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山顶上有片青稞地
来源:解放日报 | 王小忠  2024年07月12日09:00

深更半夜,电话尖叫了起来。我翻身而起,是旺秀道智的电话。他大声说:“我知道你又来村里了。”

我来村里的事没有告诉朋友们,他旺秀道智是怎么知道的呢?他说:“村委会小二楼上灯亮着,除了你,还有谁?”还说,他刚回来,路过。

我关切地问他,没有要紧的事吧?明天再说吧。

旺秀道智有点生气了,他语气生硬地说:“好心当成驴肝肺,我怕你被煤烟打死。”

挂了电话后,小二楼里立刻寂静无比,炉子里的煤炭还未灭尽,偶尔有煤渣掉下炉层,素日微小的“咣当”之声竟也令人心惊肉跳。我再次驻村挂职扶贫已是六月下旬了。两年前曾在小二楼住过,这次搬进来,内心深处依然有说不出的复杂——激动?无从谈起。兴奋?早就过了那个年龄。怀念?有那么点意味。不过说真的,旺秀道智如果不来电话,我都快要忘记他了——那个喜欢和我吵架、斗智,村里唯一会解方程的黑脸大汉。

小二楼背面是深不可测的柏木林,是夜以继日匆匆而去的车巴河。这个时间,豹子都换上了新的水纹皮大衣,在林间自由穿梭。小二楼前面是高大的群山,还有一片一片的青稞地,养好精神的野猪此时也该出动了。

月光清白,柏木林更加阴森,群山愈发绵延。窗外,以前也是成片的青稞地,但此时已经换成了青笋和当归,有经济价值的作物长起来,似乎变得更加耀眼而夺目了。我静静地坐在床边,望着窗外成片的青笋和当归,顿觉月光清澈透亮、宁静祥和。

窗前有一块地是旺秀道智家的。我清晰地记得,三年前,我刚到村里时,他将十几平方米地划给我,解决我驻村期间的蔬菜补给。他家今年也种了许多当归。他姑娘说他去拉萨打工,这才几天,就又回来了?半夜回来,还不忘记打个电话给我。担忧、关心和提醒,他怕我因为疏忽而遭遇不测,怕我因为沉迷于“虚拟世界”而忽略了现实生活的重要性。我再次想起三年前,他总是说我每天看手机,眼睛迟早会瞎的,我也说他对任何事情都不专注,纵然走遍天涯海角也会无功而返。这是朋友之间的调侃,话语之间体现的其实是真诚与善意。

那时我没有少麻烦旺秀道智。一月慰问老党员,二月宣传护林防火,三月进村入户,四月奔波于群山深处,五月进林折蕨菜和芦笋,到了六月,他就出门了。一般情况他不会走远,半把月就要回来一趟。一回来就直奔村委会小二楼,说外面的各种变化,说他的所见所闻。他不善于表达,话语往往带着直来直去的粗鲁。但粗鲁背后隐藏着一颗善良而真诚的心。他在家的时候,还会拿蔬菜给我,因为他家有“辽阔”的菜园子。见我房间里缺少烧柴时,也会劈好一堆,码得整整齐齐,放在纸箱里抬过来。有段时间,我似乎无形中成了他们家的一员。

夜色渐深,我瞥一眼窗外,心中充满感激。我想,明天一定是个好天气,旺秀道智一定会早早过来的。

第二天果然是好天气。阳光透过窗户洒在我脸上,分外温暖。我揉了揉眼睛,赶紧起身收拾房间。按照惯例,旺秀道智早该破门而入了。奇怪的是,那天没有听到他的脚步声,也没见到他的身影。

洗漱完毕,我走出小二楼。一边是整齐的房屋,一边是翠绿的青笋和当归,中间是新铺的柏油大路。靠田地一边除了护栏,还有铁丝围栏。护栏与围栏间约两米,艾草丰茂,黄花铺地,灰灰菜没心没肺地疯长。对面群山一片黛青,河岸边青稞架林立,架上依旧留有没有打碾的青稞,那是村里人专门用来喂鸟的。而山顶之上成片的即将抽穗的青稞地里插满了千奇百怪红红绿绿的衣衫人。鸟雀见此情景不会望而却步,它们依然围绕在青稞地周围,叽叽喳喳叫个不停。

我知道,村里有部分人在山顶种了青稞,附近平坦处种了药材。和前几年恰恰相反。但我不知道其中玄机。问过几个人,他们都笑而不语。但我相信,之所以有这样的变化,一定是隐含了什么秘密。

沿着青稞地的小径走去,没到山顶,我又返回来了,突然记起要去麻乍村看看一家新开的民宿。车巴沟到扎尕那新开了一条旅游线——洛克之路,因此沿沟各村都不同程度开了民宿,一来缓解游人旅途中的疲惫,二来让久住都市的人们体验牧区风情,群众受益、游人快乐,也算一桩好事。

刚到村委会小二楼时,我就看见了旺秀道智,他的双脚裹满了泥水,似乎刚从林里回来,也似乎等了很久。见我回来,他笑眯眯就迎上来。“大清早,你就进林了?”我说,“现在是折蕨菜的时候呀,你怎么两手空空?”“你大清早跑哪去了?害得我等了这么久。”他嗔怪道,并说他刚从青稞地里回来。

旺秀道智说,他是去拉萨打工了,但走再远的路,还是放心不下这个破地方。又说,青稞得了黄疸病,这不赶回来了吗?

我们一起走进小二楼,阳光透过窗户洒房间里。我生着炉火,他在门口磕尽了鞋上的泥巴,坐在床沿边,和我聊天。

他告诉我,村里的变化很大,许多人都开始种植药材和开办民宿了。照这样下去,很快就和城里一样了。我听着就笑出声来,我说,你好像是久别的游子回归故里一样,没离开几天,就有了这么多感慨?

旺秀道智也笑了起来。他说,其实种植药材和开办民宿都是好事,但关键是我们得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才能做出明智的选择。不能看到别人赚钱了,就盲目跟风。

我深以为然,问他:“你怎么不开民宿?你家在路口,顺风也顺水呀。”可他回答:“我的命里注定没有那笔收入。”

郭卓沟里都有人开了民宿,洛克之路这么火热,还愁不发财?旺秀道智说,郭卓沟里住了几个人?又说,开民宿首先得装修房子,购置大量用品,雇一帮服务员,然后再带上餐饮……他觉得,现在洛克之路是火热,过两年公路全线贯通,游客“嗖”一下就到了扎尕那,谁还住那里呢?

“不过我倒有一个想法,开个自助炒菜店倒是可以。”旺秀道智又说,我吃了一惊,从没听过还有这样的店。

旺秀道智笑呵呵地说,把门口一排房改造一下,装上煤气灶,再购置餐具和饭桌,代价不大。门口园子那么大,搭个棚,种上辣椒、黄瓜、西红柿、茄子,代价也不大。从我家门前路过的游人如果饿了,自己进屋动手做,既能吃上他们想吃的菜饭,还能体验到旅途中意想不到的快乐。

我沉默了一下,对他说:“你这个打算的确很高明,不过先不要张扬,自助炒菜店一旦遍布四野,你同样挣不到钱。”

旺秀道智说,要争夺第一,诚信为本,如果这种店真多起来,也不怕。如果真有那一天,我的店就成了老店。又说,可眼下最主要的还是安安稳稳收了这一茬青稞,这是本职工作。本职工作做好了,才能谋发展,是不是这个道理?

我哈哈大笑,对旺秀道智竖起大拇指,佩服他的朴实与智慧。那天我们一直聊到中午,聊到村里人的浮躁,聊到车巴沟占据的优势,聊到药材和民宿,也聊到村里的变化和自己的生活与梦想,最后聊到山顶上的青稞地。

旺秀道智说,不应该盲目跟风,而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踏踏实实来。又说,自己翻来覆去想过,最后决定在附近的地里种点药材,山顶的地里种上青稞。

我有点儿不明白,问他,是为了倒茬还是其他原因,很多人都不种山顶上的地了。

旺秀道智说:“你去问野猪吧。”他告诉我,山顶上的地只能种青稞了,豆子、洋芋都不行。又说,野猪胃口很大,恨不得一夜吃光地里的作物。“如果种当归、党参这些上好的补药,野猪吃了后不翻天?我家的院墙估计都挡不住,它纵身一跃,就会到我炕头。”

我都笑岔气了。不过也是实话,整个车巴河两岸全是森林,生态环境良好,野兽大摇大摆出入,不也正常吗?两年前我住小二楼时,窗外经常有马鹿跳跃、有狼巡回呢。人和自然和谐相处,要想谁都不侵犯谁的饭碗,事实上也是件很难的事情。

午饭是在旺秀道智家吃的,我们的话题再次回到青稞地和自助炒菜店的计划上。旺秀道智详细描述了他心中的构想,包括如何改造房子、如何种植无公害蔬菜以及如何吸引游客等。我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点头表示赞同。

饭后,我们去看山顶的青稞地。那块青稞地面积很大,青稞已经长得很高了,微风拂过,它们相互拥抱,随风翻滚,仿佛一片碧绿的波涛。而空置的田地杂草丛生,野花竞放,好一派和谐的景象。

旺秀道智指着眼前的青稞地对我说,这就是我的希望。虽然它不能给我带来巨大的财富,但它是我生活的根基。没有青稞的时候,我们啥都不是。

旺秀道智的话让我心头一颤,他对土地的深厚情感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让我汗颜,我需要重新去认识他了。

我们沿着田埂缓缓前行,旺秀道智不时停下来,指着一片片青稞地告诉我说,虽然青稞的产值不如药材和民宿高,却是最稳定、最可靠的收入来源。有了青稞,人心里才会安稳,才会对富裕有所追求。

是呀,当我们追求富裕的时候,我们真正在追求的是什么?是对土地的热爱、对家园的坚守,还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想,所有一切都不足以完全解释富裕的本质。生活根基离不开物质的丰富,然而仅有物质的丰富是远远不够的。富裕也不是简单的物质追求,而是一种全面的生活追求,它不仅仅在于我们拥有多少物质财富,更在于我们是否拥有一种充实、满足、有意义的生活。

我们走到青稞地的尽头,又在草坡上坐了一阵,准备顺林间小路返回。当我从草坡上站起来捡去身上的草屑,无意间转身的那一刻,看见旺秀道智已到了青稞地边。他俯身青稞丛中,神情凝重,仿佛正与它们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