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花》2024年第10期|润雨:古村的幸福密码
润雨,原名朱润鱼。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山西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时代报告—中国报告文学》《火花》《山西作家》《四川散文》《在场》《乡土文学》《四川经济日报》等。有散文作品入选《网络优秀文学作品选》《新时期乡土文学优秀作品选》等书。出版散文集《煮一壶月光,醉了年华》《光阴在左》。
对于一些事,我总是显得后知后觉,比如,对于张壁古堡。
很惭愧,身为晋中人,自己居住的城市距离介休并不遥远,也就是不到两个小时的车程,而我对其辖区内拥有一座相当像样的古村落竟然知之甚少。这次随“晋商故里的文化山西”作家采风团来到这里,才与张壁古堡有了一次近距离的探访。而这一访,让我意外地发现了事关幸福的密码,生出相见恨晚之感。
说到古村,我并不陌生,那些古路静街、古巷通幽、青砖灰瓦、石狮门楼,如果是在南方,还有秀水环绕、古树庇荫……犹如一幅幅古色古香的乡村画卷,瞬间涌进了记忆里。多年前,走进过距今700多年的江西婺源县赋春镇的源头古村,也走进过距今1400多年的位于山西盂县梁家寨乡深山沟谷中的大汖村。它们作为原生态古村落,让我初识了古村的风韵。
然而,这次走进位于介休市龙凤镇的张壁古堡,彻底打破了我旧有的认知。这座拥有1600年历史的古村,以其奇特的风貌、别样的意涵重塑了我的见识,带给我一种莫名的感动。
2023年11月10日,立冬刚过了两天,秋的身影还没有走远,气温就骤降。天空一片灰蒙蒙状,与大地枯萎的植被、寒凉的氛围,共同构成一幅苍黄的写意画。宛若复古派的画风,很快将刚从介休市区赶到龙凤镇的我们,带入古意微醺的境地。
大巴在停车场停下,导游带着大家向南古堡门移步。
我驻足于古堡前,打量着四周,一种朦胧迷幻的感觉,仿佛即将走进的不是什么具体场所,而是一个梦境。借着时光机的穿越,那些藏在山川间的景观、藏在岁月里的故事、藏在人世间的传说,凝聚成一束束跨越千年的光影,款款展卷在眼前。
山河远阔,人间星河。一朝步入画卷,一日梦回千年。
古 堡
张壁古村,又名张壁古堡。
我一直认为,古村是社会发展进程中被遗落的珠宝,是关乎人类文明史的立体相册。
从旧时光里走来的张壁,与其它古村落的单一地上景观不同,它是地上地下皆有胜迹。夏商遗址、北朝地道、金墓葬、元代戏台、明清民居等诸多文物古迹,在王朝迭代中,带着岁月长河里形成的斑斑印记,穿越坎坎坷坷的风雨之路,鹤发童颜地立在我们面前。
我怀揣一个疑问:为什么古村叫张壁?莫非这个古村以张姓为主?抑或是有张姓豪族?壁,墙也,也指具有防御的设施——营垒。望着立在眼前的古堡,我有所开悟,张壁的真实源头早被1600多年的风雨吹散成了谜,一代一代的张壁人猜想过它前世的前世,口口相传中于是有了这样那样的传说。而在多种传说中,我更愿相信某位学者的推测:张壁与十六国时期后赵大将、同时也是地方巨族的张平所建坞壁有关。张平当时是活跃在“雁门、西河、太原、上党、上郡”以及河东等多地的实力派人物。在晋室南渡、北方出现权力真空进而导致边防瓦解、各少数民族进入山西争夺政权的背景下,他作为地方巨族组织起百姓来,为求自保而修筑的防御性邬堡。因之,这种邬堡集军事、居住与农业生产等职能于一体,对外防御战乱,对内农耕养息。堡内,古老的宅院、千年的庙宇散布其间,如真武殿、空王行祠等,其军事护卫与农耕文化以及宗教文化相融并生。
无论是否接近历史真相,张壁古堡是在特定时代和地域背景下产生的具有军事防御功能的城堡,内有北朝修建的万米地道,外有高10米的堡墙环绕,确是易守难攻。村西南金大定四年(公元1164年)的墓志确凿地证明了金代张壁古堡的村名已为“张壁”。
就是这样一个张壁,在星象文化展厅,我第一次知道它还有别样的美誉——“中华星象第一村”。一座古村落,居然与星象有关联。在中国古代星象文化中,古人将全天可以看到的恒星分为三恒二十八宿,张壁古村就对应天上二十八星宿方位和布局建造。据说,现在发现与星座对应的标志物有三十余处。我不得不感叹在时光的另一端,我们的先祖圣贤们,是如何利用星象说为一方村落排阵布局,如何运用风水理念建房造屋。这是怎样的一种超前意识?又是何等深邃的生存智慧?
无疑,张壁古村初建时的选址一定是慎而又慎的,从地理位置上必须占有绝对优势。且看,它位处秦晋古道,南依巍峨俊秀的绵山,西、北、东三面皆有深沟环绕,南高北低的走势,远远望去,像极了一个挂在绝壁上的城堡。这样的古村,上有星象照应,下有地理取胜,它的风水怎么能差?
一说到风水,人们心里不由得轻微一颤,不会是迷信吧?事实上,风水或地理学又称堪舆,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科,古人旨在通过观察自然环境的特征和地理布局,来推测和评估对人类生活和命运产生影响的吉凶祸福。在《周易·系辞下》中有专门的论述:“古者包義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于文与地之宜。” 这让我们看到,古人对宇宙万物相互关系和对生命运势影响的重视。一些古村落的格局早已暗示了古代阴阳八卦的理念。张壁古堡遵循中国传统星象和堪舆理念建造,地上阴阳五行,地下六壬奇门。古人为了安居乐业,为了家族兴旺,抑或为了求得一份心里踏实,从选址造屋就有了讲究,何况是建一座城堡。我想,这是华夏文明创造的生命哲学。选对了地址,如同选对了种下一颗吉祥树种的土壤,从此,在这里种下了一方百姓的幸福心愿。
张壁古村,因地理位置优越,因拥有防御古堡而神秘,更因那万米暗道,让我们领略了东晋十六国至南北朝期间,在中国北方动荡不安的战乱历史背景下百姓的智慧创造。
如果说一本书有多重打开方式,那对于张壁古堡这样立体的书,自然有很多出入口。可罕庙里的一间屋内藏着入口,居民家中的一方木柜,也是开启地下秘密通道的所在。我们走在“S”形暗道里,虽然目前开放可参观游览的只有1000余米,但足以领略这个暗道的神奇与宏阔。暗道匍匐于地下3米到30米厚土层里,呈三层立体网状结构,上下贯通,约1万米长,可吞兵万人。暗道内既有规模较大的屯兵洞、粮仓、水井、马厩、俘虏窑,又有陷阱、伏击坑、猫耳洞、三通瞭望孔等军事设施,还有排水口和逃生通道。总之,进可攻,退可守,隐可藏,出可逃。山谷间的一方窑洞,看似平常烟火人家,可能就是古堡的出口。电影《地道战》里的场景,在这里是真实的写照,且有过之而无不及。地上明堡,地下暗道,对付外来侵略者,如同设了双道防线,让生活在这里的人们有了防御的底气和应对的从容。
从暗道出来,我们就进入了明堡,一路浏览了魁星楼、古戏台、二郎庙、三大士殿、空王行祠等。一幢幢青砖斑驳的庙宇,雕着植物花卉或吉祥动物的木质檐梁,虽旧而精细不减。鼓楼门洞下用不规则石头嵌成的路已磨得失去了棱角,发着青光,让人感受着年代的久远。
对,古路是古村的标配,有了它,我们才容易走进时光深处。
在古村居民街,我们穿行在竖、横砖铺成的“丁”字巷里。据说,每一条巷子,大门一关就成了独立封闭的空间,有利于整个地方的防御更加稳固。而且,“丁”字路有“人丁兴旺”的寓意,走在上面,想着家族繁荣昌盛的景象,不觉有了“曭朗天宇开,家族跃以喜”的心境。
一抬头,张府选婿的门楼依然立在那里,抛绣球的张府千金虽然不知去向,但那盛大择婿的喜庆场景犹在眼前重现。
在另一处,一座造型独特的砖雕“福”字壁,其形状设计吸引了我们的注意。导游娓娓道来:左边的部分形似龙头,代表上天或龙,意味着希望子女能够出人头地;右边的部分形似鹤首,代表了民间对于寿命的期盼,同时也蕴含了对后代的教育期望;“福”字下方的大“田”字,不仅意味着“民以食为天”,还揭示了晋商作为农耕起家的商业家族的根基和对土地的深厚情感。这座“福”字壁,不就是古村人追求幸福生活的愿景吗?
古 碑
历史在渐渐隐退的过程中,会遗留下一些生动的细节供后人发现与印证,比如那些被考古工作者发现的各种石碑,碑文就是一方记事。空王佛行宫大殿西侧的宽贤发愿碑,追溯僧人宽贤等人起意修缮庙宇募捐的场景。大殿东侧为创建空王行祠碑,记载空王行迹及建造行祠始末。张壁古村的古碑很多,它们载着张壁史话,从光阴深处走来。
想想古人当时刻碑的心愿,觉得写字的纸张、布绢以及早期的竹简、木简都没有石材坚实而担任不起保全记载历史重大事件的使命,所以决定刻碑留文。尽管碑文不可能长而全,但它依托的材质坚固耐磨,经得起时间的浸蚀,对后人考古具有充分的印证和补充历史的作用。2011年成立的古堡文化研究院,目前已出版《张壁古堡历史考察》《张壁史话》《张壁碑铭合集》等研究专著。
从这些碑文里,可看出在不同阶段,一代一代的张壁人发挥聪明智慧,积极地为家园建设添砖加瓦、增景生辉,生动地演绎着每一个阶段的美丽故事。从建屋舍庭院,到修宗祠庙宇,恨不得把当时最好的材料用上,比如琉璃。介休是琉璃之乡,张壁古堡各个古建筑屋顶的琉璃,造型精致,刀工细腻,色彩美不胜收。尤其建造在北门丁字门顶上的空王佛行宫,殿顶是明代三彩琉璃装饰的狮瓶风水楼,厚载保佑平安的意涵,塑型精美、独特,烧制精良,非常吸睛!
最绝的是空王佛行宫前的两座明代烧制的孔雀蓝琉璃碑,通体由琉璃烧造,通高250厘米,宽68厘米,分碑帽、碑身、碑座,碑帽为黄绿二龙戏珠图案,碑身通体饰孔雀蓝釉,书黑字,全部是琉璃一次烧造成型再拼接而成。整体装饰华美而亮丽,是中国古代琉璃烧造及配色艺术的经典杰作。据说,它们是目前全国已知唯一的两通琉璃碑,堪称稀世珍宝。
有人说,来张壁古堡,一定要见见这两座琉璃碑,谁见对谁好。这又是一次事关幸福的暗示。而我感到幸运的同时,尤其对那孔雀蓝色念念不忘,它触动了我内心对某种色彩的向往。不得不说,介休琉璃延续了千年的灿烂,而孔雀蓝琉璃碑延续了古村独特的审美典范。
古 槐
古村是少不了古树的。树是古村的灵物,有了树,古村才会有灵气。
张壁古堡也有自己的灵物,它就是兴隆寺山门前的那棵“槐抱柳”。这棵古槐,树龄在千年之上,奇特的是,古槐的树洞里长出棵柳树,树龄也有六十余年。作为古村最老的长者,古槐亲眼目睹了古村一千多年的沧桑巨变,它心里装满了古村的故事。据老人们回忆,寺门前原有六棵千年古槐,是按“南斗六星”的布局栽植的。“南斗六星”是古代汉族神话和天文学结合的产物。在传统的二十八星宿中,因其在南天,排布形似斗(或勺),故被称为“斗宿”。这六棵古槐与堡北古道旁台地上的“七星槐”相呼应,被称为“南斗六槐”。解放战争时期,一场大火将五棵槐树烧死,只留下临街的一棵,眼看气息奄奄,也要枯黄了。次年清明,庙里居士突发奇想,在槐树洞里插了根柳枝。说来也怪,柳枝插下不一会儿,天就下起了绵绵细雨。之后,柳枝竟发出了新芽,而槐树也焕发了勃勃生机。百姓取柳的谐音以代“六”,称为“六槐”,暗合“南斗六星”的意涵。时至今日,两棵树相依相抱着长在了一起,长势旺盛,成了古堡一个奇特的景观。古槐稳健茂盛,柳枝潇洒飘逸,两种树虽习性不尽相同,却能相伴以生,相拥以长。新老融合,向我们呈现了一种合作的姿态,既是生命的绵延传承,也是精神的高级进阶。
游客们来到景区,总忘不了在这棵造化神奇的“槐抱柳”下拍照留影,还有更多的人早已把它当成有求必应的神树了。百姓们有了病病灾灾,就想来到它的跟前祈福许愿。一旦愿望得偿,人们便会前来还愿,在树枝上系根红布条,以示感恩之情。明清两代晋商最为鼎盛的时期,以张、王、贾、靳为代表的张壁子弟背井离乡、外出经商,生意做到天南海北。在即将远离故土之前,他们都会在家人的陪伴之下来到树下,许个愿,并带走树下的一小抔土。带上它,就等于带上了故土的滋味,就等于带上了亲人美好的祝福和神树的庇佑。有了这抔土,故乡就在心上,乡情依依,乡愁浓浓,无论走到哪里,永远不会找不到回家的路。
“槐抱柳”扎根在张壁古村的土地上,扎根在一代又一代张壁人的心上,也扎根在遇见过它的游人、商旅心里。来往的游人、商客,仰望神树,虔诚膜拜,一缕红绳系树上,祈福祈寿祈平安。那一刻,遭受过挫折的内心,对未来不确定结局的恐慌,甚或此刻还处在某种不幸的境遇里,心灵都因了一个寄托一缕希望变得柔软和幸福起来,如一束光,照彻凄冷的暗夜。有了它,从此多了一份对未来人生的从容和笃定。
古堡、古碑、古槐,构成了张壁古村特有的灵性细节,它们如打开幸福之门的三道密码,从不同维度提升了古村人的幸福质感。
当然,张壁古村最初的模样,和我们今天见到的样子,就像一棵树的生长,呈现了不同阶段的姿态。介休文明史逾2800年,张壁古堡也有1600多年的历史。不同时期的增设扩建有之,如树的抽枝壮杆、逐日繁茂,而修修补补也会有之。古堡居民郑广根说:“早些时候,不少村民拆老宅建新屋,也有村民装修时在古建民居贴上瓷砖,加之有些宅子年久失修、人为破坏等,古堡原貌遭到严重破坏。”
所幸,历史不会让错误一直延续,国家对文物保护和城乡发展规划越来越重视。2006年,张壁古堡被公布为第六批“国保”文物。2009年,山西凯嘉能源集团接管张壁古堡,成立山西凯嘉张壁旅游公司,聘请清华大学文化遗产保护研究所制定《张壁古堡文物保护总体规划》,坚持“严格保护,尊重传统”的理念,以文化留人,让文物活起来。2013年,介休市被列为第一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
经十余年持续修缮,张壁古堡原始风貌基本恢复。截至目前,保护修复文物建筑30余处,其中民居院落17处。为减少古堡居住性破坏,又建了张壁新村,用来迁居村民。而今,集军事、星象、宗教、民俗、农耕等多元文化于一体的张壁古堡,内有可罕庙等庙殿22处,是国内仅存、世界罕见、堪称标本的完整古代设防村落文化遗存。当代作家冯骥才赞其为“遗落在民间的聚宝盆”“中国北方古村落的活化石”。
浓缩千百年时代变迁历史记忆的古堡,一口气摘下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传统古村落、中国特色旅游景观名村等诸多荣誉。
目前,古村积极发展旅游民宿。那一座座层次起伏的古老院落,清洁古旧的石板路,四方贯通的连廊,以及街道两旁布满禅意的庙宇,还有在新旧融合中出现的各种娱乐项目,让来到这里的人们,不禁心生向往。如果来这里小住时日,或晨起登高眺望,将古堡胜景尽收眼底;或黄昏漫步街巷,沐浴一缕夕阳,细细品味禅音缭绕、炊烟飘飘的古老乡村味道;甚或去张壁棋院与棋友下下棋,那份安逸、舒适、禅定的心境,会不会是快节奏生存状态下,让自己慢下来的另一番愉悦体验?
我相信,生命中有一种遇见是灵性的召唤,而相逢的意义在于幸福内心,彼此照亮。此刻,我感到,幸福不仅属于张壁古堡,也属于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