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英的头像

张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0/19
分享
《壮壮》连载

第一十五章

生活催撵着他们又向前行进了,谁也无法完全沉浸于往日的回忆中,正如千千万万的人们一样,离去的安然沉寂了,活着的仍需忙碌奔波。

母亲状态好起来,壮壮和老四放心了许多,即将开学的她们开始作离家的准备。

回到学校,壮壮发现又缺了几个学生,一打听才知道,他们都到县中学上学去了。教室里点缀般摆放的桌凳让她一时泄了气,开学前填满的信心又受到打击,不论备课、上课她都提不起劲儿来,书教得越来越无趣。

正当她对前途迷茫的时候,大专同学卢扬寄来一封信,信里除表达对她的思念外,还告诉她自己的就业经历。那一年正是一九九二年,壮壮和卢扬所在两县中小学任教的大中专毕业生数量还不太多,卢扬把握住了时机,在父亲的帮助下,从乡中调到了县小学。

虽然没有听到卢扬快活的声音,但壮壮从信中的片言只语里也能感受到卢扬的欢欣。“你现在怎么样了?”这是卢扬写在信尾的一句话,看来她迫切想知道壮壮的现状。我能怎么样呢?壮壮心里默念着,不知该怎么回,可惜父亲不在世了,要是在的话——,想到这儿她犹疑了,在又怎样,父亲会为自己张罗吗?她本能地摇摇头。

苦闷加剧的她来到校门口向外张望,发现聚集一处的村民也如学生一样稀少,且多上了年纪,给人老气横秋的感觉。沁人心脾的空气和成片翠绿的农田再也引不起她的留恋,她不一会儿就折回办公室。

办公室里两位民办转正的女教师又在喋喋不休地谈论家事,壮壮没心情插话,又转身出去。她知道,这些作为学校主力军的民办转正教师,多与当地人结婚,将家安在村里,因此安于现状的他们,对前路不寄多大厚望,对学校的破败也没太深切的感受。可她与她们不同,年轻的她对刚刚起步的职业生涯还有很多切合实际或不切实际的理想规划。为了排解心头之郁,她去找王老师,和这位老教师感慨道:“王老师,你看咱们学校,越来越衰落了。”

“是啊,咱们学校衰落了,正证明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进步了、发展了。现在农村大量使用机械化农具,既解放了人力,又提高了粮食产量。农民生活有了起色,想法自然增多。很多壮年人不愿待在农村,到县市打工,孩子就随父母离乡就读去了。还有一些教育意识强的父母,为了能让孩子去县市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宁愿陪孩子读书出门打工。不管哪种情况吧,村里离乡的壮年人多了,乡中的学生就少了。这是国家一个时期经济发展连带的民生动态,咱们该顺应形势才对。”

听了这番分析,壮壮的脸色转好,她能理解,于是接茬道:“我们村留下来的人家也不多了,而且多是老人。”

王老师一边点头一边又说:“如果不是市场经济给了人们更多自主创业、择业的机会,如果村民收入没有增加,村里人就没条件送孩子出去读书。现在经济搞活了,资源增多了,人们的头脑也活络起来,懂得各寻各的生存良机了。”

王老师说得起劲儿,壮壮也跟着产生共鸣,但转念一想,刚刚高扬的情绪又有些低落,她不无担忧地和王老师说:“只是咱校学生越来越少,谁有心气儿办下去呀?别说领导,就是咱们这些老师,都有些心灰意冷了。”

王老师看出了壮壮丧气的样子,知她年轻沉不住气,暗自寻思:她能主动找来攀谈,可见信得过我这个老头子,在关键时刻我就该提携她、教导她才对。于是,他说:“这情绪可不该有,只要有一个学生在,咱们就要好好教。”王老师变得严肃的表情让壮壮有些吃惊,但更为钦佩。“你还年轻,正是奋斗的好年龄,可不能混日子!以后的路还长呢,若平时疏于积累,等有用武之地时就晚了。趁现在学校工作不多,正好可以利用难得的闲暇时间精进技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哪,学无止境,用无止境,眼光要放得长一些、远一些才好。”

说完王老师的表情缓和下来,他看着壮壮认真思索的样子很是欣慰,想她既然对松散的氛围表示失望,说明她还是求上进的,只不过暂时对不明朗的前途有所迷茫罢了。于是他继续为她指点迷津:“我猜你大概对学校的何去何从,对你的何去何从充满疑虑,对吧?”

壮壮感激地点点头。王老师微微一笑,打趣地说:“你看这个因果定式成不成立,如果学校面临拆撤的危机,你就面临失业的危险?”壮壮一听也笑了,连连摇头说不成立。

“这就对了,咱们要相信,日常储备的知识、经验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出了力、撒了汗成就的任何事都会受用一生。人生路上一步一个小关,一段一个大关,时时有选择,处处有机会,关键看我们有没有能力去争取、去推进,说白了,就是有没有这个能耐。而这个能耐,是需要平时积淀的。不过这积淀说起来轻巧,做起来可不易。常言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只有你时刻准备着,才不会被一时的窘境困住,才能为将来更好的境遇创造条件。也只有这样做,生命中的转机才会越来越多。”

经王老师点拨,壮壮心境开阔了许多,觉得自己目光太短、格局太小。“真不该这样!”她暗自谴责,对职业前景又有了信心。

正在这时,校长兴冲冲走进来说:“县里准备组织各校教师代表去市里听优秀教师的示范课。王老师、小刘,你俩代表咱们学校去。”壮壮听了很高兴,忙跟着王老师起身应答。

这次出行让她大开眼见。他们聆听了专家对市区现阶段教育成果的展示、剖析、总结,了解了市区一流中学的实验室、多媒体室等功能性教室的布置和使用情况,并观摩了优秀教师风格各异的高质高效示范课。视野开扩后的她愈觉自己如井底之蛙,孤陋寡闻、观念狭隘。她忽然想起王老师说过的话,“学无止境,用无止境,眼光要放得长一些、远一些才好。”

观摩活动给壮壮带来积极而深远的影响,让她看到自身理念的匮乏、 能力的欠缺。有了这样的认识,回到学校的她不仅认真研读带回来的教学改革材料,还有意结合学来的课堂高效模式组织教学。结果功夫不负有心人,慢慢地她发现学生的学习劲头高了,教学效果也比以前好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