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马伯庸(满族)|长篇小说获奖感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24年11月06日16:10

马伯庸,本名马力,满族,1980年生,内蒙古赤峰人。著有长篇小说《长安十二时辰》《食南之徒》《长安的荔枝》《太白金星有点烦》《古董局中局》等。曾获人民文学奖、朱自清散文奖等。

我起意以华山医院作为题材进行创作,是从2017年开始。当时我应邀为华山医院的职工做讲座,在参观院史馆的时候,发现该院的历史是一个宝藏,由是产生了创作念头。

华山医院是中国红十字会系统建立的首家医院,是中国人最早的自建现代化医院之一。它的主要职责与红十字会宗旨相符:博爱、救兵、赈荒、治疫,以公共卫生和人道主义救援作为最重要的工作。从清末开始的历次战争、疫情、自然灾害事件中,华山医院都参与其中,身先士卒。从文学角度来说,华山医院的发展历程充满戏剧性,是非常好的创作素材。

如果把眼光放得更高一点,不局限在一家医院,会看到上海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扮演着文明先行者的角色。仅就医学领域而言,上海拥有当时中国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和最出色的医生,更重要的是,上海的医疗力量并不只贡献本地,而是源源不断地支援全国。在那个年代,许多白衣侠士挺身而出,毁家纾难,义无反顾,拯万民于水火,可谓一脉相承孙思邈“苍生大医”的精神。上海近现代医疗界这种大格局、大气魄以及大情怀,应该让当代民众有所了解,让年轻人见识到上海更丰富、更有层次的城市品格。

在调研和创作过程中,我深入了解中国近代医学史,不断被当年的大医们所感动。其中有太多可歌可泣的人物、惊心动魄的故事以及救国救民的仁爱精神,放到今日,仍不过时。他们在乱世之中的艰辛与坚持,应该让现在的公众了解。而是让他们了解的最好方式,只有写出这种精神的继承性与时代性,历史小说的质感才能凸显出来。

历史小说的创作应该遵循“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的原则,守时代之正,创题材之新,从历史的矿脉中挖掘出凝聚人类伟大精神的原石,精心雕琢,使之在当下的时代放出璀璨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