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志清的头像

黄志清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9/23
分享
《白沙岗》 连载

第一十六章 第一桶金

黎耀宗漫无目的地穿梭在洪州市的大街小巷。相对于大街的雄浑巍峨、气势磅礴,他更喜欢小巷的纤巧幽雅、俊秀婀娜。走进桂花巷,一棵高大繁茂的桂花树映入眼帘,巷子因此而得名。桂花树像把大伞一样庇护一方,秋天一到,整个巷子飘着桂花的阵阵馨香。巷子弯弯曲曲,幽深窄长,一路的摊点、商店、茶楼、酒肆,几个白发老人摆开棋盘捉对厮杀,挥洒着一个又一个美好的时光。放学的时候,小巷热闹起来,学生们叫着、跑着,不时有银铃般的笑声从耳际掠过。疾驰的摩托车掀起一阵风擦着他的手从身边飞过,后坐上一个陌生姑娘朝冲着他做了个怪脸,放肆的笑声让他心中欢畅。谁家的店铺唱着欢乐的歌,这是一家书店,有阳光从玻璃窗外洒进来,灿烂的阳光照射在每一个人的脸上。阳光透过绿油油的树叶,斑斑点点地洒在了地上,路旁一栋有些年头的房子,墙上爬满了青苔,像是一面巨大的绿毯挂在了墙上。

桂花巷的深处,有一个农贸市场,叫桂花巷市场。里面人山人海,熙熙攘攘。蔬菜、水果,鲜嫩丰富,琳琅满目;家禽、水禽,品种多样,活蹦乱跳;猪肉、牛肉,比比皆是,红润鲜美。黎耀宗下意识地走进蔬菜区,只见蔬菜摊上有绿绿的青菜,白白的萝卜,水灵的芹菜,红润的番茄,青青的黄瓜,各类蔬菜应有尽有。他有点奇怪,为什么没韭菜呢?他问了下旁边一个又干又瘦的卖菜大妈,她说这里卖的都是大路蔬菜,产量高,货源多,进货通畅;韭菜属于稀少蔬菜,产量低,种的人少,进货渠道不畅。黎耀宗又问,如果有人送,你会卖吗?大妈说,肯定卖啊,韭菜在市场可受欢迎了,多卖一个品种我可以多赚一些啊。

黎耀宗穿街走巷走访了十几个市场,他具体了解了白沙岗传统蔬菜大蒜、萝卜和韭菜的价格,以及市场这类蔬菜的品质。白沙岗的萝卜又大又嫩又甜水份又多,韭菜又粗又壮又香又嫩,大蒜又高又粗又香,放在市场肯定抢手,而且与石港街相比,这里销量大,价格每斤比石港街高3~5分不等。同样100斤蔬菜,放到洪州城卖可多卖3~5块钱,一个月就是90~150元的收入。黎耀宗被这个数字惊呆了,如果从白沙港贩菜到洪州城卖,一年的收入保守也有1000块钱,这是在洪南装卸队的3倍;如果每天贩200斤,一年的收入将是2000元,是洪南装卸队的6倍。黎耀宗被这个发现弄得辗转反侧,彻夜难眠,他的心怦怦地跳,如激荡的洪江水一样再也平静不下来。当天下午他就请了假,到黎冬平工地借了一辆他刚买的永久载重自行车,风驰电掣地往白沙岗跑。

黎耀宗去洪南装卸队上班后,他家的菜地荒芜了,他爷爷只种了一畦自己吃的蔬菜,因为他没有挑菜到街上卖的能力了。但是白沙岗仍有几十亩韭菜地,村上人早就割好摘干净等着明天挑到石港街的集市上去卖。黎耀宗去苑小薇和冬平妈家收了100斤韭菜,价钱出得和石港街一样高。她们高兴得合不拢嘴,吩咐下次还买她们家的韭菜,这不用挑上街,省多大的事啊。

第二天凌晨五点不到,黎耀宗就骑着自行车,载着他的梦想出发了。太阳还没有升起,空气里弥漫着破晓时的寒气,路边的野草上挂着晶亮的露珠;早起的云雀在那半明半暗的天空中高啭着歌喉,倏地飞向远方;不时有青蛙跳进池塘,惊起蛙声一片;远处传来狗警觉的吼叫,狗吠声连成一片,冲破了凌晨的寂静。从白沙岗到洪州城有近二十公里路程,先要去石港街,经省道119进入320国道,沿320国道走8公里左右便到了胜利大桥,跨过胜利大桥便进入洪州城了。黎耀宗骑自行车上胜利大桥的时候,东边的夜空开始发亮了,亮光愈来愈红,将湍急的洪江水染成猪肝色。

赶到桂花巷市场的时候,摊位只有寥寥几人。黎耀宗庆幸自己来得早,他将韭菜解开,摆在摊位上。刚摆好,便遇上上次见过的又干又瘦的大妈。那大妈显然已不记得他了,她将他的韭菜扔一边,毫不客气地说:“你这人这么不懂规矩,在别人的摊位上摆菜!”他点头哈腰将韭菜挪一边。不一会儿,来了个脸上有疤痕的大叔,他指着黎耀宗吼道:“你他妈的打罗汉打到老子头上了,不相信老子削你!”黎耀宗只得将韭菜往另一边挪。这时那大妈才知道这个小伙子是第一次到桂花巷市场来卖菜,于是对他说:“小伙子,这儿摊位都卖了的。你要想到这儿卖菜,得先到工商所买摊位。”黎耀宗没想到摊位还要钱,他以为像石港街的集市一样,先到先占。摊位不能摆了,他只好将韭菜摆在过道上。白沙岗的韭菜很漂亮,颜色鲜艳,青翠欲滴,吸引了不少顾客,人们把他团团围住。黎耀宗刚秤几把,便有一个穿工商服装的胖大嫂用脚踢着他的竹筐,厉声道:“过道不能摆菜,否则全部没收。”

黎耀宗不知道城里卖菜有这么规矩,只好将菜摆到小巷里。小巷里城管又赶,他只得将菜移到桂花树下,大概卖了十几斤,城管又赶来了。他知道韭菜很受市场欢迎,如果让他卖,一上午肯定卖光。如今让工商、城管赶得不能安身,他十分着急。中午时分,他找到那又干又瘦的大妈,问她要不要韭菜。那大妈很精明,知道整个市场没韭菜卖,她得下来将是独一份。于是她压了黎耀宗三分价,这样他每斤只能赚到两分钱。虽说如此,这一趟的利润也有两块多。傍晚,那大妈对黎耀宗说:“明天你再送100斤过来,我全要了。”黎耀宗知道韭菜的行情,就说:“那你不能压价太低。”后来,他知道那大妈姓毛,毛大妈做生意也很爽快,就说:“我再让你半分。”黎耀宗粗略估算了一下,利润每斤两分半,一天是2.5块,一个月是75块,他不用守在市场,交完货就走人,收入不错且比装卸队的工作轻松多了,于是他满口应承。

黎耀宗接连送了两天菜到桂花巷市场,第三天他去洪南货场把装卸队的活辞了。他花了90块钱,买了一辆二手飞鸽牌载重自行车,开始做起了贩卖蔬菜的生意。他每天往返于桂花巷市场与白沙岗之间,风雨无阻。毛大妈也守信用,货到付款。送完菜,他便骑着自行车在各个市场转悠,渐渐他知道了各市场的货源,这些市场的商户每天早晨到洪东蔬菜批发市场拿货,然后骑着三轮车到各个市场去卖。他去洪东蔬菜批发市场看了一下,各种品种应有尽有,蔬菜像堆成山一样,摆在地上一眼望不到边。市场韭莱不多,他问了一下批发价格,比他卖给毛大妈的贵半分钱一斤,非怪毛大妈会进他的韭菜。但如果他送菜到洪东批发市场,利润比卖给毛大妈还要少,这个市场的利润很薄,他们走的是量。洪东批发市场每个摊位上缴管理费5000元,都是大客户,而且有稳定的货源,一般的小客户在这儿没法生存。

黎耀宗很聪明,他知道自己在洪东批发市场没法生存,但他在外围找到四、五个客户并不难,他每天送300斤蔬菜分别送给四个市场,他一个月的收入就可达200元。在往桂花巷市场送货半年以后,他将自行车换成了三轮车,常年往返于白沙岗和各市场之间。他的生活很有规律,早上五点送货,十一点左右回家,中午休息两个小时,下午两点开始收菜。他只收白沙岗的菜,因为他要确保菜的品质,不让客户说他以次充优。他每天只收300斤,因为300斤蔬菜是三轮车所装极限。

做任何事情都可能得罪人。黎耀宗没想到他贩卖蔬菜得罪了黎光福。在黎耀宗的带动下,白沙岗人种蔬菜的积极性猛增,不少人家求他帮忙,但他收不了,只好表示歉意。不过像冬平妈、小薇妈、九根叔、黎金彪几家是老客户,他们的菜他是必须收的。有一天傍晚,光福妈挑着二十几斤蔬菜让黎耀宗秤走,他刚好装满车,于是叫她挑回去,明天有菜他先收走。黎光福见母亲一脸不高兴地将蔬菜挑回来了,觉得这是黎耀宗在打他家的脸,于是到黎耀宗家理论。黎耀宗反复解释三轮车装不下,他就是听不进去,扬言下次有事犯在他头上给他好看。当天晚上,他三轮车的轮胎被人故意给扎了。第二天下午,黎耀宗去黎光福家取蔬菜,他母亲揶揄道:“我家的菜喂猪了。你大侄子是个能人,我哪能麻烦你啊?”

黎耀宗基本上每隔十天半月就要去洪东蔬菜批发市场转转,了解那里的市场行情。那天,他看见一辆双牌座货车拉着满满一车土豆正在卸货。他想,要是我有这么一辆货车就好,每天从白沙岗拉一大车蔬菜来市场,村上人种多少我收多少,那该多好啊!在他心目中,他是希望和村上的乡亲们共同致富的。他问了一下师傅的价格,3万多块,这可是十几幢房子的价格,把他吓了一大跳。

有一天送蔬菜去洪州城,黎耀宗特意去工地见了黎冬平。他邀黎冬平和他一块贩卖蔬菜,既可带领村上人致富,自己也有不错的收入。谁知黎冬平瞧不上贩卖蔬菜的生意,他说石匠可是门技术活,到哪都尊称为师傅,他不能半途而废。黎耀宗想想也是,人家石匠是个正规职业,你贩卖蔬菜卖一天算一天的,没什么技术含量。

黎耀宗靠贩卖蔬菜积累了第一桶金,他终于有能力将自家的土坯房改为砖瓦房了。他满怀希望地将建房报告递上去,他将砖、瓦、木材、石灰、水泥等材料都买了回来,然而村委会、村小组干部却迟迟不上门放线。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