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黄志清的头像

黄志清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9/10
分享
《白沙岗》 连载

第一十二章 人一定要有希望

第二年夏天,猪栏里两头猪长到两百多斤了,黎耀宗与爷爷商量,准备早点卖掉,先偿还一半债务。债务压在身上太久了,让他们在村上有矮人一头的感觉。

从食品站出来,黎耀宗的心情十分激动。他的口袋里装着400多元现金,这是他第一次看到这么多钱。他加快了脚步,他跑了起来,他好像在飞,他的高兴劲已经不能用语言来表述,他身上的每一根汗毛都有跳动的欢畅。自从放弃上学后,他的心情第一次如此欢愉。在路上,他就对这笔钱作了安排——200元还黎韬爷爷;200元还村上人。苑小薇家困难,她家50元先还。他手上还有100来块钱,这是他卖菜赚的,但不能用于还债,他要再买两只仔猪。明年将两只仔猪养大后,债务就可以全部还清。

人一定要有希望,当我们满怀希望去做一件事时,就一定会成功。也许荆棘丛生,也许道路崎岖,也许洪水猛兽,但成功的花总是会在不经意间绽放。黎耀宗在养猪的成功中找到了战胜一切的力量,他相信未来会更加美好。

当黎耀宗一户一户还钱,重新换过借条,写上明年夏天全部还清的铿锵表态的时候,村上人不禁对他刮目相看,觉得这个十六岁的孩子已经是个大人了。

苑姓在白沙岗黎村以东,二十几户人家沿着白沙湾整齐地排成三排。苑小薇家在最后一排,后面就是茂密的松林。她家的房子是幢五列四间的砖瓦房,这说明她父亲在世时家里生活条件还不错。只是随着顶梁柱的轰然坍塌,这个家庭的生活也随之江河日下。黎耀宗对苑小薇家很熟悉,小时候拜年家家跑。关键是苑小薇家院子里有两棵桃树,他和黎冬平小时曾到这个院子偷过桃子,被她家小黄狗咬破了裤子。

黎耀宗去苑小薇家还钱的时候,她妈在缝补衣服,苑小薇和她大妹小莉和正在织丝网,最小的妹妹小菲在做作业。小薇妈娘家在星子湖畔,村上人家家会打鱼,丝网用量很大。自从丈夫去世后,家里没劳动力了,挂生产队账三百多块,她便从娘家接一些丝过来,织丝网赚点手工费来弥补家里的亏空。如今三个女儿都会织,她们每天都织到很晚,虽说如此,她们家的生活过得还是很紧张。

“小薇妈,谢谢您!”黎耀宗将五张10元崭新的票子递给小薇妈,深深地鞠了个躬。

黎耀宗对这个家庭更加感激,人家本身挂生产队的账,还能借钱给你,这种情更加纯朴、深厚、无私、博大、悠远。他要永远记住这种情分。

“耀宗,挺能干的!”小薇妈接过钱夸奖道。她叫小菲倒了茶,搬过凳子,让他坐下。

黎耀宗喝了口茶,有桑叶的味道。这是苑小薇采来的桑叶,用干净纱布包好,放在锅内蒸,再倒入热锅炒,冷却后用筛子筛去过细的碎末即可食用。黎耀宗想,这家人生活虽然很困难,但她们的生活却很讲究。

“耀宗,听说你还想养猪?”苑小薇扭过头来问。

“是啊,我家还有一半债没还清,还指着养猪还债呢。”黎耀宗嘿嘿笑道。

“我想跟你学养猪行吗?我们家也想养两头猪。”

“可以啊。下个集日我去买猪崽,我们一起去。”

苑小薇家还挂生产队的账,她参加劳动后,挂账虽然逐步减少,但要彻底脱钩,必须有大的进项。黎耀宗养猪给了她启示,或许这是解决她家经济困难一劳永逸的办法。

又是一个赶集的日子,人们如春天上水的鱼儿般朝集市拥去,平日里稀疏的石港街变得异常热闹。黎耀宗和苑小薇一大早就赶到集市,市场有猪崽卖,但他们迟迟没出手。黎耀宗在等那白眉老爷爷,他心里有点迷信,白眉老爷爷家的猪崽体质好,不易犯病。大概等了半个小时,终于看到那白眉老爷爷了,他还没放下担子,两人就把他围住了。

盛夏时节,湛蓝的天空没有一丝云彩。黎耀宗挑着四只猪崽欢快地走在回白沙岗的路上,阳光火辣地照着,微风温柔地吹拂,蝉儿肆意地欢唱。一路上红的、白的、黄的、紫的野花甜蜜地绽放,空气里充满了甜醉的气息。黎耀宗的心情如树上的蝉儿一般欢欣,明年这个时候,他就可偿清全部债务了,他觉得山有情,水含笑,眼前一切是那么的静谧、葱茏、秀丽、多姿。

“耀宗,你休息下,我来换换你。”苑小薇上身穿了件紫色碎花衬衣,下身是条深色的裤子,更衬托出她身材的高挑。她皮肤黑红,体态丰腴,亭亭玉立。她的脸部完全长开了,原来两只凹陷的眼睛随着脸部肌肉的拉抻而不再凹陷了,两只大眼睛清澈晶莹,流露出梦幻似的光彩。

“不需要。”经过这一年的磨练,黎耀宗的身体壮实了许多,他肩上的力量猛涨,不好意思让一个姑娘来替换他。

“要不喝口水。”苑小薇带了个水壶,她将水壶拧开递给黎耀宗。

黎耀宗咕咚咕咚灌了口水,顿觉浑身通畅,他加快了行进步伐。黎耀宗觉得这女人就是矫情,这路上到处有水塘,到哪不能喝口水,还带只水壶?一路上,苑小薇缠着黎耀宗给讲解养猪知识,注意事项。黎耀宗耐心地讲着,苑小薇小跑着跟在后面。

直到黎耀宗将两只梅花猪放入苑小薇家猪栏,她仍不放心,招呼已经走出院子的黎耀宗道:“耀宗,有时间经常来看看!”

第二天,黎耀宗去了趟洪州城。

他来到市文教局找黎韬爷爷,然而黎韬爷爷不在。办公室的人讲,黎韬爷爷生病了,一个多月没上班。他辗转着找到黎韬爷爷的家,市一中的一幢筒子楼。他有点纳闷,据说落实政策后,解放前他家在民德路的一幢别墅己还给了他,怎住筒子楼呢?敲开门,一个步履蹒跚、形容枯槁、瘦骨嶙峋、手持拐杖的老人出现在面前,黎耀宗没想到,病痛的折磨让黎韬爷爷变得不成人形了。

“你来了,正好我有个东西要交给你爷爷。”见到黎耀宗,黎韬爷爷瘦削的脸上挂着一丝笑意。他吩咐黎耀宗坐下,把书桌上的一叠材料递给黎耀宗,说:“我在黎氏祠堂居住的日子里,看见空空的墙壁就很难过。那时我就想把家谱理出来,把家训家规整出来,将好的家风故事写出来。这可是白沙岗黎村的财富,任何时间都不要忘了。”

黎耀宗简要看了看家谱,白沙岗黎氏有三房,原来他和黎韬爷爷是一房,属于长房;黎光福家属二房;黎冬平家属三房;苑姓是三房同母异父的兄弟。这些东西非常珍贵,现在村上没几个人说得清楚的。

白沙岗黎氏家族有“恤孤寡、和乡邻、教子孙、尚廉耻、禁忤逆”的五条家训:一要“恤孤寡”。就是要关心关照社会弱势群体,对本族的老弱病残者严禁欺凌,并要承担照顾的义务,否则家族共同声讨并处罚。 二要“和乡邻”。就是要坚持“远亲不如近邻”理念,邻里之间要团结互助、互谅互让,不因琐事、小事起纷争。三要“教子孙”。就是要重视读书教育,重视农耕工商,人皆要有事业,不论干哪一行皆可养身,皆可以振家声、立基业,但都要敬业专心。四要“尚廉耻”。就是要知礼仪、懂辞让,有羞恶之心,凡违法乱纪、作奸犯科者,都源于不懂得礼仪廉耻,道德防线溃败。警示族人要严守道德底线,才能不触碰法律红线。 五要“禁忤逆”。就是要遵纪守法,不能违法犯法。对违法分子决不包庇纵容,须报政府依法处理。告诫族人,不能贪图享乐,利欲熏心谋不法之利。这五条家训蕴涵了极其丰富的道德内涵,警示族人要崇德向善、关爱弱势,遵纪守法、团结互助。

家风故事中有黎江、黎波、黎涛祖孙三代植树治沙,为后人赢得一片安稳的栖息之地的故事,有黎厚德掌柜卖店救人的故事和黎元宝割股救母的故事。这三个故事黎耀宗小时候听爷爷讲过,但没这么具体、详细。

“黎韬爷爷,您现在最重要的是休息,这些东西您交给我们整理就行了。”黎耀宗责怪道。

“除了我,这些东西村上人很难整理出来。”黎韬爷爷边说边抚住胸口,接着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他断断续续说,“现在交给你了,我死而无憾!”

他突然想起什么,问:“这个时间你不上课,跑我这儿干吗?”

黎耀宗将200元现金递给黎韬爷爷,说:“今天我给您还钱来了,剩下100元可能要明年才能还您。”

“你说,你为什么不上课了?”黎韬爷爷并不接钱,他用拐杖跺着楼板道。

黎耀宗不敢欺骗老人,将自己放弃上学赚钱还债的事说了。

“我说过,无论遇上多大困难,都不要放弃学习。你怎忘了呢?糊涂啊!”黎韬爷爷很生气,他勒令他将钱拿回去,咆哮道,“谁要你还钱了?赶紧去上学!”

一个星期后,黎韬爷爷死了。他两个儿子将他送回白沙岗安葬。

事后,黎耀宗才知道,黎韬爷爷一辈子过得很苦。他被打成右派后,家里人也受到牵连,爱人被下放去农村监督劳动,两个儿子的户口被迁往爱人老家。后来他爱人向法院起诉离婚,1965年法院准予他们离婚后,他爱人才回到市一中继续当老师,两个儿子的户口才得以迁回洪州城。他和爱人的关系一直不好,他爱人家里成分高,早先有个青梅竹马的对象,但他是地下党,是领导干部,组织上用政治进步、入团等政治手段要求她和他成婚。如果他不打成右派,这或许是个和谐幸福的家庭。开始他爱人起诉离婚是为了两个孩子,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对他已经彻底死了心。落实政策后,他要求复婚,被她断然拒绝了。她不想与他再有什么瓜葛,她已经不起折腾了。两个儿子与他也不亲,小时他们在外婆家长大,他们一年都见不上一面,父亲长什么样他们都不记得了。为弥补娘仨,黎韬爷爷将祖居的别墅留给他们住,自己住进了一中的筒子楼。黎韬爷爷虽然平反了,平反的文件上写着恢复党籍、恢复工作、恢复职务,可20多年了,还能恢复什么呢? 20年的青春能恢复吗?一个和谐幸福的家庭能恢复吗?

黎韬爷爷的葬礼结束后,黎耀宗将装有300元钱的信封塞到他两个儿子手中。

站在黎韬爷爷墓碑前,黎耀宗驻足沉思——

黎韬爷爷,您教导我要懂得礼仪廉耻,我借的钱不能不还。对不起了!我不得不放弃上学。

我虽然没有机会上学,但我心中依然充满希望。

我要像您一样接受人生充满荆棘的挑战。

我要像保尔.柯察金一样去生活;像约翰.克利斯朵夫一样去战斗;像冉.阿让一样有爱心。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