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2024英语文学热点与年榜|沿着经典的足迹,直面历史与当下的决心
来源:文学报(微信公众号) | 郑周明  2024年12月20日08:38

近期,英语文坛各大报刊网站陆续发布年度最佳书单,这些书单囊括了知名作家的新作,也包含了不少新人作者的声音,更重要的是呈现出这一年作者们关注的题材以及拓展的边界。

在观察这些年榜书单之前,必不可少的需要提及一年来的文坛热点话题,这些话题从不同角度塑形着作家关注与选择的创作环境。年初延续去年出版界的担忧,人工智能正在未经许可的情况下随意使用受版权保护作品的训练。创作者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服务可以逐字复制作品,也担心人工智能服务将被用来生成竞争性作品,从而涌入市场并将其挤出市场。与此同时,也有创作者已经学会了与人工智能合作推出作品。总之,在人工智能与文学的碰撞里,目前充斥着困惑与反击。相比之下,3月举办的伦敦书展特别设立了“有声小巷”专区,为当下出版界推广音频产品提供了展示窗口,近年文学艺术类播客的盛行正在拓展新的读者群体,也增加了读者对优质内容的期待与黏性。

随后,文学界关心的话题转移到了去世作家的遗作能否被善待问题之上,显而易见马尔克斯的遗作《我们八月见》成为了舆论中心,这部遗作的西班牙语版以及英语版、中文版等不同译本纷纷在今年上市,可见背后出版社的强大推动力,创作这部作品时,马尔克斯正患有阿尔茨海默病,在去世前对这部作品失去信心,要求将其销毁。然而,他的儿子们认为这部作品比父亲以为的要好很多,并在小说简介中写道:“这是一种背叛行为,我们决定将读者的快乐置于所有其他考虑之上。”在相关的讨论中,有作家甚至建议将自己的遗作手稿部分从遗产中剥离出来,提前交给值得信赖的作家朋友来处理。

同样是诺奖得主,今年有两位女性引起了关注,一位是5月13日去世的加拿大作家爱丽丝·门罗,她的女儿公开了母亲未能保护她免受虐待的真相,引发文学界震动和热议。另一位则是今年新晋得主、韩国作家韩江,作为第一位获得诺奖的亚洲女作家,她对历史真相与当下世界动荡而感到的不安令读者共鸣。

进入下半年后,来自《纽约时报》书评栏目推出的“21世纪最佳书籍100本”书单犹如深水炸弹引起文学界瞩目,这份书单推荐了众多耳熟能详的作品,虽然广泛邀请503位作家、诗人、批评家和书评人组成评选阵容,但依然招致了批评声音,集中在仅以20年的出版时间来概括21世纪,以及非英语写作的作品过少、偏重于虚构类作品弱化了非虚构等问题。

文学的经典化在全世界文坛都是一个核心议题,它关乎作家作品的传播量级,也与社会的文艺思潮、观念变化紧密相关。因而也可以理解,在下半年纪念卡夫卡逝世一百周年之际,依然有不少出版社推出了新的版本,以及纽约公共图书馆为纪念詹姆斯·鲍德温百年诞辰而举办了特展,呈现他的论文、手稿以及和纽约的关联。

这种与经典文学一脉相承的现象同样显示在今年各大年度榜单上。起初是来自牙买加的诗人杰森·艾伦-派森特获得2024年T.S.艾略特诗歌奖,在获奖诗集《奥赛罗自画像》(Self-Portrait as Othello)中,派森特探讨了黑人男性气质和移民身份,将莎士比亚笔下的奥赛罗——一位在威尼斯经常被视为局外人的摩尔人将军——与当今黑人移民的经历联系起来。接着是来自诺奖作家奥尔加·托卡尔丘克的新作《热情》(The Empusium),她将故事背景设定在1913年,位于西里西亚山脉中的一个疗养院,一个年轻的波兰人因患结核病来到这里,托卡尔丘克重新审视了托马斯·曼的《魔山》,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创新。

然后是来自美国作家珀西瓦尔·埃弗雷特的小说《詹姆斯》(James),它入选了2024年布克奖长名单之后,虽未最终获奖,但随即夺得今年的美国国家图书奖,最后在年末的榜单上被《纽约时报》《纽约客》《卫报》等媒体大力推荐。这部小说通过抒情、散文般的氛围,对马克·吐温经典作品《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做出了引人入胜的回应,作者从黑人奴隶吉姆的视角出发,记录了他从主人家一路逃亡,最后救出自己家人的艰难过程。在小说中,吉姆受尽折磨和苦难,最终公布了自己的本名“詹姆斯”,这象征了他的重生,也象征了黑人奴隶争取自由的开端,是“对身份、归属感以及我们为保护所爱之人而做出的牺牲的深刻思考”。《纽约时报》的评语认为,“这部小说是一个文学上的帽子戏法——一本书,突出了美国历史上的恐怖,复杂化了一个美国经典,同时也是一个具有独特性的原创作品。”

来自爱尔兰青年作家萨莉·鲁尼的新作《间奏曲》(Intermezzo)在今年也被多个年榜推荐,这部小说摒弃了她以往惯常聚焦的女性主角,转而关注两位陷于悲痛的兄弟之间的关系。他们各自的恋情都跨越了年龄的界限,却依然觉得彼此几乎没有共同之处。《卫报》评价这本书“精彩绝伦——它是一部关于被悲伤折磨的温柔幽默之作,展现了鲁尼迄今对复杂浪漫关系最丰富的表达”。自从小说《聊天记录》《正常人》大获成功之后,这位羞于抛头露面的作家变成了书界的泰勒·斯威夫特,“我其实不想成为‘年轻小说家’,我只想做个好小说家。”现年33岁的鲁尼面对媒体以及外界关注尤其显得冷静,“我对自己事业并不关心。我考虑的是,如何让这本书尽可能完美。我从不将其与我的其他作品联系起来,也不在乎别人如何评价它与我以往作品是相似还是不同。”

另一位爱尔兰作家科尔姆·托宾则贡献了备受好评的小说《长岛》(Long Island),这一次,他选择继续探索《布鲁克林》里的艾丽丝,让她在二十年后回到爱尔兰,行走在小镇街头。《长岛》首次使用了艾丽丝、吉姆、南希三个主角叙事交错的方式,构成了一组平行的多声部对话,继续讲述着托宾那些关于爱与失去、出走与归来的故事。该小说的中文版也迅速在今年末由群岛图书和上海译文出版社推出。

年榜中有许多重合的作品,但也不乏一些有趣的题材,美国作家米兰达·裘丽带来了小说《四肢着地》(All Fours),她同时也是一位导演和演员,小说的主题与她之前的电影作品有所延续。故事讲述了一位母亲兼艺术家计划独自自驾穿越美国,然而她才刚出发不久,就突然决定离开原定的道路,入住了一家离家不远的不起眼的汽车旅馆,并与一个年轻的租车工人开始了一段恋情。小说题材也成为了今年美国文坛的文学话题之一,被一些评论形容为“第一部伟大的更年期小说”,整部小说似乎在极力呈现一个普遍的问题:你愿意冒什么样的风险来改变生活?这也让中文读者联想到今年上映的国产电影《出走的决心》。

全球最大图书社交平台Goodreads今年投票数达到了破纪录的200余万张读者投票,排名第一的小说是来自作家艾莉森·埃斯帕奇的《婚礼人群》(The Wedding People),主人公菲比闯入了岛上一个盛大的婚礼现象,但现场没有人知道她是闯入者。与此同时,新娘已经考虑到了周末可能发生的所有细节和所有可能的灾难,除了菲比——这使得当这两个女人无法停止互相信任时,事情变得更加令人惊讶。这部小说时而荒诞有趣,时而温柔如水,最终以极其细致入微和共鸣的方式展现了当代人可能走上从未想象过的地方的曲折道路。作者叙事的幽默风格也令人想起经典美剧《老友记》里的桥段。

在非虚构领域,《纽约时报》为读者发掘出了一本尘封已久的作品,来自匈牙利的记者和诗人约瑟夫·德布赖采尼的回忆录《寒冷的火葬场》(Cold Crematorium),这部作品记录了他在二战期间被驱逐到奥斯维辛的岁月,文中讽刺、挖苦、尖刻的语言迫使读者感受人类在无法用智力解决问题的环境中的痛苦。这本书在1950年以匈牙利语首次出版,但由于麦卡锡主义、冷战和反犹主义,它从未被翻译成其它语言,直到70多年后,这部几乎失传的杰作以15种语言出版,最终在大屠杀文学类型中占据一席之地。

对战争的一再回溯不仅是为了映照反思当下,也是为了拒绝简化历史,获得2024年普利策小说奖的杰恩·安妮·菲利普斯创作的《夜巡》(Night Watch)也入选多个年榜,这部小说聚焦南北战争之后的世界,以引人入胜的细腻描写、多元融合的叙述方式,绘出了一幅史诗般宏大的家庭肖像,被赞誉为“一部令人惊叹的战争幸存者及战后余波的编年史”。

进入年度榜单推荐的书籍固然赢得了聚光灯,被更多读者所知晓,但总有被遗漏的好书在榜单之外。一本好书可以照亮更多阅读的方向,它们是打开阅读的开始,而非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