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英的头像

张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11/01
分享
《壮壮》连载

第二十二章

生活展现的场景不会全是我们憧憬和规划的样子,但当我们执著而努力地朝着那个方向奔去时,“柳暗花明”的景象便会于不经意间呈现。对强强和晓静如此,对水清、壮壮、老四及天下人亦是如此。这些年水清一家过得很苦,但全家人相互支撑,从未失去向前奔跑的信心。这样的日子短期看不出什么,但长久是有积极变化的。一九九七年玲玲毕业后在市医院就了业,家人不仅不用再考虑她的花销,还花上了她挣的钱,自然非常高兴。还有更高兴的事儿,就是水清抱上了孙女,虽说她忙得不可开交,常得奔波于乡村与县城之间,但能享受天伦之乐,她的心情却是愉悦的。

一家人各忙各的,壮壮不用再过多操心家事,就将精力都投入工作。

九八年春季开学后,校长忽然带着一叠资料来找壮壮,说教育局征集各校教学改革方案,要她将本校教学现状及相应的改革措施整理成文字上报。接下任务,壮壮忐忑不安,针对这么大的命题不知该如何下笔。她苦思冥想,眉头紧蹙,认真研读手头材料后,试着从乡中师资、生源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由此导致的教学质量下降问题开始分析。

分析完后,她卡壳儿了。想到这里的学生逐年减少,学校眼看办不下去了,能提出什么解决办法?端坐于桌前的她挠挠头,半天再没动静,因缺乏高瞻远瞩的眼界无法形成切实可行的方案,后来想到自己在构建高效课堂方面研究较多,就从课堂教学改革着眼提出一些朴素观点,写就的这部分内容还算满意。

搭上好几晚时间,壮壮尽自己的认知水平和书写能力删减增补,斟字酌句,下了一番苦功最终定稿。尽了力,她便不再为它的好坏费神,交了差后更是彻底放松,似乎这件事已和她再无关系。

没想到过了两星期,她在校园偶遇校长,校长叫住她,迟疑了一下,试探地问:“昨天我去局里开会,会后王局长和我了解你的情况,你……”

“我不认识王局长。”没等校长说完,壮壮就解除了他话中隐含的疑问。

“哦,这就奇怪了。”他俩眼神怪怪的,谁也弄不清怎么回事,好在王局长只是侧面了解,他们也没多想。

但命运何曾辜负过努力进取的人,壮壮不知道,其实她于无意间已为人生增添了价值的筹码。

放暑假前,一则消息在学校传开,说县教育局正在调整规划,准备撤并部分乡中,他们这所学校也在其列,这在学校引起一阵骚动。学生都自寻去处了,咱们怎么办?都会调到哪儿去呢?教师们由不住瞎吵,最后吵不出结果,也就无奈而散。命运的车轮将带他们驶向何方,包括壮壮在内,都不得而知。

假期里的一天,壮壮忽然想到卢扬,心骤然一动,不过瞬间便又回稳,如今的她已无好高骛远的想望,不会再像以前那样不切实际地渴求择高枝而栖了。父亲常说人要踏踏实实活才心安,这话不假,实在人还是干实在事儿吧。她已经尽己所能在安排工作和生活,除了能掌控的,剩下的只能“静听天命”!

等调动结果下来,大家都傻眼了,老校长、老王老师等民办转正教师大多调整到离家近的另一所乡中任教,而老实巴交的壮壮竟去了县第二中学。这是怎么回事?众人不明所以,壮壮更是头脑发蒙。还是老校长消息灵通,从他到教育局了解的情况来看,应该是那篇谁也没有当回事的上报材料引起了局长注意,促成了这桩好事。

“这就奇怪了,我写得不怎么样呀!”壮壮自己都不敢相信。但老校长说,虽然她从微观角度入手谈教学改革,但王局长欣赏她的思路和文笔,更欣赏在闭塞的小学校中能利用碎片化时间自觉学习借鉴教育教学先进经验尝试教学改革的这位年轻教师,因此他向校长打听了壮壮各方面的情况,并借撤并机会将她抽调回县里。

谁也不用胡猜乱测了,大家都对她发出啧啧的赞美声。壮壮满脸通红,心跳加速,浑身的血液如同滚烫的热流四处奔涌,整个人晕晕乎乎似飘半空,为了不让自己失态她强压住情绪,直等回到家,抑制了一上午的快感才完全释放出来。

“妈,妈,我调到县第二中学了!妈,妈,你在哪儿?”

“你大喊大叫啥儿哩?”水清从南房探出头来,平静地问。

在正屋绕了一圈的壮壮循声跑来,抱住母亲上下直奔,嘴里连声说:“我调到县第二中学了!我调到县第二中学了!”

“真的?”水清不敢相信,但看到壮壮如此兴奋,她一时也掌控不住,把米勺往袋里一扔,娘俩重新抱在一起,放声大笑,直至笑出眼泪。

“真不容易啊!怎么回事?”水清急切地问。

壮壮擦干泪水,把事情的原委告诉她,水清脸上一会儿现出骄傲的神情,一会儿堆起不解的疑云,她完全理解不了,一份材料怎么能促成这么大一桩好事。

“天上真有掉馅饼的事吗?”水清问。

想到生命中这种戏剧性的机遇,壮壮感叹地说:“如果硬说成是掉馅饼的好事,饼料和馅料也得自己提前备好,天是不会给任何人预备的。”

水清似懂非懂,但她不再追问,忙着往壮壮的舅舅家报喜去了。

一时的失去能代表永久的失去吗?一时的得到又能代表永久的得到吗?世间很多事短期是无法研判的,得放到生命长河中、甚至历史长河中检验才能得出结论,但其间亘古不变、放之四海皆行的准则就是沿着正确方向不辞辛苦地付出行动。她深切感悟到,只要肯主动行动起来,生命中的转机就会越来越多。

马上要去二中报到了,欢喜是欢喜,但壮壮的心理负担也加重了。她自知与县中学教师相差甚远,必须付出成倍心血才能配得上县中学合格教师的称号。

恶补的行动很快开始,如果说之前是低落情绪和消沉意志得到调整后激发出的一种拼劲,这次却是满怀希望,带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卯足劲儿地充实自己。她从早到晚坐在桌前,不是写就是记,埋在书堆里很少挪动。母亲看她太辛苦,有些担心,就支使她去喂鸡或做别的事情,让她略略松弛一下神经。难得的是,这种时候,她竟能立刻转换角色,边拌鸡食边哼歌曲,连叫鸡吃食的声音都带着欢腔,干其它家务也是如此。母亲笑笑不说什么,但周末回家的哥哥看她这副模样却由不住戏弄,说她是中举的范进,疯疯癫癫。抽空回家的玲玲也和哥哥腔调一样,说她中了咒,走火入魔。老四更不留情面,讥讽她走了狗屎运。

对这些话壮壮爱理不理,根本不放在心上。但母亲不乐意,一听他们说闹,眼睛就斜起来,直让他们闭嘴。但玩笑归玩笑,一家人的心情是高兴的。

来到二中的半年里,她接触到的一切都是升级版的,从功能室的硬件配备到教学研讨、校报编辑、校际交流等软件建设。一时间她觉得该学习的东西、该做的事情太多,比如电脑操作、课件制作、课堂教学改革……壮壮就像一个饥饿的小孩,看着一桌丰盛的大餐无从下箸。迫切想要增强技能的她竭力压抑住冲动,决定优先保障教学质量,在积极推动的过程中逐步改进。

“郑老师,我能听你几节课吗?”受人尊敬的老郑是初一年级组的骨干教师,壮壮很想听她的课。

郑老师受感于她渴望的眼神,痛快地答应了。通过听课,壮壮发现郑老师教学组织严谨、细节安排到位、引导循循善诱、问题环环相扣,一节课上完,给人水到渠成的感觉,这一点让壮壮颇为受益。另外她还抽空听了各学科带头人的课,对他们的教学能力也同样心悦诚服。壮壮感慨有加,自愧不如,她清楚地意识到一条缩短差距的艰难之路正在脚下延伸,而她只是刚刚起步。别灰心,钻研呗!她不断告诫和勉励自己,特别是在气馁的时候。就这样,外表看似平静的壮壮在不平静的心境下又开始悄然奋起,三年后,壮壮所带学生的中考成绩名列前茅,她终于和其他老师能齐头并进了。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