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志清的头像

黄志清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03
分享
《白沙岗》连载

第八章 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样去战斗

1976年10月,随着“四人帮”的粉碎,“文化大革命”彻底结束,社会秩序得以恢复。中国人民在经历了十年磨难和挫折之后,终于迎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发展的契机。

消息传出,举国上下一片欢腾,人民群众奔走相告。石港街也与全国各地一样,举行了声势浩大的群众游行和隆重集会,热烈庆祝粉碎“四人帮”的伟大胜利。街上贴满了红色的标语,工厂、学校、商店、街道等停工停业,老百姓纷纷上街游行,孩子们在一旁兴奋地跟着跑、跟着叫、跟着眺,比过年还热闹。黎耀宗作为石港中学的学生出现在游行队伍当中,他迷惘地看着游行的人群,现在中学几乎不上课了,除了游行就是劳动,即使上课也是活页课本,上一节算一节。石港中学在建礼堂,学校把学生当成了廉价劳动力,安排他们从砖瓦厂挑砖瓦到学校来。更让他迷惘的是黎光福的大哥黎光明被推荐上西江省水利专科学校了,成为一名大学生。这时,黎光福的父亲黎金奎已升任大队长了,据说公社革委会主任与他是战友,将自己的一个推荐名额给了黎光明。

黎光明上大学的那天,黎金奎特意从公社砖瓦厂借了辆解放牌汽车,一路敲锣打鼓将儿子送到了石港街,既神气又威风。

“黎韬爷爷,这上大学都靠推荐,我努力学习还有什么意义呢?”晚上,黎耀宗找到黎韬,道出了心中的困惑。

“打倒‘四人帮’就是一个信息,我估计将来不久就会恢复高考制度,你千万不要放弃,一定要努力学习。”黎韬鼓励黎耀宗要坚持学习。

“可现在书本都没有,劳动的时间占了一半以上,我都不知道怎么去学习?”

“这样,我明天去洪州城一趟,拿套初中的教材给你。”

第二天,黎韬骑自行车来回走了四十多公里,真的给黎耀宗带回一套初中教材来。

从此,黎耀宗贪婪地沉浸在课本中。无论在教室,在上学途中,还是在家里,都可看到他刻苦攻读的身影。读书点燃了他梦想的激情,给了他心灵的宁静;读书给了他以蓬勃向上的朝气,勇攀高峰的斗志。

石港中学初中有两个班,颇让黎耀宗沮丧的是,他的好朋友黎冬平分在另一班,而他和黎光福、苑小薇分在同一班。虽说如此,平常他还是喜欢和黎冬平在一块玩。从白沙岗到石港中学要走一个多小时,他们背着书包、米和菜,一路走一路玩,从不觉得长。他们平常都在学校住校,周一去学校周六下午回白沙岗。每周一,他们都要带好一个星期的菜。黎耀宗带的大多是盐菜,有时带些洋生姜;黎冬平家庭条件要好些,他妈有时在盐菜中夹些干鱼块或几块腊肉。黎冬平很大方,两人总是混在一块吃。天热的时候,盐菜容易发霉,上面长满一层白色绒毛,他们剔除绒毛继续吃。黎冬平有个远房舅公是食堂的厨师,有时实在吃不下去,他们就央求黎冬平的舅公帮炒一下。食堂也有新鲜菜卖,他们买不起,最奢侈的就是买碗鸡蛋汤喝,两分钱一碗,上面飘着几颗油珠和稀稀的蛋花。

春节过后,风向陡变。学校恢复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课本正常发放,上课井然有序,劳动课大为减少,学习突然紧张起来。学校举行了一次摸底考试,说是选五名同学参加全县数学竞赛。由于坚持自学,黎耀宗功课没落下,在全校位列第五,入选了石港中学数学竞赛集训班。

集训班选了十个学生,老师姓梅,是一个不到三十岁的年轻女老师。梅老师身材苗条,端庄大方,蓄着一头如丝缎般的黑发。她的声音很轻柔,讲课喜欢用板书,她的板书工整、涓秀,非常漂亮。她写板书的时候,那头黑发随着她身体的而拂动,灵动飘逸,婀娜多姿。集训班封闭培训了一个月,梅老师讲了各种题型,让同学们大开眼界。那时梅老师刚结婚,她爱人在外地工作,经常寄些东西给她吃,有回寄了香肠给她。那次上课很晚,梅老师要黎耀宗去食堂给她打饭,要他一起来家里吃。梅老师知道黎耀宗天天吃盐菜,黄皮寡瘦的,她想帮他改善伙食。她在家里用煤油炉蒸香肠,炒鸡蛋。那是他第一次吃香肠,香喷喷的,他颤抖着将香肠塞入嘴里,边吃边流眼泪。最后一次模拟考试的时候,黎耀宗冲到第二,顺利入选全县数学竞赛三人大名单。

在全县数学竞赛中,黎耀宗名落孙山,石港中学的冯丽雅同学出人意料拿到全县一等奖。校长很高兴,一个偏远的农村中学在全县比赛中拿到一等奖让他很长脸,他将获奖喜报贴在宣传栏里。每每经过宣传栏,黎耀宗便羞愧地低下头,他觉得自己对不起梅老师对他的关心。但这次比赛的题目实在太难了,许多题型他根本没看过,他才知道自己如井底之蛙,外面的世界实在太大了。

黎耀宗对冯丽雅同学佩服得五体投地,这个小小的脑袋瓜里充满了智慧,多难的题目都难不住她。冯丽雅身体瘦小,头发黄黄的,脑门有点往前凸。她眼睛不大,但四周有一圈乌黑闪亮的长睫毛,眨动之间透出一股聪明伶俐劲儿。她平常喜欢说普通话,喜欢穿白色的裙子,显得与众不同。她是城里长大的,她父亲是大学教授,因划为右派而下放劳动,她跟着父亲来到了石港乡金鸡岭林场并在石港中学就读。从那次比赛后,黎耀宗就开始关注这个女同学,她喜欢唱歌,喜欢玩,经常与女生在一起玩踢键子、跳绳、跳房子的游戏。她爱美,头发上总是系着根红色或黄色的绸带。她每天走读,从不晚自习,好像没花多少时间用在学习上。黎耀宗发誓要超过她,他每天晚自习都是最后一个离开教室,他几乎把所有时间都用在学习上。可事与愿违,每次考试冯丽雅都是全校第一,黎耀宗只能勉强维持在前五。有一天自习,一道几何题目他做不出来,他去问老师,老师一时也答不上来。他有着打破砂锅问到底的执着,尝试着去问冯丽雅,不料她三下五除二就解答出来了,这让他肃然起敬。读小学的时候,他经常拿第一,以为自己了不得,没想到是山中无猛虎,猴子充大王。他第一次知道,山外有山,天外有天。任何时候都要摆正位置,谦虚谨慎,戒骄戒躁。

从此,黎耀宗总是有意无意往冯丽雅身边凑,每天都积攒一、两个问题来问她。而冯丽雅总是不厌其烦地解答,有的题目她也不会做,于是两个人就在一块探讨。在这个班上,黎耀宗是唯一一个对她有点压力的人。有一次在探讨一个题目的时候,冯丽雅悄悄将一个鸡蛋塞入黎耀宗手中。黎耀宗不肯要,她说这是专门给你拿的,她母亲每天都要求她吃一个鸡蛋,今天多拿了一个。冯丽雅身上有股淡淡的香味,犹如春天洪江外滩紫云英的香味,清新宜人,甜而不腻,鲜洁清甜,这让他醉在其中。

“听说你喜欢上白裙子了?”有一个周六回家,黎冬平神秘兮兮地问。冯丽雅喜欢穿白裙子,男同学给她取了个白裙子的外号。

“瞎说!”黎耀宗不以为然。

“听光福说你天天与白裙子在一起耳鬓厮磨?”

“光福用词不当,我是在向她请教。”

“你还要向她请教?”

“我读书从来没佩服过什么人,但冯丽雅确实是个天才,你不服都不行!”

黎耀宗介绍了冯丽雅的学习情况,他说她是靠天赋,不像我们平常人一样靠死记硬背,连老师不会做的题目她都会做。和她成为同学是我们的荣幸,将来她绝对是个人才。

黎冬平啧啧称奇,他没想到黎耀宗还有佩服的人。在他心目中,黎耀宗就是他最佩服的人。

白云苍狗,世事无常。几个月后的一天,冯丽雅突然和他告别。她父亲平反了,她要去城里上学。她送了一本红色塑料笔记本给他,上面写着“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祝黎耀宗同学学习进步!冯丽雅赠”的绢秀字体。

晚上回家,黎耀宗将一个他刻了一个暑假的像只雄鹰展翅高飞的松树根雕找出来。第二天一早,他赶到汽车站,将松树根雕送给了冯丽雅。

看到公共汽车驶离视线,在大地上卷起一串灰尘,他蹲在地上突然想哭,忍了许久才让泪珠没滚下来。

看到冯丽雅离别后留下的空空的座位,接连几天,黎耀宗心里都很失落。他觉得他的心像秋天的柳树,叶片无奈地飘洒一地,只把寂寞挂在枝头。 一个人有个人生标杆不容易,一个人有个学习榜样不容易,一个人有个竞争对手不容易,所有这一切,瞬间成为历史,而这段历史将成为一段珍贵的回忆。他不知道他以后的人生是否会与冯丽雅相遇,唯愿她的岁月永远鲜艳,永远芳菲。

一个月后,黎耀宗稚嫩的心再遭重创——黎韬爷爷平反返城。他知道应该为黎韬爷爷高兴,但他就是舍不得。这几年,每每心里有疑惑,他都能在黎韬爷爷那里找到满意的答案;每每人生很迷惘,他都能在黎韬爷爷那里找到正确的方向;每每生活没目标,他都能在黎韬爷爷那里找到重新出发的动力;每每感觉很痛苦,他都能在黎韬爷爷那里找到快乐的密码……黎韬爷爷给了他自信,给了他力量,他既是他的人生导师,又是他的知心朋友。黎韬爷爷让他发现他的人生有了新的意义,他的未来无限广阔,这让他有了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

“耀宗,这箱书陪我度过了最艰难的岁月,是我的宝贝。你选三本,我只能送三本给你。”离别的前一天,黎耀宗去祠堂看黎韬爷爷,黎韬爷爷打开了他的宝贝箱子。

黎耀宗选了《钢铁是怎样练成的》《约翰.克利斯朵夫》《悲惨世界》三本书。

“这三本书选得不错。在这里我送你三句话:第一、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去生活;第二、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样去战斗;第三、像冉.阿让一样有爱心。”

第二天,黎韬爷爷单位上来了辆吉普车来接他回城。村民们很热情,人们帮着搬东西,围着他嘘寒问暖。随着一阵密集的爆竹声,吉普车缓缓驶离白沙岗。看着吉普车消失在松林之中,黎耀宗终于忍不住号啕大哭。他边哭边往白沙岗跑,他一口气跑上山顶,看着吉普车向远方飞驰而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