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英的头像

张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 09/02
分享
《壮壮》 连载

第一章

女儿壮壮呜呜咽咽的哭声搅得刘贵老汉心里一片混乱,他极力保持镇静,试着又整理了一下思路:儿子强强是家里的正根子,得尽全力培土、施肥,好让其根系扎得更深、枝干长得更壮,为刘姓展荫阔德,兴旺后世。女儿就不一样了,终有一天要出嫁,咋说都是外姓人,对于糊口都难的庄户人家来说,怎能像儿子那样重视?刘贵老汉摇摇头。不过,他虽和大多村亲乡邻一样重男轻女,但因自己识得几个字,弟弟又在县城中学教书,教育意识比一般农民还强烈些,故心有不忍,思想斗争激烈。

他为难地看着壮壮颤动的双肩,心随着一阵颤抖。想想这孩子,一九六九年出生时正值“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时期,国家经济下滑,民生凋敝。他家和其他百姓家一样,少吃没喝,穷困度日,结果老婆水清孕期营养没跟上,生育后奶水少,没办法,孩子只能靠稀饭面糊充饥。刘老汉怕她活不下来,就取名为壮壮,希望她能熬过艰苦岁月,长成一个壮实的庄稼人。现在孩子八岁,看上去个头矮小,身体单薄,但她毕竟长大了!今天她哭着喊着要上学,做父亲的,怎能一口回绝?而且从本心讲,他也不希望孩子成为两眼一抹黑的文盲。只是除了儿子强强和大女儿壮壮外,家中还有两个相差两岁的小女儿,一个乱窜乱撞,一个嗷嗷待哺,单老婆水清一人根本照顾不过来。别看壮壮瘦小,却是大人的好帮手,除了带妹妹,她还打理照外的,能做许多超龄的事情,为家人减轻了不少负担。

要不晚上一两年吧,等两个小女儿大些,光景好些再让壮壮去学校识几个字。可是……再过一两年光景就会好吗?不见的吧,四个孩子,越大越费饭了,能宽裕到哪儿去?现在孩子想上学,也正好到了上学的年龄……唉,该咋办呢?刘贵老汉不禁又朝女儿心疼地瞥去,看她蜷缩在墙角一个劲地哭,心里愈发难受。他盘算来,盘算去,烟锅内焦黑的烟灰磕了又磕,烟叶装了再装,犹犹疑疑了一个晚上,才艰难地拿定主意,于是第二天前往村小学找老师商量。

家里的情况壮壮何尝不知,妈妈要照顾两个累人的妹妹,又要和爸爸一同下地干活,还要回来给一家人做饭,一天的时间不知想掰成几瓣儿来计算和使唤。故而在她幼小的记忆里,妈妈比爸爸的身影更匆忙、活动范围更广、喊叫打骂声更响,这就需要她时不时派上用场。所以说她虽到了上小学的年纪,但大人从未谈叙起上学的事情。那——她怎么突然闹着要上学呢?这还得从前一天说起。

那天大清早,妈妈要给饿得哇哇直哭的三妹妹老四喂奶,叫她老四是按兄妹排行算的,刚劈完柴的哥哥强强也要赶着上小学去,妈妈一急,便吆喝壮壮照看锅里熬着的稀粥。壮壮隔窗答应后,牵着玩耍的二妹妹玲玲回了家,吃力地把她扶上炕靠在妈妈身上,然后搬起小板凳放到锅台前站上去,微微探前身子,用满是粗皮纹的小手操起铁勺在偌大的锅中搅动。

“慢点,搅开了别让米糊底就行。”妈妈坐在炕上,不放心地看着。

她点头记住,麻利地上下板凳搅和几次,中途又从院角抱回一小堆柴火填进灶里,稀粥便在三妹妹微微响起的鼻音声中熬熟。妈妈放下老四,手一撑炕跳下地,把玲玲抱至炕沿穿好鞋后递给壮壮,然后迅速将粥分置碗中,一家老小吧嗒吧嗒吃起早饭。

吃罢,出地挣工分的爸妈正准备走,奶奶估摸着时间走进来,壮壮看见奶奶后高兴地扑到怀里,用脸触着奶奶的衣角。奶奶摸摸她乱糟糟的头发,笑着问:“玲玲听话不,是不又让你背了?”壮壮抿抿嘴,嗔怪地说:“她可烦人了,就想让人背。”奶奶疼惜地瞅着她,拿过梳子给她理顺头发扎起小辫,又把未系好的一枚纽扣系上,笑眯眯地说:“今儿奶奶少上半天工,在这儿带玲玲和老四,你出去玩会儿,好不好?”壮壮嘴角一翘,开心地笑了,眼色也随之明亮了许多。

“奶奶,那我走了,我找二丫玩儿去。”

“去吧!”

在奶奶慈爱的眼神中,壮壮蹦蹦跳跳穿出木栅门,找寻本该属于孩童的自由和快乐。

她和邻居家的二丫犹如逃离樊笼的小鸟,在村子里一阵狂奔,出地的叔叔婶子们看见可劲儿嚷嚷,要她们慢点儿,她们哪里会听,仍嬉闹着追来逐去。

一会儿,大人们便没了身影,壮壮和二丫出尽憋着的疯劲,这才停下脚步,前仰后合喘起粗气。

“咱们到哪儿玩儿去?”二丫探寻地问。

壮壮一时愣住,死盯着二丫,脑子飞快地旋转。突然她灵机一动,绽开笑容,蹦了两步,贴在二丫耳边说:“咱们去学校好不好?”

二丫也一愣,瞬间回过神儿来,直起身子拍着小手说:“好!好!”两人相视一笑,神同步地朝学校跑去。

到了校门口,她们一改刚才拍打笑闹的野劲,把头轻轻伸向铁栅的缝隙偷瞄。这时正是上课时间,没有吵闹玩耍的杂音,只有男女教师抑扬顿挫、美妙动听的授课声和学生整齐洪亮的读书声。壮壮完全被吸引住了,一种从未有过的念头倏地闪过脑际,震颤了整个心灵。我也要上学,像哥哥一样。她突然在内心喊道。

“二丫,你说上学好不好?”

“当然好了,可是妈妈说书读点儿就行,关键是学会干活儿,地里的活儿最紧要,不会侍弄庄稼以后就会饿肚子。”

“不,我要上学。等咱们长大了,再学地里活儿也不迟。”壮壮坚定地说。

二丫疑惑地看着壮壮,不能理解她坚决的态度,不过眨眼间二丫便高兴地说:“我也回去和妈妈说,咱们一起上学。”

“好!”壮壮神情庄重地作了回答。

回去路上,壮壮不言不语,闷头直行。二丫偷眼瞅她,觉得她严肃得像个大人,二丫张张嘴想说什么后又闭上,憋闷地踢起路上的土坷垃,百无聊赖地看着它迸裂开飞射出去。过了一会儿,二丫终于忍不住了,央求地说:“咱们再去哪儿玩会儿吧?”

“不玩儿了,我想回家。”说罢,壮壮竟加快脚步。二丫垂头丧气跟上来,显然没有玩儿尽兴。

中午时分,太阳火球般悬在正空,强光毒辣辣戳在刘老汉身上,灼烧得难受。他抿抿干裂的嘴唇,叮嘱老婆:“歇晌后多带点水,日头毒得很,可不能缺了水。”说着冒火的嗓子眼儿就发起痒来,他不由地干咳几声。水清张大嘴出着气,懒得回话,只无力地点点头。两人扛着锄头拖着疲惫的身子往家走去。

今天壮壮的爷爷去了县城她叔叔家,奶奶留下来吃午饭,这让全家人轻松了许多。等刘贵夫妻回来,壮壮的奶奶已把做好的土豆倭瓜粥和两个玉米面饼子摆在炕尾铺好的塑料布上,一壶凉开水也放在旁边。两人咕咚咕咚喝下香甜的水,内心满是幸福的滋味。

水清脱鞋上炕,接过婆婆怀里的三女儿赶紧喂奶,玲玲看见跟着凑过来,高兴地绕着妈妈转圈,奶奶、爸爸、哥哥、壮壮乘势吃了午饭。等老四喝足奶水,奶奶照看老四,壮壮陪玲玲玩儿,妈妈才腾出身吃饭。

这个中午大人们谁也没有注意壮壮,只有强强发现妹妹有些异样,眼神总是随着他,他不解地问:“壮壮,你今儿咋啦?看啥哩?”

她若有所思,答非所问,“哥哥,上学威风不?”

“威风啥?上学和威风有啥关系?不过我们郭老师每天教新知识,讲得可好了,哥知道了很多以前不知道的事情。”说到这儿,强强眉飞色舞,饶有兴致地蹲下身来,仰头盯着壮壮说:“哥教你一首简单的诗吧,听好了,‘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壮壮听着顺口,却不知什么意思,她迷茫地看向哥哥,眼睛没眨一下。哥哥便学老师的样子,站起身背朝手,东踱一步西踱一步,把能记得的意思尽己所能讲给壮壮。壮壮听得入迷了,她跟哥哥大声念了几遍,记住诗并大致了解了诗意后,才满足地离开。之后她不厌其烦地背诵,一遍接着一遍。当时年幼的哥哥并不知道,他无意的说教已经在壮壮荒芜贫瘠的心园里播下求知的种子,这种全新感受让她对上学愈加心驰神往。

一下午壮壮都很兴奋,先逗拴在炕上的老四,等老四睡了又牵起玲玲的手出院玩耍。玩累了的玲玲嚷嚷着要她背的时候,平日里最怕背玲玲的壮壮也一口答应,吃力地背起她朝木栅门走去。只是不一会儿,玲玲掐住她肩膀的两手就往下滑溜,把壮壮小衫儿的衣领扯向后背,壮壮的嗓子眼被拽起的上衣扣子卡住,勒得难受,她不得不弯下腰,咬紧牙,双臂用力向上使劲,才把玲玲背高,直起脖子长出一口气。为了不让玲玲搅扰,她用劲儿背着玲玲在栅门前挪动,嘴里念念叨叨,背哥哥教给她的诗句。

等到傍晚时分,哥哥放学归来,壮壮用羡慕的眼神迎哥哥入门,又目送哥哥进家。平时,为了让哥哥用心完成作业,她从不带玲玲到近前去,但今天她却很想细致看一看哥哥写作业的样子,于是她捡了一根小树枝,哄妹妹在窗户下拨弄土玩儿,自己借敞开的门专注地看向屋里的哥哥,眼神痴痴的。这时老四又哭闹起来,壮壮猛地回过神儿,拉起玲玲进了里屋。直等到爸妈回来,壮壮将老四交给妈妈,才牵着玲玲找到哥哥,背那首诗给做完功课的哥哥听,她期待和哥哥互动的过程,那个过程让她非常享受。

吃过晚饭,壮壮再也忍耐不住,央求爸爸准她上学,刘老汉垂下头,没作回应,壮壮便失望地蹲在墙角,呜呜哭泣……

不知疲倦的时针指向第二天傍晚时,和老师协商好的刘老汉笑盈盈跨进家门,向全家宣布了一个喜讯,说壮壮秋季可以上学。闻听此言,心花怒放的壮壮张开双臂扑向爸爸,又是叫,又是跳,合不拢的小嘴止不住咯咯地笑。

快开学时,壮壮把爸爸买回来的新拼音本、算术本小心翼翼地放入补丁连缀的、当然是哥哥用过的旧书包里,把哥哥给的铅笔头、橡皮块儿也装进纸盒。兴奋的她只要有空就拿起书包,背上、放下,再背上、再放下,爸妈于忙乱间见她这样,都禁不住发笑。妈妈随口念叨,说可别是三天的热乎劲儿,又说别什么都学不会回家哭鼻子。爸爸则实际得多,过来摸着她的头嘱咐:“上学得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壮壮猛点几下头,算是回答。爸爸接着说:“不过玲玲和老四太小,爸爸和老师商量过,说你得帮衬家里看孩子,还得做些杂活,不能按时上下学,需挤出时间去上课。”壮壮奇怪地问爸爸:“老师同意吗?”“同意,咱村里好些孩子得帮大人干活,老师能理解,前村的小虎子天天割猪草,熬猪菜,等喂完好几头猪才能去学校哩。”爸爸又略带愧疚地瞅着她,意味深长地说:“你哥哥是男孩儿,长大后要顶门垫户,咱们得保证他的学习时间,你别和他计较,多照应一下家里。” 壮壮懂事地应着,没有丝毫苦闷,唯有满心欢喜。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 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登录][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