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质生产力与人文社科研究方法的更新
来源:文艺报 | 黄云霞  2024年12月03日09:31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指出,要健全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体制机制,发展以高技术、高效能、高质量为特征的生产力。概而言之,新质生产力由技术革命性突破、生产要素创新性配置、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而催生。新质生产力的核心标志就是“全要素生产率大幅提升”,特点是“创新”,关键在“质优”,本质是“先进生产力”。作为一种全新的理念,新质生产力对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同样带来了深刻的启发。革新性科技的介入有利于突破传统人文社会科学研究的既定模式,人文社科资源的创新性配置有利于加快提升其服务于社会的质量,科技与人文的充分结合更是有利于推进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新质生产力的倡导为在智能互联时代加速促成人文社科体系的全面整合提供了新的契机。

科技发展助力人文社科研究模式的革新

相比于科技领域而言,人文社会科学主要侧重于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政治、经济、宗教、教育、法学、伦理,以及语言学、心理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和考古学等方面的研究。或者说,科技领域重在探索物质世界的奥秘,人文社科领域则主要关注人类的历史文化与社会现象及其内在规律,属于对人类的精神活动与精神产品的基础性研究。就现有的境况来看,绝大多数人文社科方面的研究基本上都是以对文献、史料、图像、实物的解读,以及与不同专业相配合的田野调查等方式展开的。但随着现实的发展,既有的人文社科领域的一些研究模式已经日益显露出了其明显的局限。一方面,“学科细化”已经形成了相关学科彼此之间的严重割裂;另一方面,现有的一些人文社科研究方法也已经逐步“固化”,无法完全满足各项研究的实际需要了。如何突破旧有模式,以便开拓出全新的人文社科研究范式,无疑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从科技发展的角度来看待这一问题,是可以得到诸多的启发的。人文社科本身实际上并不排斥科技手段的应用,近年一直处于前沿的“数字人文”研究,其实就是一种借助科技动力来推进人文研究的积极努力。人文社科领域各个学科自身的“数据库”建设,也体现了科技力量在人文社科领域的有效利用。科技与人文之间的跨学科研究,更是不胜枚举。例如,人的美感与身体神经系统的关系是目前“神经美学”正在尝试探索的一个全新领域。就目前的境况而言,这类应用尚处在较为初级的阶段。而日新月异的互联网、大数据、3D打印、人工智能等科技的迅猛发展,已经为充分激活人文社科领域的新质生产力,以促使其研究模式实现新的转型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人文社科领域新质生产力的激活,其核心首先在于“人”。相比于传统的以“个人”或有限“学科团体”为主导的研究来看,科技的进步已经突破了这种局限。比如,随着互联网和大数据建设的高速推进,每个人已经变成了既是信息终端的接受者,同时也是整体互联网络中的信息生产者和传播者。同时,人文社科领域的不同分科,也已经不再是分散的学科或者单一的知识点,而逐步演变成了以学科或知识点为信息终端,向其他学科领域或知识点辐射的“网状知识”结构。人文社科研究的成果不再是个人的见解或者独到的发现,而已经演变成为了不同学科跨领域的互动对话与共同探索;这种探索不是以往“单一生产力”的简单叠加,而是对所有生产者本身潜在的“生产力”的持续激发。也正是这种持续的激发才真正体现出了人文社科领域“生产力”的“新质”特征。

“人才资源”和“学科资源”的创新性配置

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关键是实现产业和经济从“高速增长”走向“高质量发展”,“质量”的提升是其中最为关键的目标。就人文社科资源的配置而言,则意味着新质生产力对“资源”的配置需要从单一型的“重复配置”向“高效共享”的最佳配置转型,主要包括“人才资源”和“学科资源”两个层面的配置转型。

毋庸讳言,人文社科领域并不缺乏“人才资源”,但大量“人才”从事着各式的“重复性”研究工作。这当然很重要,每一个专业领域都需要人们去穷尽其所有的可能。与此同时,新的时代呼唤更多创造性的研究。基于新质生产力的维度,新时代也对人才的知识和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或者说,以往相对单一的以各式“专家”为蓝本的“人才观”必须向“综合/创新”素质的“新质人才观”转向。对于“新质人才”,我们可以有多种维度的理解。但这个概念尤其指向那种能够创造新模式、引领新产业、塑造新业态、开拓新领域、提供新动能、建设新优势的“创造型人才”。这样的人才具备可持续成长的良好心态,具有广泛的“跨界”探索的能力和“专/通”结合的特质,以及突破思维定势的创新意识和开拓精神。这也正是当下时代对人文社科领域人才配置所提出的全新课题。

除了“人才资源”的配置以外,“学科资源”也需要实现创新性的配置转型。与科技领域的资源协同发展一样,人文社科不同领域的学科资源也同样存在着相互之间的交叉协作问题。目前已有的“数字人文”及各式人文社科领域“数据库”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但还远远不够。数码与虚拟现实技术、大数据与算力算法的存续推进及人工智能的不断革新等高科技的应用,已经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科技助力。在此基础上,学科资源也已经开始由“专享”向“共享”推进了。而且,在AI的介入下,大量繁杂的数据处理可以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得到更为精准的结果。不仅如此,“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资源调取、方案选择、互动对话、场景再现等方面的实验表明,其所发挥的功能不可忽视。科技动能为人文社科领域的资源配置提供了诸多全新的可能,它同时也必将促成人文社科研究新范式的全面转换,以便为社会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最终着眼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

对于人文社科领域来说,新质生产力的倡导并非只限于科技在人文社科领域的具体应用,其最终的目标应当是进行融合创新,整体推进中华文化的全面复兴,为世界文化贡献全新的东方智慧。

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进程中,建设文化强国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内容。中华文明是世界上唯一绵延不断且以国家形态发展至今的伟大文明。中华文明具有的一脉相承的连续性、生生不息的创新性、一以贯之的统一性、多元开放的包容性、平等交流的和平性,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安身立命的基础。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强调,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不断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因此,在新的时代语境下建设文化强国,既要求守护文化之根,更要基于现实新变进行新的创造。具体到学术研究领域,我们一方面要继续进行文献的整理与解读、文物的发掘与考证,以及学术思想的传承与延续,另一方面则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模式推进学术的创新、创造。这种理念不再停留于对“中华文化”的“遗产式”的保存,而是要求在充分激活传统文化“精神内核”的基础上,将传统文化与当下的现实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既能够借助传统文化自身的活力以适应于现实的需要,也能够进一步推进文化在现实之中的创新性发展。

从更为远大的目标来看,人文社科领域的研究除了需要充分发掘中国文化自身博大精深的内核之外,更需要借助科技的动能,将其从“纯粹技术”转变成为能够赓续文化传统、撒播文化种子、创造新型文化的“文化载体”。事实上,随着新媒介技术的开发和广泛应用,人文社科研究本身已经在逐步摆脱以往对于文化的“挖掘/整理/传承”单向度模式,而开始向多维度、多层面、跨学科、综合性的向度上渐次推进了。而这一切的实现都离不开科技创新所激发的新质生产力的支撑。科技的助力能够充分释放人文社科的现实效能。人文社科同样能够以新质人才的培养为科技的不断创新提供人才和思想资源。

总体上说,新质生产力的倡导并非仅限于推进科技层面的创新发展与产业经济的全面转型,它同时也为人文社科领域的创新与转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目标。新质生产力的开拓,需要人文社科研究走出既有的相对固化的模式和理念,在充分利用高科技成果的基础上,更为广泛地激发其自身的潜在活力。在现实层面上,要加快构建人文社科新话语体系,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应当说,新质生产力的提出,为人文社科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只有在科技与人文之间实现相互协调、彼此促进的良性循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能激荡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作者系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