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眼中有自然,心中有儿童 ——读马忠《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生态内涵》
来源:文艺报 | 拓敬雯 李明泉  2024年12月02日11:31

“我坐在自行车上,风像蜘蛛网一样罩住我。”“花落了,花会疼吗?”“天冷了,我想给小草盖被子!”……这些天真烂漫的语言让我们感到儿童和大自然有着本能的亲近,他们会用清澈的眼睛和明亮的心灵去感悟自然,带来诗意的惊喜。

马忠《中国当代儿童文学的生态内涵》针对儿童文学,以严谨的评论态度,透视其历史,梳理其现状,揭示了儿童文学中生态意识的书写、挖掘和灵活处理的重要性。该书共分七章,以多文本的具体分析和客观犀利的解读评价,积极探讨儿童文学如何担负起保护自然的崇高使命。

启迪儿童,要从经典作品中挖掘生态文学。生态文学的内核在于生态意识,生态意识作为一种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观念,其突出特点在于以生态整体利益为最高价值追求,坚持人与自然是相互平等、相互联系的整体。这样的生态意识,并非仅存在于西方的生态理论中,而是早已在我国古代儒释道思想体系中清晰显现,如“上不失天时,下不失地利,中得人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等,都是尊重自然的生态思想。

在成熟的生态文学作品中,大自然并非只是单纯地作为环境背景被捎带描写,而是作为一个独立的、有生命力的主体,具备其自身特有的内容、价值和审美意义,与作品里的其他因素之间彼此联系、平等对话。建立好生态文学体系,必须注重把经典作品中的生态精神资源转化为一种批评力量,使生态内涵不断焕发绿意生机。

靠近儿童,在澄怀味象中书写生态文学。儿童在观察体悟自然时倾向于一种忘我投入、物我不分的游戏状态,会用一种最原始、最生动、最自然的情感力量去观察、思考、想象大自然,充满好奇和热爱。儿童对自然的尊重、关怀和希望的精神认知是在纯粹的感悟状态中形成的。没有亲眼见过勃勃绿意的作家,写不出好的生态文学作品,同样,没有领略过自然活力的批评家,也不能做出好的生态文学批评。既然生态文学要书写草木、展现自然,用文字来唤醒读者的生态良知,那么生态文学作家就要走出书房,带头到自然中去,用自己的眼睛去观赏日升月落、草木虫鱼。

“眼中有自然,心中有儿童。”作家在书写针对儿童的生态文学时,要靠近和捕捉儿童在感悟自然时的所思所想,这就要求自己尽量达到一种澄怀味象的状态,像儿童感悟自然那样,全身心地去静观、细嗅、触摸自然世界,忘却自我,不知不觉地与之融为一体。在这样的写作状态下完成的作品,不仅具备生态观念和生态精神,还拥有能引发儿童兴趣共鸣和审美欣赏的力量。

托举儿童,应该于知行合一中构建生态文学。儿童是人类社会的未来和希望,也是解决生态问题的重要力量。如今的孩子们生活在一片钢铁森林里,对自然的感悟并不深切。用儿童文学对他们的成长产生健康的引导,对儿童身心和民族未来的发展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如何“知”?淡化道德阐释和说教意味,关注儿童的主体性参与。写给儿童的生态文学作品中,作家要尽量退居幕后,少说教,赋予作品中的花草树木、鸟兽虫鱼以蓬勃生命力,让它们多和儿童对话和嬉戏,和儿童分享美好、倾诉悲伤。相信儿童灵敏的天性,会使他们本能地捕捉自然的信号。

如何“行”?要注重将儿童对自然的情感转化为有效的行动,作品需要具备一定的科普意识,让孩子了解自然规律;作品也需要有方法意识,以可实践的方法去教导孩子如何保护自然。儿童的感受毕竟是零散的,想象是随意的,这就要求生态文学给儿童提供美育滋养,在潜移默化中为他们植下敬畏生命、保护环境、保护地球家园的种子。作家要敢于跳出成人的固化经验,才能欣喜地跃入儿童的天地。

“一部好的儿童文学作品就好比一根点燃的蜡烛,照亮原本可能被遗弃的珍贵。”自然是包容万物、充满生命关怀的,作家们在创作时要主动从自然的整体利益出发、从儿童的本性出发,书写倡导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贴近儿童生活,关注自然与儿童关系的作品,这不仅是时代的召唤,也是儿童成长的发展需求。

(拓敬雯系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研究生,李明泉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