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华语作家小说专辑】 《芙蓉》2024年第4期|陆蔚青:学琴记(节选)
1
小陶在艺术广场下了地铁,在地下广场一路穿行,来到蒙特利尔音乐厅。门前是穿黑色制服的检票员。他看起来年龄不大,一张还带着天真腼腆的笑脸。
晚上好,女士。他彬彬有礼地说。毛茸茸的金头发。
小陶掏出票给他看,他用手指向左侧。你的位子在这边。
小陶走进去,先上了台阶,迎面是古希腊九位女神的大理石浮雕,台阶两侧的平台上,阿波罗和缪斯的大理石雕像无声站立。她继续向上走,转角处门上挂着厚厚的门帘,暗红色金丝绒材质。
音乐厅是新建成的,现代风格。墙上的木板像琴键一样有序排列。小陶从后面向前走,迎面一片花白头发。如今听古典音乐的大都是老人。小陶走到E排,在过道边站住,一个老妇人斜着站起身,让她进去。她每走一步,都有人要移动他们的身体。小陶只好一直点头致谢,口中说着请原谅。小陶花了高价,买了中间座位。她找到自己的座位坐好。音乐会就要开始了,今天上演的是祖宾·梅塔指挥的马勒《第三交响乐》。小陶看看身边的座位,空着,西蒙还没有来。她掏出手机,给他打电话,想一想又放下来。小陶不敢打扰他。也许他在来的路上,也许他突然接了一台手术。小陶上一次给他打电话,西蒙还是医学生,电话响了很久都没有接,过了十多分钟,他打过来,声音低低地说,我在手术室里——从此小陶就再没有给他打过电话。
小陶将手机放回原处。大厅中的灯光转暗,大幕拉开,舞台上乐团已经就绪。观众顿时安静下来,演出就要开始了。
花朵微笑绽放,远处长笛悠扬,春天由种子开始,冥想,爱充满世界——一个动机,细小,成长,安详,宁静,推向高潮。小陶的思绪翻飞,好像春天的柳絮,纷纷扬扬,飘洒起来。
西蒙是学过钢琴的。他一直都喜欢马勒,这也是小陶约他来的原因。
2
开始时小陶并没有想让西蒙学钢琴。那时他们刚落地加拿大不久,小陶申请了大学,靠助学金生活,假期和周末打打散工。西蒙七岁,先去欢迎班,学了一年法语,等到出了欢迎班,进了另一个小学,既没有朋友,法语也不够用。有一天被后面的孩子踢椅子,西蒙不明就里,就站起来,一站起来就被叫到前面罚站。西蒙试图解释,但老师根本不听,还说如果他再不听话,就到走廊去。
西蒙回来跟小陶说了,小陶很生气,约了校长。转天去了,小陶说英语,校长说法语,两个人鸡同鸭讲,谁也不懂对方要干什么。小陶很苦恼。正巧皮特来找西蒙玩,小陶就对皮特的爸爸徐伟民说了。徐伟民说为什么不转学?到七只鸟小学来。在西区,老师都会说英语。小陶就相信了孟母三迁。搬到大白楼,徐伟民家住在楼上。西蒙有了小伙伴,也很开心。
怎么开始学琴的?小陶回忆着。最早还是徐伟民,不知从哪里弄了一架电子琴,给皮特玩,西蒙就迷上了。迷到什么程度呢,就是每天中午回家吃饭后,还要到徐伟民家看看电子琴,弹上几下,还不愿放手。小陶见了,有些于心不忍。既然西蒙这么喜欢,就决定给他买一架。正值暑假,小陶在报纸上找了一个短期打工的活,干了两周,开学了,没凑够买琴的钱。正巧小隐来,说从衣厂揽了一些活,给晚礼服缝珠子,问小陶干不干,一件五块钱。小陶说干。晚上把一袋子领回来,打开一看,都是前襟,还有一大包小塑料珠子,五颜六色,大如绿豆,小如小米粒。小陶抖开来,见每个前襟上都画着几条白线,是缝珠子的位置。小隐弯着腰,翻了半天,找到一个样品,上面密麻麻都是珠子,小陶将样品铺在桌上,看了一会儿,说知道了,就是这样缝。然后谢过小隐,说这个活好,不用出门,在家就能挣钱。
吃过饭就干活。子言在东坡楼洗碗,只有母子俩在家。小陶将餐桌擦干净,用一个小碗装了半碗珠子,穿好针线,用针头挑起珠子,随着线穿起一大串,缝在晚礼服的前襟上。小陶原来在国内也穿过这样的衣服,并不知道是这样缝的。珠子太小,小陶将台灯挪过来,拧亮一些。西蒙在她对面写作业,写一会儿停一停,停了就去玩。他将黑皮沙发当作滑梯,从沙发背上俯身下冲,好像在海中冲浪。小陶一边缝一边问儿子,西蒙你长大想干什么?西蒙玩得满头是汗,一边说,我想当钢琴家。小陶听了,伸出手在儿子额头摸一把,说你没发烧吧?这样干了几个月,钱攒够了,就去琴行,买了一架雅马哈电子琴,是该系列中最便宜的。小陶本想给儿子买一架好的,无奈囊中羞涩,能做的只有如此。买回来,一家人都高兴,小陶看到了成千上万珠子的闪光,西蒙看到了新玩具。
西蒙果然不再往徐伟民家跑了。中午回家吃了饭,就弹琴,按着琴上的小屏幕,自学,很快就能弹些曲子。有时弹不出来,就很寂寞的样子。小陶便想给儿子找个老师。小隐说她邻居就是教钢琴的,刚从国内来不久,请他教琴,学费应该不贵。小陶就让她问问。只一天就回了话,说20块一小时,附带一个条件,最好多几个学生,不然跑一趟还不够地铁票。小陶觉得价格合理,条件也合情,就问小隐可愿意一起学,又问徐伟民,果然大家都同意。连萧萧的儿子,不满7岁的安德鲁,也参加了学习小组。萧萧说安德鲁坐不住,只能学半小时,问老师收不收,老师说收,半小时也教。家长们都很高兴,好歹让孩子们学一门乐器,也算自己尽了心。再穷不能穷教育。
老师是个清秀高挑的小伙子,姓万,就叫万老师。西蒙第一次学琴,很激动,坐在凳子上,身子直直的,一张小圆脸都涨红了。他自学了一段时间,是有些问题要解决的。万老师就从头教起。小陶没时间,趁家里热闹,就去图书馆看书。要考试了,书还只看了一半。她最讨厌的数据分析,却是这学期的必修课。等她算好三小时回来,见家里杯盘狼藉,几个小孩儿趴在地上叠飞机。问学得好吗?孩子们都挺开心,说好,好极了。小陶不再问,忙着去厨房做饭,小陶住的公寓是一卧一厅一厨,魁北克人称三个半,半个是指卫生间,一个卧室大人住,西蒙住厅里。
这样学了几个月,万老师说电子琴不行,只有61个键,而钢琴有88个键,弹起来音域宽。孩子们也长大了,还是应该学古典音乐。小陶听了不说话。出国时卖了房子,手里还有点钱,却不敢动,留着过河。又想起前几天学校告知,这届学生如果考得好,年底可以有三千块奖学金。小陶就瞄好了这个奖学金。这学期格外用功,果然得到了。
拿到钱就去琴行。早就打听好了,在圣布鲁克街上,离家不远,门前站有几只大理石雕白羊。自从想买钢琴,小陶和西蒙每天散步都去看看。见一楼摆着三角钢琴,豪华漂亮,闪闪发光。老板穿西装打领结,打褶白衬衫,好像演出就要开始。见母子俩衣着简单,只看不问,说楼下还有立式钢琴。母子俩下了楼,果然一排排都是。老板问了他们心理价位,小陶说在三千块上下。老板推荐了一台,西蒙坐下试琴,老板就说,老师是华人?小陶说是。老板赞叹说,华人就是手形好,指尖都是立着的。小陶听了很高兴,当时就付了订金,两天后送到家。
西蒙有了一架钢琴,还是新的,这让大白楼里的小伙伴很开心。大家轮流来试弹。万老师也不用楼上楼下跑,都在小陶家上课。这样上了一阵子,西蒙说他肩膀疼。小陶就蒙了,肩膀疼的意思有两个:一个是停下学习,另一个是换老师。难不成学钢琴还学成个残疾?
小陶心里疑虑,又问小隐。小隐说打听了,万老师在国内是学过钢琴,但专业是调琴师。小陶听了有些生气,说这不是骗人吗?小隐说二十块也请不到好老师。小陶就不再说话。想着最初给西蒙找老师,不过是解决玩的问题,也没有想到后来还买了钢琴。这样想着,也没话说。又想着如果不跟万老师学了,平时却处得好,不知如何张口辞退。没想到还没到下周学琴时候,万老师就托小隐传过话,说他太太生了孩子,是个女儿,欢喜得紧,就不来教课了。小陶问是长假还是短假,小隐说是长假,等他太太出了月子,就去美国工作,一家人乔迁了。
西蒙的钢琴课就这样停下来。每天不再叮叮当当练琴,偶尔自己玩玩,好像失学儿童。
3
到了5月,小陶从计算机班快毕业了,却还没找到工作。为了应付斯拉瓦的编程课,她在图书馆坐了几小时没起身,等要回家时,突然一条腿不会动了,活动了半天,才忍着痛站起身,一瘸一拐回到家。九一一事件刚过,计算机市场一片萧条,既然找不到工作,小陶只好再申请一个学位,导师比她年轻六岁,从希腊来,每天早晨六点就去工作,到夜半还不回家。小陶不敢怠慢,紧跟着,忙得四脚朝天。子言打工团团转,见小陶难过,也没时间管她,只说让她抓紧看医生。小陶就预约,一约时间已到月底。
上课时她坐不下,只好站在教室后面。教统计的老师威廉姆问她为什么不坐下,她说腰疼,坐不下。威廉姆就眯眯笑,说你比我还老。
小陶不敢想如果以编程为生意味着什么。意味着什么呢?可能是腰坏了,也有可能是精神坏了。虽然她是学计算机专业的,却从小喜欢文学,不然也不会找学中文的子言做丈夫。那时候她多么崇拜他,她歪着头,看他朗诵普希金诗歌时的侧脸,清秀又有阳刚之气,那一头卷曲的浓密黑发,就像诗人的雕塑。那时她还想过换专业,也去中文系,也去写诗歌。她去找老师,老师说难道你现在不是在写诗吗?编程也是写诗,分行体,每一次回车,就是一行诗。小陶被老师的话逗笑了,她听从了老师的建议,留在了计算机专业。
多亏留在了计算机系。
如今出了国,找不到工作,子言每天在餐馆包春卷,一身包菜味道。小陶也想去打工,但想到做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会禁锢了头脑,变成只为谋生的小虫子。想到这里,她有些害怕,她害怕成为自己的敌人。
小陶很渴望按照自己的心意生活。如果有空闲时间,读一点书,把半生不熟的英语和法语好好学一下。时光总是那么匆匆,每天的时间只有一点。面对生活,小陶感到自己越来越盲目了。
徐伟民对她的感慨不以为然。徐伟民说怎么都能赚到钱。出了国,就要想开,什么赚钱干什么,不就是谋生吗?想多了就累了。
对开店,子言是赞成的,对他来说,也许是最好的出路。那是圣诞节前的事。看好了店,下了订单,2月接手。小陶常去看,也顺便学习如何经营。老店主爱珍是个聪明能干的女人,英姿飒爽,腰板挺直。没事的时候,爱珍和小陶坐在柜台里面聊天。来往的客人并不多,两个女人很快就交上了朋友。爱珍在店里闷了一年多,跟外界很少联络,小陶对这个新世界有好奇,也喜欢绘声绘色地讲故事。爱珍就瞪着眼睛听,一边听,一边说,现在都这样了吗?我都不知道呢。爱珍出国前是律师,到了新世界,当律师要靠证书,用法语,爱珍就没考。小店墙上挂着一个木架子,里面都是色情杂志。爱珍拿下来,说咱们看一看。说着将身子缩进角落里,对小陶说,你过来,别在窗前看。来往的人看见了,不知道这两个女人在干什么。小陶就笑。
正说着,有人进来。爱珍忙将杂志塞到柜台下面。
进来的是一男一女两个年轻人,男的高个子大鼻子,一双蓝眼睛纯洁无辜。女的是亚裔,小麦色的脸庞,一双微微上挑的细长眼睛,有一张性感的嘴。女孩便张嘴跟他们说中文,阿姨长阿姨短。买了一瓶柠檬汽水,让男孩付钱,男孩说多少钱,女孩就说大概一块。脸上有些不耐烦。男孩掏空衣袋,将一把钢镚数来数去,还是不够,爱珍说算了。女孩说下次,我下次给你。
两个人就走了,男孩的双肩背包没拉上,在风中呼扇着。女孩只管说着什么,不停地笑。
到小陶接了店,那女孩是常客。有一天两个人多聊了几句,女孩叫安妮,在康科迪亚大学学钢琴。小陶说了西蒙的情况。安妮说来跟小熊学琴吧,俄罗斯钢琴家,我就是慕名而来的。安妮本来在渥太华跟一个俄罗斯老师学钢琴,学到去年,老师说我教不了你,但有人能教你,就介绍了小熊。
小熊是谁?小陶问。
你见了他就知道了,长得和小熊一模一样。安妮一边说一边笑,一口洁白的牙,非常可爱。
小陶回家问西蒙,西蒙很高兴。问好了地址,就去上课。原来就在康大主楼里,门卫是个矮胖的法裔女人,是小陶的客人,身穿蓝制服,腰里别着传呼机。见着他们很高兴,问来干什么,小陶说学钢琴。女门卫一脸灿烂,说小孩就是要学音乐。上楼拐弯,一直走,就是音乐学院。
4
他们沿着长长的走廊一直走进去,一路都是各种乐器声,间或有人唱歌,美声,还有花腔。走到最里面的那扇门,敲门进去,到处都是灰色的,墙壁、地毯,都是。里面迎出来一个小老头,秃顶,周围的头发是一圈卷毛,有一张小熊一样的脸,圆润,饱满,前胸挺拔,用足尖走路。眼睛是深褐色的,笑容很可爱。他与西蒙握了握手,问他说英语还是法语,西蒙说都可以。他就改说英语。
西蒙坐在琴凳上。小熊坐在旁边的椅子上。小熊说你为什么找我学琴?小陶就将与万老师的困境说了。小熊说不可能,弹钢琴怎么会肩膀痛?难道弹钢琴会让人受苦吗?恰恰相反,弹琴是令人愉快的事情。小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小熊说那你弹一曲我听听。西蒙就弹,弹了没几下,小熊说停下吧,你的姿势完全不对。
然后问西蒙,你爱钢琴吗?西蒙说爱。
你爱它什么呢?
西蒙望着他,一时不知如何回答。小熊叹口气说,我们会有一个非常难的过程,你必须改正你现在的姿势。你比新学的人都要难,就好像一张白纸,别人怎么画都可以,你却要把以前画的全部抹掉,抹得一点都没有。
西蒙就点头,小鸡啄米一样。小陶想儿子一定是真喜欢,否则不会点头。小陶小时候也学过琴,小提琴,拉得像锯木头,连自己都不能听。锯了几天,就放弃了。她认为学习乐器是一件很难的事情,她不明白西蒙为什么要学钢琴。
本来她是想让西蒙改变念头的。在停下来这段时间,她带西蒙去听过小提琴音乐会。那种音乐会常有,都是导师带学生的汇报演出,也是招生的一种方式,立体广告。他们去听的地方是蒙特利尔大学,在山坡上的一个小剧场。西蒙听着听着就睡着了。小陶没有叫醒他。她有些失望,同时怀疑西蒙是不是真像他自己说的那样喜欢音乐。等到音乐会结束后,母子俩沉默地走出剧场,搭班车回家。小陶问西蒙,你真的喜欢音乐吗?
喜欢。西蒙肯定地说。
那你学小提琴好不好?小陶问。
西蒙就不说话。不说话就是不同意。但小陶不甘心。
想想看,她说。钢琴实在太大,而小提琴,你到哪里都能带着。
我喜欢钢琴。西蒙说。将脸转到一边。
小陶也喜欢钢琴。钢琴给人的感觉很奇怪,是那种你一下子就能爱上的乐器。钢琴的每个键都好听,随便你怎么组合。比如钢琴怪杰波格莱里奇的钢琴曲中充满不和谐音,照样让人听得灵魂震颤。一个钢琴就是一个乐队。
小提琴就不是这样。小陶想,耳边响起自己锯木头的声音。这样想着,默默同意了西蒙的想法。
钢琴老师的本名叫戈里高利。这名字叫小陶想起《静静的顿河》,心理距离立刻近了很多。如今另有一个戈里高利,做了西蒙的钢琴老师,虽然这个戈里高利与小说中彪悍的哥萨克青年完全不同。小陶很喜欢这个名字。于是他们就叫他老戈。
跟老戈学琴是一件苦事。上课时他绝不会像小熊一样可爱。相反,他会像老熊一样暴烈。他会大声叫喊,大声打着节拍,西蒙在他的叫喊里,不自觉地跟上了节拍。这一曲下来,老戈叹了一口气,脸上汗津津的。小陶第一次感到教钢琴是个体力活。老戈笑一下,说其实你也不需要我,一只狗在你身后叫,你也会跟上节奏。
老戈说弹钢琴是用手指,而不是用胳膊,你是没有胳膊的。你的手与肩膀相连,而胳膊是自由的。西蒙就按照老戈的说法活动手臂,总是不对。老戈叹口气,对小陶说,去告诉那个老师,他最好不要再教学生。
小陶不知道说什么,只好不说话。
下了课,母子二人走出大楼,默默无语。小陶说你还学吗?西蒙说当然了。小陶说老师很严厉。西蒙说学习嘛,不然他怎么教学生呢?小陶听了,想自己还没有孩子坚强,对西蒙有些刮目相看。虽然从一出生就相识了,但毕竟是另一个人。小陶有时感到她并不了解这个小孩。
到了冬天,莫扎特结束了,开始弹海顿老爹的曲子。有一天西蒙弹完,老戈长出了一口气,说终于,终于,你终于对了。
每年5月24日,是维多利亚节。这一天有魁北克钢琴比赛,老戈让西蒙报名参加。老戈说比赛之前,要加到每周两堂课。小陶就带西蒙去上课。
进去了,前面是一个老妇人,个子不高,倒有一头浓密的头发,盘在头顶上,是灰白的。一张略长的脸,宁静如一潭秋水,穿黑衣服黑长裙,在弹肖邦的《夜曲》。小陶和西蒙坐在旁边,听老夫人弹了一曲,西蒙就附在母亲耳边说,她有七根手指。一曲未了,老戈接到一个电话,大概不想让学生们听到,起身到走廊去说话。那老妇人就停下来,向小陶笑,小陶说你弹得真好。老妇人叹一口气,说还是小时候弹过,结婚后就再没有弹了。小陶有些好奇,说那怎么又想起来了?老妇人说如今儿女长大,丈夫也去世了,临终前给她留下一笔钱。
我能做什么呢?老妇人叹口气说,我想起小时候一心想当钢琴家,但这梦想一辈子也没实现,不过现在,我倒是可以重新开始。
两个人正说着话,老戈推门进来,对老妇人说,实在对不起,今天欠你五分钟,下次补上。今天就到这里。老妇人站起身,一条长裙拖到脚踝,从一个老旧的黑皮包里拿出信封,双手递给老戈,又对小陶和西蒙招手,走出了门。
西蒙参赛的曲目是海顿的曲子。这曲子已经弹了一个月,所以是熟的。老戈说你必须做得好,你跟别人不一样,别人从五六岁开始比赛,你却是十一年来第一次。这样说着,更加猛烈地叫喊起来。
……
全文见《芙蓉》2024年第4期
【作者简介:陆蔚青,作品广泛发表及被转载于《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等文学期刊,曾获第二届全球华文散文大赛二等奖、第五届都市小说双年展优秀作品奖。出版有小说集《漂泊中的温柔》、散文集《曾经有过的好时光》、长篇童话小说《帕皮昂的道路》等。作品入选多种选本。现居加拿大蒙特利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