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雪云(苗族)|报告文学获奖感言
张雪云,苗族,1978年生,湖南沅陵人。供职于湖南作家协会毛泽东文学院。出版长篇报告文学《桃李春风——湖南教育扶贫纪实》,散文集《蓝渡》《青寨》等。曾获《民族文学》奖。
能够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我内心非常激动,我要感谢“时代楷模”万步炎教授和“海牛”号团队,以及这个波澜壮阔的伟大时代,赋予了我写作的使命、动力与源泉。
科技是国家强盛之基。以万步炎教授为核心的“海牛”号团队“向海图强”,研制国之重器“海牛Ⅱ号”,在南海超2000米深水成功下钻231米,刷新世界深海海底钻机钻探深度,见证举世瞩目的中国深度。他们标注了一个时代的精神高度,其科学精神、探索精神、爱国精神、创新精神,深深地感动着每一位中国人,也深深地感染着我。我觉得有一种使命、责任与感动,要通过自己的书写,有效地传递科学家精神,丰富时代精神的意义与内涵。
对于文学,我始终心存敬畏,并不断提醒自己:创作没有捷径,生活是最好的土壤。特别是报告文学,更需要不断地深入现场,走访、体验、感受、融入、思考。采访过程中,我多次置身于“海牛”号的研发现场,待在车间、实验楼,听团队成员讲述各自的人生故事与心路历程。很多次,我被感动落泪。
说实话,对于重大科技题材写作,一开始我诚惶诚恐,不敢轻易下笔。海洋强国、深海装备……这一系列庞大的课题,其中涉及的专业知识构成了写作的巨大困难与挑战。然而,正是因为有困难,作家才更需要像“海牛”号一样,“钻”透、“写”透,不断向着更深处、更远处掘进。
书写伟大时代的中国“海牛”故事,是一名作家无比光荣的使命。书写过程中,我尝试用女性视角介入现场,把敬意融入字里行间,力图用文学的、审美的文本叙事,将生动的表达、真挚的情感与科学的严谨融合一处,生动呈现。这本书的写作出版,得到了很多单位与师友的支持、鼓励和鞭策,我想,这份荣誉是属于“海牛”号团队的,也是属于大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