的冷静描写价值观无声坍塌的事实, 并以此映射生命的无奈和人性的困惑与变质, 真可谓是用心良苦又意义深远。比如《绿浦的新娘》, 这篇小说通过镇上的毛二师傅要娶乡下姑娘瑶珠为妻的这件事讲述了当下婚姻中因对物质的热烈追捧而出现的另一种“门当户对”, 即毛二师傅虽然是个二婚, 可是因为毛二师傅是镇上的人有着丰裕的经济保障, 而绿浦的新娘瑶珠是乡下人生活艰难, 也正如梁裁缝因为家里穷无钱照顾病中的亲人而不得不做有着不错工作的又矮又丑的镇上女人李兰珍家的上门女婿一样, 所以这样的结合再“合适”不过。而在小说最后的暗示里读者才知道原来瑶珠与梁裁缝原本是一对有着纯真爱情的恋人, 然而却终究敌不过冷酷的现实。艾玛在这里将婚姻的不正常与爱情的正常置于颠倒的两极, 写出了不论是城里人还是乡下人在面对金钱与道德的时候, 对于前者的热衷和对于后者的遗忘, 让人感受到了他们在欲望的黑洞里挣扎却浑然不知自己周围已然漆黑一片的悲剧。小说由此展开了对人物价值观的探讨与追寻, 开始了对现实的反思。

《痴娘》中那个脑袋不清醒的母亲王小荷也是在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氛围里艰难守护着原始而珍贵的母爱。王小荷的儿子生下来身体软软的, 脑袋大大的, 一直长不大, 也不会说话, 连医生也断言这孩子活不长久。然而, 王小荷却一直对自己的“大头儿子”不离不弃, 时刻将他抱在怀里。王小荷对残疾儿子的不离不弃是母爱的执着坚守, 更是对生命的执着, 然而这种坚守却不被人理解。这让人猛然想起《狂人日记》里的那个狂人, 在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时代, 他的因为觉醒而做出的举动都会被看成是病态的。而也是因为王小荷对残疾儿子呈现出的母爱阻挡了夫家传宗接代的延续, 而被成为是痴娘。这个“痴”, 表面上是指王小荷的脑袋不灵光的事实, 实际上却是作者对母爱的一种赞美。若是生下一个傻孩子, 再生一个健康的孩子已是理所应当的事, 可是艾玛在这种“理所应当”的背后感受到了生命的不平等和不公平, 然而这也无可奈何。在文章结尾作者让王小荷在雨中发出含混不清的母狼一般的撕心裂肺的叫声, 这也是她对社会上已经缺失的对生命的尊重、责任与守护的一种叩问。

除了涔水镇的故事, 艾玛还写了一些关于知识分子的小说, 比如《白日梦》《初雪》《相书生》等。在这些小说中同样用故事般的片段讲述着作为中产阶级的知识分子的历史与现实, 无奈与忧伤, 这其中也包含着艾玛对于现实的反思, 对于人的灵魂深处的拿捏。《白日梦》讲述了一个因第三者出现而导致婚姻破裂的故事。但是小说与以往有关婚外恋的小说不同, 它没有大篇幅地讲述婚外恋的发生与发展, 只是让其随着小说故事的穿插而一点一点的得以溢出。而在小说中除了描写着孟香现在的婚姻, 还回忆了她小时候与杂货店文伢子的纯真初恋, 穿插了好友肖兰与她画家男友的不婚爱情, 以及一起离婚案件。乍看起来, 这几个故事并没有什么联系, 其实这是艾玛对婚姻不同时期不同形态的一种对比思考。孟香与文伢子的纯美初恋对应着婚姻的前期状态, 充满着美好回忆, 尽管这段爱情没有任何结果, 但它却永远那么纯真而明镜澄澈, 如花般盛开在回忆中。正因如此, 人们选择了进一步的爱情——婚姻来延续那份纯真的美, 可是美好的愿望总是跟不上现实的步伐, 就像孟香和那起离婚案件中的那位含辛茹苦的照顾一家老小的妻子, 在得知自己丈夫出轨后一个选择了离婚, 一个用铁棍打断了丈夫的两条腿。当婚姻的船无法回到大海的时候, 被抛弃便是最终也是唯一的结果。对于肖兰和画家男友与其说他们不想结婚, 不如说他们恐惧婚姻。艾玛用不同人物的婚姻遭遇, 揭示了都市中产阶级对待婚姻的虚伪与敷衍了事, 揭示了现代社会的知识分子精神生活的迷惘与痛苦。总之, 在这些小说中, 作者较少涉及故乡, 而是把主人公放入城市中, 让他们“面临的是现实的困境与精神危机, 他们所有的是一种无所归的苦恼, 一种‘无根’的痛苦”。

城市的无奈荒唐和乡村的支离破碎让艾玛的小说中充满了对逝去的叹息, 然这叹息不是消极的呈现, 是作者对现实中问题的发现和思考, 正所谓“文章合为时而著, 歌诗合为事而作”。作家作为社会的观察员, 内心里对良心和正义的坚守是他一切创作的出发点, 那些为炫技而炫技的写作则纯粹是一种哗众取宠、凌空蹈虚, 一无是处。艾玛是一位始终坚守道德和正义、感性与理性兼而有之的女作家, 她用冷静的文字将社会中的问题呈现在读者面前, 抓住一切细枝末节揭示人性内里的一些黑洞。她行云流水的笔径穿透个人生活经验去探寻心灵隧道深处的荒芜与困惑。然而作者对这一切并没有剑拔弩张的苛责, 而只是用一种平和的方式去看待这一切。在作者的世界观里, 她本身不仅是一名叙述者, 还是一位隐于生活的观察者, 要想真实地反映生活就应该平等地去对待一切, 无关美与丑、善与恶。由此可以说道德的意义在这里被悬置, 同时情感也被淡化, 这种近乎于“新写实小说”所表现出来的“零度情感”让艾玛与作品保持了一定的审美距离, 而这也给予了读者充分的自由的空间去想象, 去感受。这种做法在这个急欲表现和表达并且浮躁易怒的时代是难能可贵的, 所以说艾玛是好样的。

二、主题学探讨:沉痛“缺失”背后的温情建构

艾玛用她法律般敏锐独具的眼光, 着意于社会发展中的人性异化而造成的某些美好的缺失, 但她并没有一味地像社会问题小说那样的罗列问题, 也没有为求得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 而去简单随意找一个两个方法去解答, 而是把自己的理性发现与情感摄入融合在一起, 以希望去建构人文关怀。在拿捏着社会生活中的细部, 仔细地深入探析同时, 找寻生活中的“缺失”及其根源, 在顿悟中把缺口小心缝合, 让生活变得更加和谐, 也让人们把目光更多的投放到人自身的价值上, 更加关注人生的终极意义, 而不是一味地被“物”奴役。这在某种意义上也是艾玛对社会中人文精神的流失的一种文学式的温情重建。

《菊花枕》则讲述了道德缺失的一种, 即欺骗与背叛。文中两位女主人公的丈夫都因自身的懦弱与欲望的驱使毅然决然地离开了自己的妻子。四婆婆和兰馨这两代人都遭遇了来自亲人背叛, 小说道出了社会中的道德缺失的危机。背叛在现代社会中已经屡见不鲜, 尤其是婚姻中的背叛。小说紧跟当下讲述了这种背叛与欺骗:四婆婆被年轻的中医生欺骗, 兰馨被咏立背叛, 可是她们并没有哀怨叹息, 反而是将这种欺骗吞咽下去, 在这里作者让我们看到人性的光辉, 为我们谱写了一曲人性的赞歌。生活中总是会有欺骗与隐瞒, 忠诚与背叛, 可是只要我们坚守着人之本性, 就会看到生命的救赎与转机。

《井水豆腐》的写作目的用艾玛的话说就是力图表达一种被掩盖与被遮蔽的历史观, 即真相的缺失。然而尽管如此, 艾玛却告诉人们真相终究会在日常中隐现或者流露。不管是描述那个外国革命历史的扭曲记载, 还是展现镇上的人对河里曾经漂浮的大群尸体的模糊记忆, 实际上都是作者对当下社会对待历史真相的不尊重而导致其被掩埋、被敷衍的事实的冷峻揭示。然而对于历史是否真实存在, 是否有真相, 作者在小说中并没有做过多的分析判断, 而是以对幸福号新型高铁列车的企盼结束了全文。历史都是过去, 而“所有的过去, 都不过是在提醒我们要珍惜现在, 稍纵即逝的现在”。而现在终将会成为未来的历史, 只要我们把握现在生活的真实, 那么从现在以后的历史就不会像文中的历史那样被掩埋、被曲折了。这是艾玛, 也是所有人的理想。

小说若是让艾玛得以宣泄的载体, 那么涔水镇就是这载体的另一重时空。在那里艾玛寄予了自己对宁静、悠远、纯净的田园生活的向往, 但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无孔不入让充满诗意的乡土遭受着被胁迫、被烦扰、被引诱而变得千疮百孔, 像风雨中摇曳的残荷, 而作者在字里行间里流露出的那种焦虑与隐隐惆怅, 也让我们对于自己置身其中的现实有了反思的冲动。艾玛的小说总有一个希望还在的结尾, 这也许是她对正在遭受迷茫与痛楚的人群一个心灵蕴藉, 让他们不惮于前行。

三、艺术创新:复线结构下的静止叙事

艾玛的小说, 其作品在结构上总是给人一种杂花生树般的审美感觉, 她的叙述不同于现实主义文本的平铺直叙, 而是把不同时空所发生的故事组合在一起进行叙述, 营造了一种共时性的时空复线结构叙事, 从而打破了现在与过去的叙述界限, 穿透了历史与现实的屏障, 大大增加了小说叙事信息的密度性, 而回忆就是被作家们常常运用于小说并以此来使小说中时空呈现无序的状态。

《菊花枕》在开篇便交代了二儿子永立对婚姻的背叛, 紧接着文本便在众多人物的回忆中展开。大儿子德生的回忆呈现了一家人曾经的其乐融融, 二儿媳兰馨的回忆则揭示了丈夫并不是因为自己的生不了孩子才背叛自己而是受不了外面的诱惑的结果, 大儿媳桂子的回忆则解释了兄弟二人对自己身世之谜的困惑, 同时也透露出四婆婆曾经那段同样遭到欺骗与背叛的婚姻。虽然在作品中一会儿是回忆, 一会儿是现实, 但是却毫无凌乱之感。因为这种回忆与现实的交相并行恰恰是作者在回答着一个个的疑问同时又关注着事情的进展, 否则就会陷入有果无因或有因无果的尴尬处境。而通过这种时空的交叉呈现, 让我们感觉到了文章内蕴的饱满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人性的脆弱与美好。

《人面桃花》则是写围绕一起案件展开的纷繁团绕的人情纠葛。洗头店的服务员小美突然失踪, 艾玛没有以追踪案件的真相而展开叙述, 相反只是详细叙述了几个人对案件发生后的反应以此引出各个人物之间的故事。崔木元因为小美长得像他的初恋情人而对小美格外关注, 妻子桔子也因此对小美充满怨恨, 又因为小美在黄咬银的店里做按摩所以桔子也看不惯黄咬银。派出所所长王坪达因为自己的老婆潜心拜佛常常不回家而与黄咬银形成了情人关系, 而当黄咬银想起小美的失踪可能与自己曾经逼迫小美服侍一位老板并因小美拒绝而遭到她的责打有关时, 王坪达只一句“没的证据, 乱讲”充满着慈爱就打消了她的愧疚与悔恨。在艾玛精心地爬梳和清理下, 围绕着案件的乡民的生存场景有条不紊地呈现在读者面前, 从而将底层人民生存的复杂与艰难、生命的无常和脆弱的真相得以具体的体现。

除了上述作品之外, 艾玛的大多数小说中都有着或回忆或倒叙的书写呈现:《白日梦》中对少年的纯美初恋的回想, 《初雪》中对年轻时对人的伤害的悔恨等。回忆和倒叙的运用, 再加上叙述者的全知全能的视角的选择, 使得小说拥有了错乱复杂的时空结构, 然而时序的打破让作品本身的叙述空间大大扩展, 文本的内蕴也在不知不觉中加深, 从而能够在简短的叙述中传达出深刻的思索。

此外, 在复线结构的进行中艾玛还善于运用伏笔的艺术手法, 比如作品《白日梦》。在《白日梦》的开篇作者就以对白雾的早晨的描写营造了一种夫妻间不和谐的氛围, 使得读者也如那天气一样, 一头雾水。接着下文又交代了一位学生邀请女主人公作为他们正在排练的话剧《红楼讼》的指导老师, 但也仅仅几段就没有了下文。随后作者又用“翻书一样把前一晚的尴尬翻了过去”、“似乎是想把昨晚在孟香 (女主人公) 面前丢失的矜持一点点重拾回来”一类的文字吸引着读者、困惑着读者。再比如《浮生记》里在开始姆妈对毛屠夫由以前的不屑一顾到现在的低三下四, 毛屠夫对别人很冷淡却唯独对主人公的父亲好的简单描述。《井水豆腐》中对突然造访的老人的描写, 《绿浦的新娘》中迎亲队伍的迟迟不回来等等都是艾玛为自己在文章中得以展开一个又一个故事而设下的伏笔。随着故事的讲述读者们也往往在聆听中恍然大悟。这种写作方式就像范玮评价的那样, 能“若无其事地让读者留心那些场景深处的意味”, 从而让小说“具备了开阔和神秘的气象”。

艾玛的小说有着一种惊人的平静, 不论笔下描绘的事情如何曲折和触目惊心, 她都能不疾不徐地娓娓道来。在她的笔下, 总会嗅到一种古朴温婉的气息, 总会感觉到一颗惊悸跳动的心在喟叹着那被折磨得即将逝去的诗意田园。在某一瞬间, 仿佛会感受到沈从文般的忧伤愁肠。然而艾玛也是一个喜欢提出问题并积极思索的人。她在作品中有对乡村文明人性的思索, 也有对城市中知识分子忧虑无奈、迷茫痛苦的灵魂拷问, 因此在作品中到处体现着一位知识分子对社会、人民坚持不懈地执着守护和关怀的人文情感向度, 在表现着担忧的同时也试图努力冲破冰层穿越障碍。

注释:

1 艾玛:《浮生记》, 山东文艺出版社2012年11月版。

2 刘凤阳:《无处安放的生计与灵魂——读艾玛<小民还乡>》, 载《文艺报》2010年10月1日。

3 马春花:《无所谓投寄的后现代乡愁——关于艾玛“涔水镇”及其他》, 载《山东文学》2011年第3期。

4 李云雷:《走过“涔水镇”的艾玛》, 载《文艺报》2013年4月12日。

5 艾玛·范玮:《一个对话》, 转自艾玛博客http://blog·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