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倬(彝族)|中短篇小说获奖感言
包倬,彝族,1980年生,四川凉山人。《滇池》杂志主编。出版长篇小说《青山隐》,中短篇小说集《沉默》《路边的西西弗斯》《风吹白云飘》等。曾获云南文学艺术奖等。
在过去的43年,我有21年在写作。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写作是一个人以心去度量世道人心的过程,是一个人的踽踽独行。而获奖,则是在漫长旅途中的温暖拥抱,它告诉我,文学无垠,吾道不孤。感谢文学。
一个文学奖,当它颁布,便已经属于过去;而一个作家,当他站在领奖台上,他属于未来。这个奖对我来说,既是对过去的鼓励,也是对未来的期许。文明者,以文明之。文学是人类心灵的火光,作家是擎火者。抱定文学的信心和生活的烈焰,在奔跑中化身为一道文学之光,照亮世人,这是写作者的使命。
文学是用来爱的,是宽容,是理解。于幽微处洞见真相,设身处地;于云雾中看见太阳,怀揣希望。这是文学的意义。
此次获奖的短篇小说集《十寻》,10个短篇组成,它们是我白纸黑字的过去时光,是我过去一些年对小说艺术和人世的理解,以及十种不同维度的寻找。我理解的小说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寻,我理解的写作就是一生寻找爱与尊严、勇敢与真诚、自我与未来……葡萄牙作家佩索阿说,“写下,即永恒”。《十寻》是小人物的生命瞬间,未必轰轰烈烈,但也情真意切。修辞立其诚,小说是虚构的真实。我写下的他者,其实是自我。
文学是无形的,是水、是阳光、是空气。它是一切,无所不在,千变万化。就像此刻,我仍然能找到写作的意义之一:那就是一个人向世界发出信号,寻找另一个同频共振之人。《十寻》有幸,寻到了知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