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凝聚新时代文学的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 “粤港澳大湾区批评新力量”对话活动在粤举行
来源:文艺报 | 李晓晨 康春华  2024年07月31日08:25

在全国青年作家创作会议即将召开前夕,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文学工作者为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贡献青年力量,7月26日,由文艺报社与广东省作协共同主办的“粤港澳大湾区批评新力量”对话活动在广东文学馆举行。中国作协原副主席陈建功出席并讲话。广东省作协党组书记、专职副主席张培忠出席并致辞。中国作协小说委员会副主任潘凯雄,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陈昆、苏毅,广东省作协党组成员、秘书长刘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林岗,北京大学中文系副教授丛治辰,人民文学出版社青年文学编辑室主任付如初,《当代作家评论》副主编李桂玲,湖南省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卓今,以及来自北京、湖南、新疆、海南和广东本省的专家、学者、青年作家、批评家等40余人参加会议。活动由《文艺报》副总编辑刘颋主持。

青年作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强大生力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未来。为发掘和培养更多文学新力量,加强对青年文学创作及青年作家队伍建设的支持引导,2019年,文艺报社和中国作协创研部合作创办了“新力量”青年作家专刊。2020年成立的中国作协青年工作委员会,也为“新力量”青年作家专刊在青年文学创作的孵化、扶持和推荐评介方面作出了贡献。5年来,《文艺报》“新力量”青年作家专刊已经成为团结引领广大青年作家的重要阵地。

活动现场,陈建功表示,青年是文学创作重要的有生力量。当代青年思想活跃、视野广阔,具有丰富的生活阅历、知识积累和良好的人文素养,拥有直面生活的锐气,希望新一代青年能涌现出新的创造力。他谈到,社会主义文学包含严肃文学、大众文学等不同面向的文学类型,希望青年创作者们在文学潮流中守正创新、融会贯通,在辨析中把握各类文学的特点,创造出富有时代特色和生活气息、振奋精神、陶冶人心的优秀作品。青年文学工作者要践行使命担当,扎根时代与生活,以独特的艺术创造彰显个性,展现文学的丰富价值,更好推动文化强国建设。

张培忠介绍了广东省作协在团结引领、发现培养、服务提高青年作家、批评家和文学工作者方面的举措和成效。他谈到,青年文学粤军在崛起,粤派批评在转型,粤港澳大湾区批评正在凝聚新的力量。面对新的使命与任务,青年作家、批评家应当用全球视野重新认识和把握这片熟悉的热土,用文学的方式书写和呈现粤港澳大湾区波澜壮阔的生动实践,用系统的观念全面梳理和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文学话语和叙事体系,用创新的思维和科技的手段为人民群众提供高品质的文学供给,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贡献壮丽的青年文学力量。

潘凯雄认为,新的时代蕴含着多种多样的可能性,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应当敏感于时代和社会的发展,并且思考如何艺术地表现这些全新的内容。大湾区批评新力量应该思考两方面的问题,一是青年队伍建设,二是思维、认知和艺术表现力能否与日新月异的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尤其是要吃透大湾区这片特定地域所承载的时代和社会的新意义、新内涵,通过自己个性化的艺术表现来加以呈现”。林岗表示,新的时代发展会引领相应的文学创作的价值转换,青年作家、批评家如何面对时代变化中的价值问题和精神问题,如何以艺术创作和批评的方式发出青年一代的铿锵之音,值得期待。丛治辰谈到,无论是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还是陈独秀的《敬告青年》,近代以来的文化名家都将青年置放在了社会尤为重要的位置上。如何面对青年主体的内在变化,如何在当下多样化的时代背景下更好呈现青年力量,是值得自己和同代人思考的话题。付如初认为,真正的青年不在于生理年龄,而在于创造力和生命力,尤其在于创新的勇气、锐气和野性,“希望青年们不虚无、不空洞,不写诚恳的废话,不写自己言不由衷的东西”。李桂玲从当代青年创作和批评的创新性谈起,认为其中包含两个特点:世界性与交互性。对这代青年而言,世界性既是一种体验,更是一种广博的视野。当代青年文学创作中呈现出的多维视角,应当成为青年研究的重要组成,青年批评家应当做同代人的观察者。

与会者围绕“新时代文学中的青年智慧与青年力量”“中国式现代化的青年表达”等相关议题展开讨论。大家谈到,诞生自近代社会的“青年”概念,不仅仅指向生理年龄的青年阶段,更指向一种富有勇气担当、勇于创新的社会角色内涵。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青年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青年文学生力军更是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青年作家、批评家要敏锐捕捉时代之变、把握时代之潮,不断在文学创作与批评中坚守独特的艺术表达,传达对生命的深刻体悟,彰显一代人的文学风采与艺术创造。与此同时,如何将个人的文学创作与党和国家的重大历史进程、与时代的要求紧密结合起来,书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崭新篇章,切实提升创作质量和水平,也是新一代青年文学工作者值得深思的问题。

与会青年作家、批评家还结合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青年创作的新质与20世纪文学传统,城乡文化、地理空间与青年文学力量,世界文学与青年写作等话题进行了深入讨论。大家表示,面对新的职责和使命,只有带着历史意识、现代意识、世界意识,积极探索文学创作与批评新路径,在传承中创新和发展,才能为文学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色彩,以富有朝气、锐气的文学实践推动文学事业高质量发展,共同书写新时代文学的美好篇章。

参加活动的还有王十月、谢石南、周西篱、李德南、陈培浩、堆雪、刘伟林、张利农、刘长星、王威廉、陈崇正、安然、索耳、巫宏振、林培源、杨汤琛、徐诗颖、杨璐临、包莹、陈劲松、朱郁文、徐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