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青年文学》2024年第6期|余艳:书香里 · 清溪人
来源:《青年文学》2024年第6期 | 余艳  2024年07月04日08:12

余 艳: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余艳,一级作家。湖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斌哥在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下忙碌的时候,我们在荷塘中央漂亮的栈道上向他眺望。只见他排出桌椅、摆上茶碗,提着一壶刚烧开的水,往热水瓶里灌。而他家大气、雅致的农家别墅,门庭的正上方赫然写着:立波清溪书屋。

这是湖南益阳清溪村,作家周立波的家乡。

走近书屋,斌哥与堂客(妻子)卜小青没发现我们,头都没抬,在专心清理庭院、整理图书、准备擂茶小吃。

今天有活动?或者就是平常一天,等待慕名而来的游客和书迷……

斌哥叫卜雪斌,已过知命之年,祖辈几代都是地地道道的清溪村农民。“如今,我家成了书屋,我晓得,首先得益于家乡作家周立波。那一颗结实的文学种子,让今天的清溪村‘十步之内必有美景,百步之内满是书香’——成茂密的文学森林了。”见了我们,斌哥文文雅雅地说了这一番话。

我们都有点惊讶,但这的确是从一个农民嘴里说出的话。

一同前来的新老书记蔡真、贺志昂也颇有感触:“一个丘陵村,有全国一流的清溪剧院、文化广场和‘中国当代作家签名版图书珍藏馆’,还有二十一家农家书屋,百步相连遍布乡村。扑鼻书香,文学魅力,正吸引四面八方的宾客来到这个特色村。”

“书香村,也引来了文学盛会。二〇二二年盛夏、二〇二三年初夏,中国作协两度率全国百余名作家来清溪,开启文学之旅。文化振兴助推乡村振兴,清溪村正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及中国文学在山乡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地位和价值。”

“搭帮建文学之乡,我们在自己家里建书屋、开民宿、做直播,几多美哟。”斌哥的感慨,印证书香清溪、文学之乡正构建崭新的人文架构。

整整七十年,作家周立波以人民为中心创作,作品折射出的思想穿透力和艺术感染力,一起化作一种精神,这精神在影响着他今日的家乡。经济、文化、民生,各行各业,都以他的民本情怀为动力,推动这片热土上的新山乡巨变!

巨变,正从书中走进现实;花园,已成为清溪人的家园!

第一章 网红哥:飘着书香的“黄金屋”

清溪村的“文气”,是从周立波那儿来的。周立波当年深入家乡十年,与老百姓建立深厚的感情,至今还流传着许多佳话。

他的为国为民情怀,成为精神动力推动家乡巨变;他的《山乡巨变》,成为家乡亮丽的文化名片;他书写的家乡,成为乡村振兴的崭新地标。

“清溪村无论建多少书屋,首先必建‘立波书屋’,这是文化的‘根’。”斌哥就主理这家立波书屋。它坐落在满池荷香的黄金码头,是游客云集的“网红打卡地”。清溪村二十一家农家书屋中,它是第一批开张的,与王蒙书屋、刘慈欣书屋等在村里连成一片,汇成“中国文学之乡”。

中国作协打造“中国文学之乡”,重磅活动接二连三,清溪村的人气旺了,旅游火了,村民们的日子活了。买书的、看书的、旅游的、拍照的,人越来越多。这里提供一条龙服务:书屋里看书喝擂茶,农家乐悠哉品美食,晚上再入住书香民宿……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清溪”。书香民宿、书香饭局、书香田园、书香村落……

斌哥说:“清溪村哟,天地全香了!”

(一)书屋,一不小心成别人的“诗和远方”

一条蜿蜒小溪穿村而过,田园、果林、荷塘间错落有致地散布着白墙青瓦的民居。青山绿水掩映,四月天的清溪村宛如一幅清远高雅的水墨画卷。画卷之上,散发着优雅书香的二十一家农家书屋,像连串的花束一字排开,于主道边悄然绽放。

立波书屋是栋两层楼崭新别墅,位置显眼,人气旺盛。

这天,阳光突破云层,捎带春意的和风,拂过荷塘,掠过普山普岭的茶子树梢,吹向高架桥铁路上奔驰的火车,也吹到立波书屋里。

斌哥迎第一批游客进书屋的时候,一缕阳光追着照射在主墙面上,“为人民创作,为时代放歌”几个大字顿时熠熠生辉。放眼一望,正中央悬挂着一张周立波田间劳作的照片,周围打造成书屋的阅读空间,客厅另一部分根据周立波的《山乡巨变》还原旧时清溪村农家场景。

斌哥指着周立波的巨幅照片,讲开了:

“这幅照片摄于一九五八年三月,是周立波在清溪村劳动时小憩的场景。一看便知,这位人民作家,扎在人民中间,边劳作边创作。在成功创作长篇小说《暴风骤雨》《铁水奔流》之后,上世纪五十年代周立波回到家乡建立长期创作基地。从一九五四年到一九六五年,周立波大部分时间扎根在我们清溪村。在此期间,他创作了长篇小说《山乡巨变》和《山那面人家》等一批优秀作品……”

游客们听着,再看看斌哥,仿佛在说:“这段话是从一个农民嘴里说出的?”

把游客带到书屋的情景角。这里两头是平房,中间一个木架子阁楼。屋的两边和后边,有竹子、杉树和茶子树。树环绕,屋前的几把竹椅,再现了当年周立波与乡亲们交流的场景。

“《山乡巨变》中的人物原型大多是周立波在益阳体验生活时结交的老朋友。他曾在‘亭面糊’的原型邓益亭家中住过一年多,与其结下深厚友谊。此处复原的岂止是当时的邓家房屋,更是扑面而来的立波先生与百姓的亲情。

“只有同农民群众生活、劳作在一起,才能真正与群众‘巴皮掐肉’,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周立波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斌哥带人往中间去,指着墙说:“这里的微缩景观、连环画版呈现的八个感人故事,都是周立波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打成一片的场景……”

讲解告一段落,游客争相看书、买书,斌哥才腾出空来和我们寒暄。

“不只‘邓家场景’复原,《山乡巨变》不少生动场景也被‘搬’进书屋,让书迷心生亲切。走进书屋的读者有了沉浸式体验,仿佛重回那段泛着泥土芬芳的时光。这里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是作家和村民们的直播间。线上售书、销售农产品,在这里,文学之乡与世界联通就在顷刻之间。”

“我现在每天闻着书香睡觉。别人补钙,我补文化。”卜雪斌说。可这个转变太大了,大到跨越三代人、近百年!

斌哥家往上数多少辈都少有识文断字的。爷爷那辈,给地主老财的孩子上学抬轿,一天来回二十里路,累到吐血还在说:“我家子孙也能上个学就好哟。”父亲记着爷爷的话,想送斌哥读书,却还是家穷,三头两头交不起学费。

立波书屋开建、装修队进家门时,斌哥八十八岁的老母亲笑得合不拢嘴:“我们家要建周立波书屋,好好,你爸爸当年跟立波歇凉,就说子女要多读书,家里能出个像他那样的文化人就好了。只是当时家里太穷,做不到哟……”

记得第一次见斌哥是二〇二二年八月一日,中国作协在清溪村的首场大活动。开幕式上,斌哥代表父老乡亲登台发言,其实就讲了他的一段真实故事:

“《山乡巨变》里,有个‘亭面糊’,他‘上身穿件旧青布棉袄,肩上补了两块布。腰围巾也是补疤驮补疤,看不出原来的布色’。不瞒大家说,我们清溪村的爷爷辈,当年都是这个样子。那时候日子苦,住的茅草屋,穿的补疤衣,经常四季饿肚子。解放后,我们的爷爷、父亲,一辈一辈接着干,日子慢慢好起来,但还是苦。记得小时候,进村只有一条泥巴路,落雨时节,走路好滑溜。我们全家七个人,靠着五亩多责任田吃饭。只有过年过节,好事好乐,才能吃得到肉……经济上不活络,只好外出打工。回想前些年,我外出打工,去过东北,还到了东南亚。在印度尼西亚,我被毒蚊虫叮咬,双腿长水疱,高烧半个月不退,差点送了命。几年打工赚的血汗钱全部丢给了去广州、香港的治疗……转了一大圈,钱没多赚,苦吃了不少。家里人也不准我出门打工。可不打工,家里就缺钱。儿子又考上大学,无奈,我只能背上行李,又外出,在青海打工时,我兼两份工作,每天在海拔三千多米的地方工作,工作时间长达十六个小时!穿越了可可西里,去了乌鲁木齐、西藏……直到二〇一八年,我接到家里电话,说搞乡村振兴建设,家乡要大变了。其实,我当时也没想明白乡村振兴到底是干啥,农村还能变到哪儿去?可等年前回家一看,村里的确大变样了,环境变美了,产业起步了,人们也忙开了……原来,乡村振兴全都是为了农村!为了农民!前所未有的好政策、好时期,赶上了,我就赶紧回来了。我把这十多年打工赚的钱全拿出来,将自家的两层小楼装修,想着在家开个擂茶馆,总比出去打工强。

“二〇二二年春节一过,清溪文旅集团宣传作家清溪书屋的建设。村里这是要建作家书屋?我第一个找村委会报名,领导故意问:‘在你家建书屋,你愿意?’我当场表态愿意。怎么不愿意哟,这辈子,太想读书却没的读;孩子喜欢书,农村书又太少,只能周末或农闲,骑摩托车送俩孩子到市里新华书店或图书馆看书。我就想啊,知识能改变命运,多读书才能成才呀。何况,书屋一开,有了书香气,卖擂茶才有真韵味、有档次。

“我积极上门争取,并表示不要一分钱补贴和租金,只求把‘立波清溪书屋’的牌子挂过来。凭着这股‘不谈钱’的劲头,机会来了:我开了清溪村第一家书屋。

“首先是读初中的女儿,知道家里要建书屋,高兴得又蹦又跳,她说,太好了,我们家就是书店,家里有读不完的书了。而我,从那时起每天坚持看书,《山乡巨变》读了好几遍,好多精彩的段落几乎能背得一字不差。我还幻想,以后游客来书屋,我就能把这经典讲得鲜活生动。腹有诗书气自华嘛……

“其实,我是何其幸运哦。书屋能给乡亲们和周边青少年提供一个学习和阅读的好环境,还能吸引更多游客来村旅游。我当即拆掉刚刚装修好的擂茶馆,重新以立波文化为主题装修书屋。短短一个月施工,农家宅升级为立波清溪书屋。”

二〇二二年七月,立波清溪书屋开门迎客。

……

八月的一池清荷,在夏日的阳光里,散发耀眼的光亮。从远处眺望,一幢青瓦白墙的民居,在荷叶与红花之间闪现。这里是清溪村村民卜雪斌的家,也是首批清溪书屋之一“立波清溪书屋”的所在地。

中国作协副主席吴义勤来了,他握着斌哥的手,鼓励斌哥下半辈子要拿起笔杆子,把自己的故事写出来。大作家莫言在立波书屋边看边问斌哥书屋面积以及立波先生的一些故事,并对书屋的设计与功能赞不绝口,莫言还走到书桌前,提笔写下“立波书屋”四个大字送给他,嘱咐斌哥一定经营好书屋。

也正是因为中国作协在清溪村的系列文学活动,立波书屋接连引来了中国作协领导,莫言、麦家、刘慈欣、王跃文、曹文轩、余艳、刘醒龙、汤素兰等大作家。能与这些作家交流,斌哥心里那个高兴哦。

“真正赶上了好时候啊!往年的高温季节,擂茶馆根本没多少游客来。有了书屋,人们愿意在游玩中纳凉和看书。”现在的清溪村,成了人们闻着书香争相来游览的好地方。

斌哥转身望向宽阔荷塘及再远些的青山绿水,自言自语:“原来,总向往山外的世界,外面长见识,外面能赚钱。一不小心,家乡清溪村,立波新书屋,竟成了别人的‘诗和远方’。”

斌哥的笑声,在门口的荷塘里荡起一层层跳动的涟漪……

(二)生意,春笋冒头“噌噌噌”地往上长

“叮咚!”

走过来的斌哥伴着铃声打开手机,老婆卜小青对我们说:“这是微信到账、支付宝到账的声音,他最爱听!”

小青长得清秀,却是能干泼辣的典型湘女。“我们每天都会接待各行各业的阅读爱好者。他们来这里学习交流,尤其是团队,人均一本书,最爱听斌哥讲故事,从《山乡巨变》讲到新山乡巨变。

“记得有一位游客,她叫陈胜辉,经常带着一儿一女来书屋看书、买书、喝擂茶、吃小吃,每次都是意犹未尽地回家。在她的介绍下,她邻居的老师,又带着一个班四十八名学生来到立波书屋,买《山乡巨变》的连环画。斌哥给他们讲两本书:《山乡巨变》是描述我们清溪祖辈们建设清溪村的故事,《新山乡巨变》写的是当代清溪智慧农业,里面的人物都特别真实,都是我们身边人奋斗致富的故事。还有一次,一个顾客提了个请求,希望下次来,能在新买的书上盖上‘立波书屋’的书章。书屋的‘娘家’清溪文旅公司一听说,第二天就把书章送来了。

“文学赋能乡村振兴,让我们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有了中国作协的支持、政府的帮助,周边城市的游客,慕名而来的越来越多,这生意好得歇不住脚!做梦都想不到哇,我们农民,待在家里能赚钱,居然还能赚到文化钱!”

斌哥抢过堂客的话:“满村的文化书屋,把整个村的村风都改变了,以前的老观念旧思想,被冲刷得一干二净。文化带来的书香,一定会让我们的子孙后代视野更开阔,更能成大才。”

确实,村里天天在变,书屋建起来了,一批批作家、读者来了,彻底改变了清溪人的命运。他们都像斌哥这样开书店、做小吃,找到了一条致富的真路子。

斌哥说:“我也有了文化的自信,我开始研究周立波,有游客进书店就讲解,还开始走出去给别人讲座;讲周立波,讲清溪村,讲书香旅游香,讲农民在精神上走出原乡!”

建书屋,让农民转变观念,文化又能传承,大好事!在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普及的年代,作为清溪村的一家书屋,斌哥去年的四个月,纸质书销量达两千多册。

今年,书屋总经理斌哥又有了新身份,兼职当了书屋讲解员。这个工作有点难度,外地游客多,普通话不行怎么办?戴着斗笠想当秀才,只有多学习。晚上他就对着枕头练习,他讲,就堂客听,并及时纠正他。这效果居然不错,现在他的讲解,外地游客全部能听懂。

清溪书屋,就像一块磁铁,吸引游客,留下游客,买书、读书。连村民们在空闲时间,也会坐进书屋看会儿书。有乡亲说,就来坐坐,沾点书香气,有点知识范儿,再文明点……

斌哥趁机鼓励他们:“闲时看书富脑袋,旅游接待富口袋!我们一起来,世世代代生在清溪,长在清溪,赶上了新山乡巨变,就一定要读好《山乡巨变》,讲好新山乡巨变!”

大作家来到清溪村,那影响力杠杠的!村里人气旺了,村民腰包鼓了。关键像斌哥这样的农民,能与莫言、刘慈欣、麦家、阿来等大作家对话,几多满足荣耀。

“你们看,大作家引流,粉丝成批成片慕名来立波书屋‘打卡’,与我倾情聊天。王蒙、曹文轩、刘醒龙等作家助力清溪,来书屋现场指导,如潮水般的粉丝、游客,来清溪村看书、游玩,我的生意哦,那是春笋冒头‘噌噌噌’地往上长!”

第一年开业的八到十二月,清溪立波书屋销售《山乡巨变》、《山乡巨变》连环画、《新山乡巨变》等书籍两千多册,营业额达到二十多万元!到二〇二三年,斌哥的纯收入超过二十万元!

“书屋变成了黄金屋,怎么不开心哟。我常给两个孩子讲,衣食无忧、精神富足,几代人的书香梦想,今天实现了。建好立波书屋,家成了书香之家,依托文化就能长久致富。你们长大更要好好回报社会,服务国家……

“总之,围绕读书干事都是有福的。比如我赚钱了、提质了、奉献了,福气都回报给家里。我儿子考上了马来西亚的大学,出国念博士了;女儿回到家就钻进书堆,如饥似渴的,像拼命吸收阳光和自然养分……”

感慨过后,斌哥突然表情一沉,说:“当年,周立波十年含冤平反后,生着病还在说,他还要回家乡清溪村再创作,要写农业机械化,写《山乡巨变》的续篇,我们就等啊盼啊,可终归没等到亲人般的大作家回来。

“好在《山乡巨变》的续集如今在清溪村开篇了,不仅有了《新山乡巨变》,作家们像立波先生那样,一批批又回来了。我们祈望大作家们多在清溪村做活动,恳请作家们多来清溪村创作、写书,盼望多来书屋给我们讲讲课,让我们管好书屋,也做好文化宣讲人。

“《新山乡巨变》一书里有这么一句话:‘周立波写《山乡巨变》留下来的精神遗产,我们正传承着,努力续写属于自己的新山乡巨变!’这话真是说到我们心坎上了。新时代农民,心里有乡愁,书香尝甜头,生活有奔头。一定要再加一把劲,顺应新时代山乡巨变的好势头!”

斌哥说完,即兴来了一段顺口溜:“我们的民宿房前屋后都有花,菜园子种满瓜;荷花塘里捞鱼虾,盼你们——回来多吃、多住——把这里当成家。”

(三)幸福,这就是我想要的新山乡巨变!

二十一家书屋连成一片,经常接待各类粉丝读书会、作品研讨会。同时游客们喝擂茶、尝小吃,到书屋周边农家乐“恰(吃)鱼恰饭”。晚上再住好梦连连的书香民宿……乡亲们都在不同岗位上赚钱,过着“开门闻花香,进门闻书香”的好日子,幸福感、获得感满满,享受的是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实在成果。

在一次讲座中,斌哥那一串的排比,不仅是“广告”,更是他的心里话:

在这里,你可以找到自己喜爱的作家,沉醉于书海,有机会与偶像交流;

在这里,你可以沉浸式体验《山乡巨变》中的复原场景,重回那段浸润着泥土芬芳的时光;

在这里,你还可以喝上一杯当地浓情现做的甜香擂茶,拉拉家常,聊聊变化……

把书屋开进村民的家里,清溪村文化品位提升了,村民的日子也“活”了起来。书屋与整个清溪村融为一体,又能让村民有活干、再就业。

当我们谈及为什么政府把“立波清溪书屋”落脚到斌哥家时,卜雪斌缓缓说出了两个字:“家风。”

他告诉我们,忠孝传家,对国家忠,对长辈孝,邻里之间和谐相处,努力学习,积极工作,一直是他家提倡的家风。如今他的老母亲九十多了,年轻时上过私塾,一直把读书看得很重。书屋建成后,她也感慨:“积德哟,书屋落脚到家里,帮助别人,也好了自己。这样的家,对子孙后代好。”

也确实被老母亲说中了。儿子卜玉鑫,现在正在大学读风景园林系,研究城建规划。毕业后,斌哥想让他回村里发展,利用自己所学,把家乡建设得更好。

“其实,我家虽穷,却一直有书房。只要有空,全家人都喜欢在那里静静地看看书。”

斌哥曾问妻子:“那么多人看我们家地理位置好,找来合作的‘项目’一波接一波,为什么你独独支持我建书屋?”

小青笑着回答:“因为书是一辈子的精神食粮,没有吃饱的时候!”

斌哥的立波书屋经营得很好,引得邻里纷纷效仿。在他的影响带动下,整个清溪村的二十一家农家书屋,都经营起来了,这里迅速成为全省乃至全国最大的农家书屋集群。

外地游客来了,学生来了,党建活动来了。把文学力量注入村庄。立波书屋提供图书阅读服务,讲解传授知识,还经常组织村民、周边学校的学生参加各种阅读活动。联合其他书屋自发办“读书会”,也是斌哥执行已久的计划,他想让村里村外爱读书的朋友,共享读书时光,分享生活感悟,弘扬立波精神。

书屋免费提供场地给各党团支部、社团组织以及周边各个学校举办党团活动,读书会都办了一百多场次。短短一年半,参与书屋读书会的多达十多万人。

“书屋人气火爆,每天搞手脚不赢。我呀,山鸡飞上枝头,变‘秀才’了。”斌哥笑着说。

翻倍的游客慕名而来,二十一家书屋不是你有活动就是他在办会,书香民宿饭香菜美,邮寄发书又配套跟上,知识、文明、奋发、向上,书屋让村民们彻底改变,他们品位高起来,腰包鼓起来,精神立起来!

“村里人前些年的话题都是,我今年要去广东,他要去上海,整个村里的打工人遍布全国!村里的老人、孩子们忍受着留守之苦!夫妻经受着离别之痛!现在,新山乡巨变开始了,村里人全都回到家……”卜小青说着说着眼圈有点红。

斌哥赶紧抢过话:“你看呵,一楼是书屋,二楼我们住家。游客多的时候,一天可以卖六七百杯擂茶。不用出去打工了,居住环境变好了,家庭也能照顾到了。这不就是我们想要的新山乡巨变?”

这些心里话,有一次感动了上门的税务人员。斌哥,作为立波书屋屋主、一名个体工商户,网上税票很好开,富了的农民愿意缴税。他踊跃缴税没想过返还,但国家还想激励正上劲的他们。仅二〇二三年上半年,立波书屋就享受到税费减免五万余元。

十步之内皆美景,百步之内有书屋。“乡村+文学+旅游”的特色产业发展道路,形成多条旅游服务产业链,推动产业大融合。

正是每个清溪人的不懈努力,他们与周边村一起,年接待游客超一百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两亿元,人均可支配收入超五万元。

屋外,白雪点枯荷,青瓦印白墙,如在水墨新画里;屋内,书香沁擂茶,时光慢悠悠,幸福年味别样浓。

兔年春节,闻着书香来清溪村的外省游客太多了。书屋每天川流不息,斌哥连走亲戚的时间都没了,但心里那个美哟。

“咬筋,就是特别难缠、较劲的人。”斌哥大年初四给来自重庆的游客张洪讲述《山乡巨变》里“菊咬筋”等多个原型人物,嘴角一直含着笑。大年初一至初六,他的书屋接待了来自乌鲁木齐、哈尔滨等全国各地游客两千多人次。

对此,斌哥也毫不隐瞒:“别看这一间小小书屋,一年下来,卖书加擂茶小吃有二十多万元收入呢。”

书屋带动全线旅游。仅这个春节,民宿入住率就达百分之六十。

游客还不断回馈真心感受。“我们住进了周立波在书中描写的那座美丽花园,白天在周边景点玩,晚上回书屋看会儿书,这个年过得清净又有意义。”来自哈尔滨的客人谭成坤与家人连连点赞,“这个书香年有收获,特养眼,还不累,明年还来……”

清溪村就像一块磁铁,吸引着附近乡村、周边城市的游客,闻着书香踊跃“打卡”、阅读买书,清溪人全体都被带动,融入旅游接待产业。读书人一多,游客和阅读者不舍离去,常常直到夜晚十点多,二十一家书屋还灯火通明,与村里通亮的夜路融成不夜城、书香村!

第二章 “书香女”:打理书屋吃上“文旅饭”

如果问村民,现在清溪村最吸引人的是什么?他们一定会说:是书香!

清溪村的现在,无论春夏秋冬,每到双休日,总会呈现游人如织的景象。从人民作家周立波那里漫流而来的一缕书香,浸润着这方土地,使得这个村庄有了特别的韵味。

一个小山村,二十一家以王蒙、艾青、梁晓声、贾平凹、莫言等如雷贯耳的作家名字及出版社名字命名的书屋,均建成开放。这些书屋由农舍改造而成,庭院、布局、展陈等各具风格。其中作家书屋根据作家的出生地、创作风格、作品来设计,部分书屋还与数字媒体新技术“联姻”,实现一屋一景一风格。

求新、求变、追求美好生活的清溪人,借着知名度,巧打文旅牌,都以各种形式融入这场伟大的变革中。

斌哥是清溪村书屋的头儿,不是因为年龄最大、老练吃苦,是因为探索的路子多、经验足。四月天的好日子,他带我们走走看看连成串的农家书屋。

(一)儿时的“书女”梦实现了

迟子建书屋,在从大路进去上点坡的位置,孙桂英早已在门口迎候。“好一个书香气的美女。”刚见桂英的我们感慨。斌哥开始为我们讲述。

今年二月,桂英静候多时,才如愿以偿做了迟子建书屋的主理。她何其珍惜,又何其努力。家乡老师的书,她一本本读,家乡人文风俗,她并和着用。一个孩子来了,她认真讲,一队人马到了,她预习的课早已熟记在心……

一次次,把作品中漫长时间的沧桑感讲给游人听;一回回,把充满乡土情怀和温暖安定底色的治愈特色讲给读者听。她把最熟悉的东北家乡图景一并凸显。“桂英的讲解真到位。”游客一传十、十传百,因一个特色讲解员,游客更多涌入迟子建书屋。

“斌哥,游客们都是冲着书屋来的。你们看,白雪、木屋、雪松、庭院烘托的东北气息,我就像天天生活在自己的‘原乡’。”

原来,三十多岁的孙桂英从小生活在东北,十八岁跟着父亲回到家乡益阳,而后嫁到这里,成了地道的清溪村村民。桂英不知是不是嗅着周立波的文气兜兜转转来到这里,但从小爱读书,传记、历史、女性小说她都看。曾有一段时间,就想去新华书店上班,或去哪家书店打工。清溪村打造文化品牌,暗合她的意。她是那种恨不得天天捧着书、时时做文学梦的女青年。

在这里,不用离开家和孩子,就能实现儿时的“书女”梦。而且,她瞄上了同乡作家迟子建的书屋。“她的生活,我有;她的感悟,我有共鸣。”孙桂英说道。

可是,书屋已有人主理。桂英不管,只管靠近。她在迟子建书屋楼上,当了个民宿服务员。不多想,能受熏陶就行,至少有空能下楼读读书,也好。那段时间,迟子建老师的书,桂英一本本过,还写读书笔记。《额尔古纳河右岸》她更是熟读几遍,很多段落,都是她熟悉的场景,她能迅速背下。偏偏主理时而有事让她“顶替”,一小会儿、一两天,她都在现场找感觉。

这一“顶替”不要紧,顶出个优质的讲解员来。

“自从确定了以文学、文化推动乡村振兴,清溪村开启加速发展模式。游客来村里买书、读书,村民在空闲时也常会坐在书屋里。而我,也找到了属于我的最佳位置。”孙桂英一脸的满足,笑得那个灿烂。

如同五彩斑斓的积木搭起的儿童书屋,造型奇特,童趣飞扬。书屋二楼窗口探出一只戴着眼镜的长颈鹿,屋顶还趴着母子两熊猫,远远望去,就想奔赴。

儿童书屋与作家出版社书屋,是两位好兄弟邓日光、邓世峰主理。之前,他们联合开烧烤店,生意特好。因不适宜书香村打造,他们便将各自地理位置很好的家,转建成两个书屋。两位的妻子李群芳、刘胜男都是经营书屋的好手。

童趣十足的儿童书屋老板娘李群芳,每天都忙得不亦乐乎:新开了亲子读书园,重建了儿童趣味堂……书屋内部设置的阅读区、互动区、亲子共读和玩耍区域,都得关照。她还得提醒看书久了的孩子,该在洒满阳光的柔软地毯上休息一会儿,或坐或卧,或聊或玩。

她还准备将一个儿童游乐场建在屋外的旷坪里,吸引更多的孩子来读书。

斌哥顿有同感:“立波书屋一到节假日,连地上都坐满了读书人,阅读区域严重不足!尤其看到孩子们捧着书坐得到处都是,心里就愧。就想不惜一切代价,增设新场地。最好设置一个专门的儿童阅读区,你们不知道呀,孩子们静心翻动书页的声音,比什么音乐都美妙。”

“读书该从小培养,我想依托二楼与三楼空间,扩建一个主题民宿,能吸引更多下至少年儿童上至大学生的这类群体,让书屋更富生命力,也能让优质文学资源滋养一代又一代接班人。”

斌哥和李群芳你一句我一句的把我们都聊感动了。是啊,我们今天的努力,不就想让孩子们未来更好?

“所以,大家都做得非常努力而有成效。”斌哥列举了几家,“梁晓声书屋管理员彭珍和,是屋主的儿媳妇,在书香的熏陶下长知识了,现在她考入了湖南大学深造;我在立波书屋外搭起了棚子卖擂茶,游客多的时候日入过千元;毕飞宇书屋的二楼将改造成民宿,下面看书,上面住人,一定能互补推动……”

“希望以后这里每家每户都是书香民宿,都建书屋,所有的文学创作者和爱好者都到这里来,创作新的时代故事。”斌哥对未来充满期待。

(二)巨变中清溪村的精神食粮

莫言书屋隐藏在一条石板路的尽头,是由砖石结构的老房子改造而成,就想突出乡土味;因电视剧《人世间》大火的梁晓声,他的清溪书屋是知青风格,非常有上世纪六十年代上山下乡的现场感;阿来书屋则着重体现藏族风情。各具特色的书屋,像一块磁铁吸引着八方来客,也带动观光、餐饮、民宿等多业态蓬勃发展。

走进刘醒龙书屋,《凤凰琴》是那么抢眼。这部改编成电影,讲述偏远山区来了一位年轻的女教师,被山区艰苦的教学条件所震惊的故事,可说是家喻户晓。该电影获中国电影华表奖。书屋因众多剧照格外吸引人。

这些书屋都是在原有民居、农舍的基础上装修改造的,既不浪费土地资源,又能与整个清溪村融为一体。走进这些独具匠心的书屋,每一处回廊,每一座书架,以及从山野间飘入书屋的清风,都点缀着灵动书香,也与恬静乡村自然气息相映成趣。

一条清溪主道,沿着缓缓流淌的溪流上行,就到了另一个农家书屋——作家出版社清溪书屋。

这家书屋位于清溪村老支书邓仁佑家一楼。老支书今年七十六岁,担任村支书二十六年。改革开放后,清溪村就是在他的带领下,励精图治、接力奋发,成了今天的“山乡巨变第一村”。

“近年来的‘文学之乡’建设和打造,那是带来了文化、带来了精神、带来了效益,让清溪村的文化和精神生活全部饱满起来。”老支书刚说完,儿媳刘胜男进屋了。哇,知道她有“擂茶西施”的美名,近看真名不虚传。

斌哥来了一番介绍:“自从她主理这家书屋,她是边迎来送往络绎不绝的游客,边抢抓时间看书。短短的一年多,阅读了二十多本名家著作,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莫言等作家的‘砖头’作品她都读过。”

“莫夸我哒,我在那帮姑娘堂客们中间,只是先行了一步。最先承办书屋,是因为年轻时热爱读书,有点文学情结。开书屋前,也喜欢看点书。现在看来,搭帮‘绿色文明’治理,我们经营了十多年的烧烤屋,效益虽然很好,废水、油烟问题却解决不了,不搞哒。总要做点什么,绿色且不被淘汰的知识传播肯定是正确方向,正这么想,‘文学之乡’建设启动了,我和斌哥都是主动上门要书屋的。爸妈家在路边,才砌的新别墅,没舍得自己享受,一听要开书屋,二老都说‘书进屋,儿孙福’,一定要让出来。”似乎是迅速进入角色,胜男成竹在胸,出口成章。

“我们的书屋展示作家出版社近七十年的峥嵘岁月和这些年来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一百多部乡土文学和红色经典文库的精品力作、三百零八位知名作家的照片资料,栩栩如生地呈现在这里,以直观的方式,展示丰厚的文化积淀,它们成了巨变中清溪村的精神食粮。”

“有数字技术加持,作家们的珍贵手稿,瞬间在固定空间里灵动起来。”刘胜男一一列举这些手稿,“这是作家莫言仅用八十三天写完初稿的、长达五十万字的长篇小说《丰乳肥臀》的手稿,一九九九年出版的余秋雨转型之作《霜冷长河》的手稿也在这里,这些有生命、有温度的文字,让读者零距离领略大家风范和他们创作时的激情与力量。”

“看看这手稿墙,精准呈现和解读了作家们的珍贵手稿。”斌哥插进自己的感悟,“再通过数字技术,让每一位走进书屋的读者深感震撼,也让书屋瞬间在固定空间里灵动起来。这是胜男打理书屋的特色,我得向她学。”

在视频播放区,展映的是《北平无战事》《白鹿原》《归来》等一系列由小说改编的热播影视作品,这些是作家出版社的文学精品IP,赋能“山乡巨变第一村”最棒的力作。

书屋还专门准备了文学爱好者和作家们小聚的场地,这里可以举办小型沙龙、读书会和直播等活动。这边的阅读室,陈列着作家出版社提供的三千多册新书,大家可以在这里尽情畅游文学的海洋……

书屋的后院,郁郁葱葱的大树下,几把农家竹椅抢眼而又格外亲切,引人联想。也许当年周立波深入群众时坐过,老支书带领村民改变家乡累时坐过;如今,游客读者在这里歇息阅读,作家们在这里写作交流。七十年,大家一起书写具有乡野气息和时代温度的精品大作。

(三)清溪人,变成文化人、吃上“文旅饭”

一到茶子花街,就不见斌哥了。好不容易,在后门的一家擂茶馆“逮”着了他。这家擂茶馆,六十六岁的主家周铁牛是周立波父系一脉的亲戚。

循着淙淙的溪流声,清溪村深处、周立波故居左侧,还藏着一条被茶花竹林掩映着的小街。小街曾存在于周立波儿时的记忆中,在他的笔下,这里有了一个极富诗意的名字“茶子花街”。前来旅游的游客玩累了,便会来到这条街上放松身心。

斌哥为擂茶而来?错,他是为收集周立波故事来的。

周铁牛做擂茶馆生意已有十四年,他家中始终挂着一张周立波的旧照。“那是周立波回乡后留下的照片。算下来我是周立波的堂侄儿。”周铁牛告诉我们,原先他是不住在茶子花街的,五十多年前,家族五十余口人都住在如今的周立波故居、家族的老宅里。

照片中,周立波与当时家住竹山湾的老农邓益亭并排坐着,怀里还抱着邓益亭的孙儿。“当时的周立波正在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他带着乡亲们学习党的政策和合作社章程,并协助建立了党组织。细伢子看到他,都会直接往他身上爬。”周铁牛说,正是周立波长期深入农村生活,他才能创作出书中令人向往的清溪。

“他笔下的小山村,真正巨变了!成了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柏油路、磁悬浮路灯、清一色的有电灯电话的小洋楼,几乎家家户户都开着自己的小汽车。清溪村所在的益阳高新区,集中了一百五十多家规模以上高科技企业,为这里的百姓致富奔小康,为这里的乡村振兴,做足了储备。”斌哥说。

“现在,我们茶子花街共有七十余家商户,其中三十多家是本村人开的,预计今年户均增收五万余元。图书馆、书屋一建起来,每天看书的、喝茶的、‘打卡’的游客越来越多。去年,我们接待游客一百二十万人次,起步不久的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一百万元。”

昔日农民看书学习,变成了文化人,吃上了“文旅饭”。

第三章 新文艺复兴,激活了这一家子

邓春生刚从农场忙完,洗了手换了装,坐在了自家别墅前坪。屋前流淌的清溪水声,像一曲音乐伴奏,让我们在心旷神怡的氛围里聊起来。

人称清溪村“草根诗人”的邓春生,今年六十岁。由他撰写的《逛清溪》小剧本上了清溪村的“春晚”;“村规村约”被他编成快板,在节假日以演出的方式宣传到每家每户;中国作协“文学赋能乡村振兴”调研座谈会上,他也毫不怯场地朗诵了自己创作的藏头诗,博得满堂彩。

邓春生的堂客比他还有名,人漂亮,舞优美,带一支清溪村的广场舞队伍,让这片土地天天莺歌燕舞,色彩明艳。邓春生的儿子更是返乡创业年轻人的表率,还是省人大代表……

他们都曾是普普通通的村民,现在,成了文学之乡最朴素的基层代言人。

(一)丈夫邓春生:农场主兼做“草根诗人”

邓春生是土生土长的清溪人。

“我们是享了共产党的福,沾了周立波的光,尝到了山乡巨变的甜头,铆足了乡村振兴的劲头。”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启发他找到了一条致富路子——打造一个家庭生态农场。他是典型的文学赋能乡村振兴的受益者。

“七十年前,立波爷爷在这里播下一粒文学的种子,今日变成了一个文学的村庄;如今,这棵果苗的成长让我们尝到了实实在在的甜头。”说到高兴处,邓春生站起身来,吟诵了一首自创诗,表达自己的万千情感。

清荷摇曳舞翩翩,溪水潺潺蛙声绵。

周贫济老当乐事,立笔家山撰桑田。

波澜壮阔七十载,故里旧貌换新颜。

居仁循义有公序,山茶花开孕丰年。

乡愁未忘胞罐地,巨著鸿篇盈万言。

变化万千感党恩,文旅融合谱新篇。

学子书屋品翰墨,村美花香尝果甜。

“现在的清溪村,天天像过节。印象最深的是二〇二三年五月二十二日那天,‘人民艺术家’王蒙来啦。从那天上午开始,清溪村的各个停车点全满,中午各个餐馆都爆棚,从四面八方赶来的市民村民、读者学者都涌向清溪村。

“那天突然的降温,并没有影响人们的文学热情。村民、市民夹道相迎,都想一睹大作家的风采。下午两点半,八十九岁高龄的王蒙登上‘清溪一课’讲台。早已座无虚席的清溪剧院,涌动着难得一见的文学潮。我们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认真听着他讲的每一句话。很多赶来听课的大学生为获得王蒙的亲笔签名而欣喜若狂。

“像这样的全国著名作家走进清溪村已经不是第一次,中国作协组织的文学活动中,莫言、刘慈欣这样的文学大咖都来清溪村‘打过卡’。小山村迎来了大作家,这在以前的清溪村想都不敢想。

“我们明白,是家乡的大作家周立波引来的。”

一九五四年那个冬天,“人民作家”周立波回到阔别已久的家乡清溪村。此时,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引起一场巨变。大作家抢抓了这个时代节点,用十年时间扎根故乡,参与、见证并记录着这场变革。他在与村民的朝夕相处和细致观察中,写下了传诵久远的《山乡巨变》《山那面人家》。从此,清溪村作为记录时代变迁的现场而被铭记……

看看自家气派的别墅,听一声穿村而过的火车鸣笛,邓春生和我们仿佛又被拉回现代。从脚边包里,他拿出《逛清溪》小剧本,朴实的话里全是感激。

“清溪村成了中国作协‘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全国的名作家、大艺术家一批又一批来清溪村。文学讲座、网络访谈、签名售书、采风创作,各种活动不断,小山村迎来新时代的文艺复兴。于是,热了、火了。”

这天,市文联《散文诗》杂志的老师们送辅导下村来。《散文诗》是一本享誉全国的文学杂志,被誉为“诗歌的黄埔军校”。

“《散文诗》是个‘造神’摇篮,做了十届全国大奖,推出获奖者四十多位,影响遍布全国。”邓春生指着身边几个年轻人说,“这些伢子爱好诗歌,我们村跟《散文诗》搞联合,他们一年几次下来辅导诗社,说是让农民诗人也能冲几个到全国文坛。”

七十五岁的郭壮猷是清溪诗社的一员,他平时热衷于创作田园诗,他说:“家乡迷人的风景有太多让我产生灵感的地方,写写诗陶冶情操。虽然不专业,但歌颂新生活、传播新风尚,让更多的群众远离了牌桌。”他说着,就吟诵起来:

谁把轻纱挂半空,溪山笼罩素罗中。

根根麻竹流青泪,疑对云窗诉隐衷。

还真有周立波“咏溪”般的意境。

其实,早在民国初期,清溪村就成立了清溪诗社、花鼓戏剧团,还创办了田园诗刊。凭借丰厚的人文底蕴,清溪村以新农村建设为契机,通过修缮故居、再现故景、恢复故园,以清溪讲堂、清溪书社、民俗艺术广场、山那面人家老屋、立波小街等为核心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共同构建了清溪村两个旅游品牌——“新中国农村合作化运动纪念地”和“乡村民俗文化聚集地”。

时至今日,益阳文化源远流长,集大雅大俗于一体。不仅名家大作迭出,还享有诗歌之乡、花鼓戏窝子的美誉。这些底蕴深厚、源远流长的地方文化,是支撑人民建设美丽家乡、智慧益阳的强大软实力。

“现在的新农民不是种几亩田、赚几万块钱就能满足的,他们有更高的文化追求。”邓春生真诚地说,“他们向往城里人一样的文气儒雅、诗情画意。我们也希望周立波这条健壮的文脉,能由一代又一代的清溪人传承下去。”

(二)妻子杨爱元:舞出清溪人的精气神

我们去找邓春生堂客杨爱元时,她正对着电视机,一曲《领航新时代》的广场舞在屏幕中呈现,那是她用来学习的教练视频。红衣黑裙的她跟视频里着装一模一样,抬头挺胸收腹,面带笑容翩翩舞动。

清溪村美了,清溪人富了,清溪村的堂客们想跳起来、舞起来。杨爱元是清溪村广场舞的领队,舞跳得好,就带一支广场舞队,每天早晚各跳一场,让村里的大媳妇、小妹子、婆婆子都能喜笑颜开。

其实也不容易,两个孙儿的一大家,光家务就够杨爱元受的。好在清溪村全村普及智能化,网上选曲目下载到优盘,再存进电脑,连线电视机。提前一个星期在家里对着视频自己练,练熟了,再不厌其烦地教。她是这个团队的领队和总导演,热诚的态度、漂亮的舞姿和熟练的技巧,吸引越来越多的村民们加入进来。

最初,她们也就在村广场自娱自乐。可气势恢宏的清溪剧院建好了,那是全省的文化地标,全国顶尖的农村大剧院!杨爱元记得,她和队友们多少次在那里欣赏歌剧、话剧、戏曲、交响乐、大型歌舞……那里五光十色、绚丽夺目的大厅,能升能降、变幻莫测的舞台,让这些曾经种田养猪的乡里堂客开始做梦:“队长,这智慧舞台,近千个座位坐满观众,了不得哟。我们什么时候也能在这台上亮一把!”

杨爱元笑笑,没说话,她也这么想呢。

机会来了,清溪村所在的高新区“建党百年广场舞大赛”要在清溪剧院举行。可参赛队伍都是机关、学校、社区队伍。杨爱元二话不说去争取:“十几个队伍,也许别人都是正规军,但在我们清溪剧院,没有农民参赛队,是不圆满的。”

等待答复的时候,杨爱元没闲着。近水楼台先得月,她们去自家的剧院彩排试台。她还对大家说要多上台练,跳好了就会被看上。登上舞台前,她指着富丽堂皇的舞台,十分专业地给队友们鼓劲。

舞台用的是LED显示屏,最大程度实现了舞台布景、演员道具与LED屏的完美融合;升降舞台、球形投影,完美地呈现整个舞台的画面层次感与视觉张力。

“这么大气的舞台,我们一定争取上!你们负责好好练,我负责拼命争取,是要上一回咱们自己的舞台!这次我们挤进去参与,就是成功!展示乡村美好,就是胜利!再跳出新农村的精气神儿,就是获奖!”杨爱元激情满满地鼓励大家。

还真巧,舞台上的彩排,被高新区的领导无意中看到了。领导说:“这队伍不错,要的就是这效果,村民齐上阵,幸福满堂红,舞出清溪村百姓的幸福感,跳出山乡巨变第一村的精气神!”

那一次,她们一炮而红!

……

面对面与张爱元坐着,听她聊她的队伍。

比赛那天,她们早早过来化妆。贺群姐说:“今天孙子满月,跟儿子、媳妇请假,都支持!”六十七岁的郝奶奶,经化妆师巧手一化,立马年轻了。她像不认识自己,喃喃地说:“这辈子啊,当新娘都没有这么漂亮过。”身形优美的张姨则在使劲向上双臂“抱月”……

说到这儿,杨爱元离座站起,做了个优美的双臂上伸的抱月动作。“就这个动作哟,教了不晓得多少遍,最后终于完美到位。”

张姨一脸笑容对杨爱元说:“这广场舞,把我腰椎的老毛病都跳没了,手能抬到这么高,都能摘星星了……”

这时,杨爱元的手机响了,她说到了每天的跳舞时间了,邀请我们一起去看。

这是杨爱元家的“禾场上”生态农场,门外一个大晒谷坪。如今稻谷自动化烘干,晒谷坪废弃,这里就成了她们的露天大舞台。音响、播放器一应俱全。杨爱元悄悄对我们说:“小视频的背景片子是我儿子东东做的,舞蹈队的训练经费是我老公邓春生出的。我呀,只管跟姐妹们开心就好。”

天地间,独特景致来了——

蓝天绿地当背景,山花烂漫在点缀。前是百亩荷塘,后有数十亩茶山。绿水青山的清溪实景图中,一曲《领航新时代》歌声一响,十六人的“清溪文旅队”精神昂扬、笑容饱满登台舞蹈。

小视频里展示的居然是清溪村一组实景画面:满池荷花,游客和村里俏堂客开心合影。

一对年轻人,领证当天幸福地笑;清溪小伙俏得很,外村女孩上了门。“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稻虾共养,村民网出“致富虾”,红了半边天……

蓝天认识你,认识你。世界称赞你呀,称赞你……

歌在走,人在舞,心欢畅,情高昂。优美的音乐、动感的节奏,张爱元领舞,十六人柔美婉约或激情澎湃,动作自然舒展,笑容溢满脸颊。

承前启后,领航新时代;复兴中华,创造新辉煌……

积极向上,尽情舞蹈;生活美好,百姓安康。十六个人哦,笑脸一样,梦想一样,幸福一样……

好一幕雄浑的大合唱,又何止在清溪村唱响,那是在华夏天地间唱响!

(三)儿子邓旭东:时尚参与清溪文化复兴

邓春生的儿子邓旭东,以不同的方式参与清溪村文化复兴。

九〇后邓旭东是清溪村村委会成员、党总支委员。他精干随和,村民亲切地叫他东东。这个曾在广东从事自媒体工作的小伙子,是典型的“潮男”。二〇一八年,清溪村启动整村提质改造工程,精品民宿、清溪剧院、映山红花谷、溪边长廊……东东看到乡村振兴改变村庄的力量,下决心回乡创业。

回乡后,东东一边用网络直播、短视频介绍清溪村,挖掘周立波的故事,一边与父亲一起流转山林,建了六十亩家庭生态农场。从《山乡巨变》中找到最贴切的词,取名“禾场上”。这农场可是东东的现代范儿实验场,随处可见先进网络技术:跑地鸡也戴上二维码,鸡吃的是“无添加剂”的蚯蚓,鸡下的是妥妥的“生态蛋”;鸡粪养茶林,肥出“绿色”果,产出有机油……

以时尚方式参与清溪村文化复兴,年轻的东东在农场开设文化研学项目。周末、节假日,络绎不绝的学生前来“打卡”,游览、体验、研学、劳动……生态农场朝一条可持续绿色生态链方向发展,实现了文化与经济双丰收。

作为村支部宣传委员,东东几乎每天都要接待各方记者、文化人。这天,刚好有一位大学生慕名来找他。

“叫您东东老师吧,我在报纸电视上看过您的报道。我想将毕业论文瞄准清溪村,这次就奔您来的。”说话的叫张江汀,湖南师大一名〇〇后大学生,“我来自北方,原来总觉得周立波先生和他的作品《山乡巨变》似乎离我有点远。但走进清溪村,又觉得一切都近了。”

“这感觉是对的,清溪村打造文学之乡,科学规划、整体开发,文学旅游全面融合。立波先生从前的愿景,今天都得以实现。”东东开始仔细介绍。

书香的浸润,让清溪村的风气悄悄发生着变化。白天戴斗笠干农活儿的村民,傍晚悠然进书屋看看书。东东告诉我们:“以前朋友之间谈论的话题离不开打牌,现在大家聚在一起,都在说与知识有关的事。”

老农民逛书屋提笔写诗歌散文,年轻人到处参加科技培训,小孩子从小能背《山乡巨变》精彩片段。还有啊,村民常自发办读书会,分享阅读心得;还有人写点顺口溜,大家相互欣赏与鼓励。村风清朗,民情向上。村民的精神,像他们挺直的脊梁,全立起来了!

“是啊,是啊。”张江汀有几分激动,“过去的破旧茅草屋,现在的农家独栋别墅院,展馆里的情景剧,充满益阳俚语方言,让原本遥远的年代,在眼前立体复活。在故居,全息技术又让我穿越时空,看到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国南方农村的模样。”

东东也有几分自豪:“多少来清溪村采风学习的,都是第一次发现,新时代的农村可以这般如诗如画、惬意创新。这里景在村中、村在景里,既保留了自然的原生态、主打传承‘有根文化’,又处处科技感十足,智能设备不仅应用于农业机械化、装备现代化,就连村民的日常生活也都架在大数据、互联网上了。”

“太好了!我只在景区、文旅上用了不少笔墨,这日常生活才是最平凡的伟大。”张江汀说。

“持续提升农民素质和农村文明程度,清溪村走出了一条以文学文化共建美丽乡村、共享美好生活的新路子。我们都在家门口享受到精神文化‘大餐’,得到丰富的文化滋养和精神动力。所以啊,清溪村的生活,每分钟都是多姿多彩的。”东东继续说道。

“还有呢……”来人是八〇后村支书蔡真。

“像东东这样,陆续从广州、深圳、长沙等地返村创业的有六十多人。这股年轻的力量,助推文旅融合业态蓬勃发展。这里的巨变还吸引了一百多位新媒体达人通过线上平台讲述山乡巨变故事,带动清溪及周边农副产品销售额实现翻倍增长。”

东东接过话题:“随着观光、餐饮、民宿等文旅融合业态蓬勃发展,清溪村吸引到‘新农人’‘土专家’‘农创客’等创业人员超过四百人。清溪村的巨变,带动了周边十几个村发展,集结成‘泛清溪’文化概念,让宜居、宜业与宜游更大范围地相得益彰。”

“对了,还有一个分量更重的……”蔡真想起一个大项目,“我们引入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少军、官春云团队,发展稻鱼共生、稻油轮作。两项合作辐射带动三千亩以上优质种养基地发展,深化农文旅融合,有望成为百亿级农业产业。这就是智能化时代,‘智能机换人、大专家种地’,大数据穿针引线。探索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全产业链条的乡村振兴新模式,凭着第一产业这个基石,给清溪村经济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现在啊,“文化+科技+生态+旅游”的深度开掘,让清溪村文旅融合“火”了,《山乡巨变》故事“活”了,村民的好日子真“富”了!

一个作家的潜能,一部作品的力量,依托文学,科技赋能,带动一代代清溪人接力奋斗。未来,还将不断展现新的样貌,不断书写“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新时代山乡巨变。

第四章 新清溪,中国“文化农村”的大IP

贺志昂、蔡真、斌哥、东东,与我们聚在了科技感十足的崭新故居。

“清溪村的变化,是一个打造IP品牌的过程。”老支书贺志昂最知情,他为我们动情讲述,“你看啊,二〇一八年清溪村的提质改造,周立波故居等十几处景点相继落成,这不起眼的小村落来了个‘华丽转身’,直往文化上变;二〇二二年七月,第一批书屋建成开业,周立波故居同时完成数字化升级,‘人文+科技’的融合,是崭新的聚光点;二〇二三年前后,中国作协连续两年在此举办全国文学活动,精心打造的二十一家农家书屋遍布全村,吸引越来越多的明星作家‘打卡’清溪村。”

清溪村经巨变、蝶变,正向着“中国文学之乡”的目标大步迈进。到今天,清溪村打造升级版、走向数字化,与智能化乡村匹配,继续大步朝前。

(一)科技赋能,清溪村成新时代现场

“你看啊,这是七十多前,周立波先生在卧室里创作、沉思的生动影像,一段段‘声入人心’的山乡故事娓娓道来,游客能感受到一个村,因为一位作家、一本书,而变得充满生机与活力。文化和科技赋能,让山乡巨变的故事不断更新迭代,品质升级。”蔡支书说道。

东东接过蔡支书的话:“我们清溪村,无愧《山乡巨变》创作背景地,现在是湖南文旅融合‘探索’的示范地。清溪村,就是一个熠熠生辉的新文化IP。”

“对对,IP,崭新的大品牌。”斌哥的学习能力蛮强的。

通过立体沙盘和最先进的全息技术,清溪展馆内,村庄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被更为直观地呈现在大家眼前;展厅内还采用了5D投影技术和自动语音播报系统,益阳的方言俗语让人物生动鲜活,重现了当年的人物、故事、情景,以及益阳的风土人情。

最棒的是展馆里的“时光隧道”,仿佛复原了立波先生音容,让我们跟着他,从过去走到今天。眼前的“新山乡巨变”,另一幅高远清雅的水墨画卷——印象广场、梦回清溪长廊、清溪剧院、清溪里民宿、图书珍藏馆、遍布乡村的农家书屋……浓情又清新、别致而优雅,独特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让人陶醉。

贺志昂才卸任清溪村党支部书记,依然协助村党支部工作。他说:“清溪村的文化自信和文化创新是骨子里的。清溪文化现在是看得见、摸得着、活起来了的。”

“清溪村的‘文气’是从周立波那儿来的,注定我们的文化‘有根’。哪怕最时髦的互联网,我们这里现在也是家喻户晓,人人会用的。有‘二维码上的村庄’之称的清溪村,事事都可在网上办。这不,到中餐时间了,‘益村’平台点餐去,中午我请客!”东东说完,直奔“厨嫂当家”。

“‘厨嫂当家’不只取名别致,当家的确实都是嫂子们。店里有员工八十多人,本地的嫂子占三分之二。”贺志昂说,“老板胆子够大,不选择城区闹市,却在清溪村投资了一千三百万。老板在全国建了三百多家分店,只有这一家建在乡下。是看好周立波文化,以及由此延伸的旅游业和蓬勃发展的乡村经济。”

还真是。“厨嫂当家”的店面,青瓦坡屋顶、灰白搭子墙、腰檐平开门、胡桃花格窗。红瓦白墙,建筑无疑是周立波故居的风格再现。墙上还有《山乡巨变》书中的人物漫画、金句选摘。点菜时,服务员推荐菜品饮品的吆喝声抑扬顿挫、甜美悠扬:

“‘叉菜子蒸肉’——立波先生最爱恰的哟……”

“‘赛牛奶’来哒——立波先生夸的清甜几米汤哟……”厨嫂喊过几嗓子,真端来白花花、热腾腾的米汤来,还会再加一句,“立波先生讲的,米汤,比么子饮料都好喝、都健康。”

忙了好一阵的店长彭红梅来了,她笑盈盈地说:“我们这家店占地三千平方米,属高档庭院餐馆。老板并不是先想着盈利,而是想占着清溪村这个黄金宝地,先帮扶村民、振兴乡村。我们的嫂子们,都是经过严格培训的,尤其是线上接单销售,嫂子们个个都强。接单量与效益挂钩。她们的收入,在家门口就有每月四千元到八千元不等。”

经过培训的嫂子们,菜做得有模有样,把每道菜都做成了自己的拿手绝活。在这里,“嫂子”不再是一个人、一个称呼,而是代表着厨嫂对家庭、对事业、对生活和对梦想的追求,也凝聚着“厨嫂当家”的经营理念。

正说着,带着小型无人机来拍视频的云寨村驻村书记姚旦也来到了店里。

“每到周末、节假日,抖音、快手的视频达人都围绕着清溪村拍。拍美食、拍景点、拍民俗,‘打卡’网红地,助推魅力村。”很显然,清溪人不仅懂得美味,更懂得如何经营清溪味道,懂得如何让清溪香飘四海,让人循味而来。

“我们有时也‘愁’呢,外面的人都想进来,村里人又不想出去。”贺志昂介绍,近些年,村里持续擦亮“周立波故居”这张名片,壮大乡村旅游。随着“国联水产”“厨嫂当家”等种植养殖、加工、售卖品牌的打响,清溪村正持续推进产业融合,村民生活蒸蒸日上。

“村民的就业可迎来了大好时机。”贺志昂带着掩不住的开心说起村里事。清溪村村民,除了在外求学、在家带孩子的,其余都在本村地界里创业或就业。老百姓在家乡真能富、真快乐。原来出去的,现在不用叫,基本都回来了。中国幸福村、中国绿色村庄、中国历史文化名村……数不清的荣誉挂了一大墙,也大大提振了全村人的精气神。

蔡真突然问:“还记得前段日子,一场‘讲述立波故事、争做文明村民 ’的主题演讲吗?会场中央,坐着清溪村全体村民;周边过道,新媒体达人支架、摇杆,专注拍摄。主讲人全是三十岁以下的年轻人,大学本科以上学历的占比超过七成。其中,有位九岁的小朋友动情地讲述爸爸长期外出打工,到现在回乡安家创业。那感人的故事,听得大家眼圈都红了……

“立波先生若在,看到今天可容纳上千观众、多功能综合性的清溪剧院,看到可典藏五十万册书、现收藏五万八千册图书的珍藏馆,全国乡村最牛的文化殿堂,就坐落在咱自己村里,尤其是清溪人都追求文化武装、渴望书香气质,立波先生该有多高兴!还想让他看看,他的小说改编的益阳花鼓戏《山那边人家》。看到这部省‘五个一工程’奖作品上演,仿佛看到立波先生重回家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几多亲切哦。这部作品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清溪村人民朴实生活和精神面貌的再现,观众看到中国农村的变化与进步,看着看着,就会流下热泪……”

(二)数字化升级,游客轻松看“拍客大片”

活灵活现的立波先生“出现”在屏幕上,灯一关,他就“活”在我们中间。

除草,跟大家谈笑风生;砍柴,不输周边群众;挑担,两大捆健步如飞……看着看着,斌哥想伸手扶一把,东东也想上前替一肩。真活了,入境了。

这是“周立波全息影像”,又真切又传神,我们全被带入了。

长沙宏达威爱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技术研发部负责人付磊说到科技赋能,如数家珍:“是周立波先生,让我第一次感觉到自己研发的技术,是有生命、有灵魂的。我们通过运用VR/AR、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还原了周立波先生当年在故居里创作的场景。游客只需要一部手机,就能穿越时空与周立波先生‘见面与互动’,感受新山乡巨变科技与文化的力量。”

“全息影像”这项技术是由马栏山视频文创园里一群九〇后的理工男研制的,付磊带着大家,以每天工作十二小时的拼命精神,在几个月时间里,让周立波先生和他的作品“活过来”、立起来。

“以前我们做工业项目比较多,每一颗螺丝钉都是按照实际进行严谨复原。但这一次不一样,在尽力还原周立波先生真实形象的同时,还需要融入自己对立波先生的理解和想象。”付磊继续说道。

他们这项技术是“无缝”合成真实与虚拟世界的新技术。“复原”一位历史人物,处理好“真实”与“虚拟”很关键。技术团队精益求精,突破了许多难点和痛点。比如,根据立波先生的孙子随口说的一句“爷爷是个十分爱笑的人”,他们就估算出五十多岁时周立波面部细纹的情况;由“深入家乡十年创作,立波先生常下田与大家一起劳动”,他们推测出老作家的肤色应该是偏黑的……

付磊他们也把项目当成作品,深入村民,听故事、挖细节,获得了不少创作资源。付磊说:“只有同农民群众吃、住、劳作在一起,才能真正与群众在思想感情上打成一片。立波先生的‘三同一片’,在历年历代、各行各业都非常受用。七十年后,书屋成了村民的‘家’,成了中国山乡巨变的缩影。立波先生再次以最美好、最写意的方式,与清溪群众‘三同一片’,再次在家乡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也让我们在他的精神感染下,有了最接地气的工作方法。”

这帮理工男、科技娃还真在学深悟透,他们的“作品”品质铁定不用怀疑。

华灯初上,清溪剧院里旅游剧《那山那水那乡愁》正在上演,能容纳一千余人的剧院座无虚席。

“文化不仅要看得见、摸得着,还要活起来。”李波朝我们走来,这位益阳清溪文旅公司的副总经理,堪称清溪村的大推手、总执行,很有发言权。“益阳的文艺工作者以周立波作品为原型,创作了大型现代花鼓戏《山那边人家》、旅游剧《那山那水那乡愁》等剧目,现在还在策划《新山乡巨变》的情景剧。”

“像图书珍藏馆和二十一家书屋做的视频展示,用了各种技术手段。不仅图书的品类繁多,书屋里作家们很多市面上并不常见的珍贵版本、外文版本都在这里可以看到。”付磊补充道。这个小伙子做项目精益求精,不为旁人知道的细节,他也门清。

重温这些时光沉淀的珍贵细节,我们可以从字里行间,读出周立波文学大家温暖丰厚的精神世界。

(三)文化赋能,新山乡巨变活龙鲜健

然而,光“复活”周立波太单一,让人民作家笔下那些蕴藏无穷价值的作品也能“活过来”,才叫完美。

“由于周立波先生的作品年代久远,有的书几乎一打开就要散架,更重要的是其中还有一部分是孤本、绝本。”付磊的同伴、宏达威爱公司实验室主任赵帅说,“但一想到这些原本只能躺在档案室里慢慢老去的佳作,通过我们的双手,被更多人看到、听到,我们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太有意义了。”

走进全新上线的周立波故居有声书屋,迎面而来的是浓浓书卷气和满满科技感。音质悦耳,情景交融。像身临其境,如真见其人。四十本著作,近百种不同的声音,每一个人物都活灵活现,在有声书屋、“清溪村故事”中,全“活过来”了。

“所有书籍,我们都是用文物级扫描设备,一页一页、小心翼翼地扫描下来的。我们是外地人,情感付出了,也成清溪人了。”赵帅强调说。

除此之外,本次数字化升级还完成了对周立波数字影片的修复。同时,在故居和清溪广场还设置了视频“打卡”点,游客轻松一点,就能拥有专属的“拍客大片”,留下美好回忆。

是啊!七十年前,周立波先生在家乡描绘茶子花开满山坡、一片生机盎然的南国景象;七十年后,资水河畔以文为媒,再迎高朋满座话新山乡巨变。

这两年,“新时代山乡巨变创作计划”“新时代文学攀登计划”全在清溪村启动,中国作家“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新时代文学实践点在这个《山乡巨变》的原型创作地正式揭牌。

借东风,清溪村当然巨变,再蝶变!

如今走在清溪村,到处是田园牧歌式的乡景乡情。骑着青牛的牧童雕像,文艺范的涂鸦插画,以及村民家客厅的竹躺椅、院里的舂米机、屋间的老火塘,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让人联想到《山乡巨变》中人们曾经的生活场景,也承载着城里人的记忆与乡愁。

“清溪村的八方来客变成了实实在在的现金流。去年,景区游客人数就突破一百二十万人次。大大小小的农家乐、乡村民宿、特色土菜馆三十余家,带动就业超过五百人。”蔡真站在一片荷花即将开放的池塘前兴奋地说。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可以影响一代人甚至几代人。十多年来,清溪村一年一个样。哎哟,早十年梦都梦不到哇!高铁站修到了家门口,柏油路通到了农家院,砖瓦房变成了小洋楼,书屋群飘洒着书芬芳……”最受益的斌哥连连感慨。

在崭新的清溪画卷上,签名版图书珍藏馆与清溪剧院双塔矗立,散发着优雅书香的作家书屋四季如花绽放,山乡巨变陈列馆、系列清溪文旅主题馆……一个个精品项目都得以实现,清溪村的文化IP凸显光华,将清溪画卷的轮廓勾勒得立体、丰满、熠熠生辉!

从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到“山乡巨变第一村”,再到迈向“中国文学之乡”,下一版“新时代山乡巨变”,正在快速加载中。

如今的清溪村,真正是——

农民颠覆了身份,他们用手机指挥无人机神奇作业;

农村换了“活法”,大花园里就是城市一样的生活;

农业从根本改变,大数据、机械化让土地翻倍生金;

天地皆书香缭绕,人有文化、村有品质,全体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