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科幻作家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灵感来了!
科学之光照耀文学之美
科幻科普作家走进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科学以实证求精准,文学以想象展宏篇”。9月25日,参加“《哥德巴赫猜想》之后——科幻科普作家活动周”的作家们来到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科技探索之旅。
科幻科普作家们合影留念
走进实验室,作家们仿佛踏入了一个科技与幻想交织的奇妙空间。在参观过程中,作家们认真聆听工作人员的讲解,每一个关于智能网联汽车的技术细节都不愿放过。他们眼中闪烁着好奇与惊叹,有的频频颔首、若有所思,有的将感兴趣的内容用笔记下来,还有的在轻声交流着,不断提出新的问题和思考。从传感器技术到自动驾驶算法,从车联网安全到新能源动力系统,再到车与车、车与路之间的互联互通,每一项创新技术都让作家们感受到科技的强大力量,感受到绚烂多彩的文学世界正与眼前的前沿科技现实场景相互交融、碰撞。他们仿佛看到了未来的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文学的奇幻想象与科技的坚实脚步在这里携手前行,共同勾勒出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世界。
作家们在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参观
“倘若智能互联汽车被黑客攻陷,遭到劫持怎么办?又或者在互联网控制汽车行驶途中,出现网络故障怎么办?它究竟是怎样保护驾驶员和乘客安全的?”在参观过程中,作家宝树的脑海中接连浮现出一连串问题,对智能互联汽车的技术表现出极大关注。他谈到:“这次参观趣味十足,对作家而言更是有着极大帮助。无人驾驶、未来汽车等内容一向是科幻作家平日密切关注的焦点,也是创作的热门选题。然而,我们往往难以全面了解这一行业的技术细节与发展动态。此次参观为我们日后的创作增添了许多丰富的细节。屏蔽电磁实验室更是超乎我的想象,极大地拓宽了作家们的创作思路。”在他看来,在科技引领社会变革的当下,无人驾驶、汽车智能化等技术已逐渐深入人们的生活,大家的生活方式正悄然发生着改变。而这一变化也成为科幻文学崭新的增长点,有着众多新的题材与内容等待着作家去发掘。在科学技术尚未完全覆盖的领域,更需要作家凭借非凡的想象力去填补。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幻分社社长王卫英说:“在这里,大家可以深入了解国家战略布局和宏伟蓝图,感受科技与创新的强大力量。这次参观收获的知识和感悟,很可能就会被作家们融入他们的作品之中。作家们站在当下科技前沿,展开更为遥远的想象,如此一来,便可以创造出更具魅力、更富想象力的文学作品。”她谈到,通常情况下,科幻作家了解科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不过书籍所承载的内容常常具有一定的滞后性。这样先进的实验室则不然,其中所展现的前沿技术,代表着科技发展的最新方向,是即将投入实际应用的创新力量。在这里,科幻作家们可以亲身感受到科技的脉动,触摸到未来的轮廓。实验室中每一项先进的技术、每一个创新的理念,都可能成为科幻作品中精彩的情节元素,为读者开启一扇通往未来世界的大门。
“科幻要追寻星辰大海,更应关心日常生活。汽车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紧密相连,智能汽车的发展更是离不开高新科技。可以说,倘若要寻找一样既属于日常生活又带有强烈科技感的东西,那么汽车无疑是不二之选。”作家陈崇正曾在长篇小说《悬浮术》和《美人城手记》中生动地描绘了一场机器人战争,而这场战争的开端恰好设定在万物互联的汽车之上。“小说的内容来源于作家天马行空的想象,然而在人工智能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像无人驾驶是否安全、出现事故后的责任界定与伦理探讨等,已经成为大众关注的热点问题,这已然不是科幻的范畴,而是大家在生活可能遇到的现实问题。诸多文学想象恰恰诞生于科技与生活的边界线上。”他谈到,在科技发展的洪流之中,人性的问题、人类的安全与尊严、抉择与拷问……这些正是科幻文学与严肃文学共同关注的焦点所在。“近些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严肃文学作家涉足科幻领域,或者采用科幻手法来构建故事。我想,这其中应该存在着某种心灵相通的共识。”
“我们正生活在一个技术迅猛发展的时代。科幻文学,作为一种天然携带着‘科技属性’与‘未来属性’的文学门类,理应有直面时代、关注未来的文学担当。”作家马传思谈到,这次参观让他对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的汽车智能网联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趋势,有了更为深入的了解。在这里,先进的技术展示令人目不暇接。汽车智能网联技术不仅是交通工具的变革,更是对未来生活方式的重塑。它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便捷、安全、高效的出行体验,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这要求我们的科幻作家在题材选择与书写层面要凸显视角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深刻性。换言之,科幻作家们应以更为敏锐的视角、更为积极的心态去直面作为时代发展变量的新技术、新趋势与新业态,更要凭借自己的作品去引发大众对新技术的关注与思考,激发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与探索。”
科幻科普作家们认真倾听讲解员讲解
在作家郑军看来,此次参观活动是文学主动走向科学的一次积极探索。智能网联汽车领域的先进技术、创新理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能够激发作家们的灵感,帮助他们创作出更具科学性、前瞻性的科幻科普作品。“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应当具备一定的科学文化素养。对于作家而言,无论是沉浸于传统文学创作的浩瀚海洋,还是耕耘于现实题材创作的广袤大地,都需要以科学的视角对创作进行重新审视。在这个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我们唯有不断奋力拓宽自身视野,如饥似渴地汲取科学知识的丰富养分,才能创作出更具思想深度和内容广度的佳作,从而更加精准地反映时代的波澜壮阔与社会的日新月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