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原到大海,杨志军有广袤的文学世界
“书房每个人都有,拍大海多好。”茅盾文学奖获得者、著名作家杨志军给记者提了一个绝妙的建议:面对着辽阔的大海,听着涨潮的浪声展开访谈。
1995年,来自青藏高原的作家杨志军,落户青岛,在大海的怀抱中,在海岱间的文化沃土中,在不断拓宽的文学视野中,一写又是30年。
他说,“人可以像大海里的一朵浪花,一会儿摔碎自己,一会儿融入大海,不断摔碎,不断融入”。杨志军爱高原,爱自然,爱动物,也爱大海。在青藏高原,他身上自然的、浪漫的部分多一些,在低海拔的齐鲁大地,他感受人文、历史和凝聚力。
在山东青岛,杨志军回望青藏高原,写出了蜚声文坛的《藏獒》系列,写出了折桂茅盾文学奖的《雪山大地》;他扎根青岛历史和海洋,《潮退无声》《无岸的海》写出风雨飘摇年代的青岛故事,《最后的农民工》书写农民工群体的沉浮悲欢,《你是我的狂想曲》聚焦青岛海洋大工业。
大海象征博大、浩瀚、深厚、辽远,杨志军希望自己的文学作品拥有大海的气质。
去年11月,杨志军领取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感言,荡气回肠、震撼人心。他说:“我知道,此生的文学义务就是建树关于人的理想,建树关于生死荣辱,爱恨美丑的人性坐标……写作者的精神纬度决定了其作品的优劣高低,对登高望远的热爱,时刻伴随着我们对陨落与滑坡的警惕,写作者的另一个名字,就是永远的攀登者。”
近些年来,杨志军以高频率的勤奋写作,不断地拓展自己的文学领域,从《最后的农民工》《三江源的扎西德勒》《你是我的狂想曲》《雪山大地》再到刚刚出版的长篇小说《大象》,无不在攀登文学的高峰,挖掘更具闪光意义的人性。
在他的小说中,动物们有自己的形象、性格、品性,甚至道德伦理追求,给人类很多启示,他不断表达人要爱护动物,人与动物要和谐共处的观念。在挖掘人性上,不断写出“大写的人”,建筑人的精神大厦。
69岁的杨志军,人生倏忽“古来稀”,他想到还有那么多想法要实现,顿感时间的珍贵。他感叹幸好有文字,得以表达真实的自己,发现自己还存在着、活着。在当下,最让他安心、踏实的状态是,孤独地去写作,寂寞地去工作。
眼前,波浪翻滚,天水一色。杨志军常在海边思考,偶尔在大海边写作,他还有太多来自大海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