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张英的头像

张英

网站用户

小说
202309/15
分享
《壮壮》连载

第二章

在其后上小学的日子里,早间晨读壮壮很少到学校去。因为妈妈要做早饭,还要赶早喂饱老四,壮壮得负责玲玲穿衣、洗漱的起居生活,饭后还得背起老四、牵着玲玲送她们到奶奶家。即使这样家事还没做完,放下两个妹妹后,壮壮又得赶快返家,像往常一样站上小板凳刷锅洗碗。不过她很会利用时间,一边干家务,一边不忘背诵老师编排的汉语拼音歌:“小豆芽,a,a,a;小蜡烛,i,i,i……”就这样,壮壮每天上完属于自己的晨读课,之后再背起书包冲向学校。

下午她也总是提早离开,每每看到二丫和别的同学在活动课间嬉戏打闹,壮壮就眼馋心痒,迟疑着不想走,但脑海霎时闪现出玲玲和老四哭闹的场面,她鼻头一酸,便迅速背起书包去奶奶那儿接妹妹。她经常带妹妹,知道看孩子又累又烦,奶奶年纪大,为了让她上下午能去听课,已经超负荷透支体力了,要是把奶奶累倒那就麻烦了。别看这个壮壮年纪小,爸爸妈妈告知她的好多道理她能听懂,所以虽然留恋校园生活,她却从没任着自己的性子留下。好在她的自习课也从来没有真正延误过,傍晚和玲玲在院里玩耍时,她不忘盯着鸡数着,算着,手拿树枝在地上加一会儿,减一会儿,脑筋一刻不停地动着。

就这样,上午的晨读课和下午的活动课、自习课在洗碗和看妹妹的时间里不经意逝去,而壮壮的知识量也在不经意间增加。一些弄不懂的学习内容,壮壮总是留心记着,有的向老师请教,有的瞅哥哥吃饭的空当问询,力求透彻理解。结果可想而知,接续着把玲玲、老四照看大了的壮壮五年小学生活结束时,虽然在同龄人中个头还是最矮的,上学时数也不够,但成绩却没落下,名次反而超前。毕业前夕,非常重视学业成绩突出的几个学生的教师,专门让他们捎话给家长,请家长抽空来学校一趟,商议孩子们到乡中上学的事儿,刘贵老汉也是受邀的一位。

壮壮生活的小湾村是个小村子,距离乡政府所在地兴旺庄大约八公里,这儿和周围几个村的孩子小学毕业后都得到兴旺庄上初中。作为家里的重点培养对象,壮壮的哥哥就曾在那里住宿学习。因为兄妹俩相差四岁,现在哥哥已经从乡中考到县一中读高中去了。

从学校出来的刘贵老汉,耳边一直回响着老师“教导”他的话,“你家孩子资质聪颖,接受能力强,又肯下功夫学,是块学习的料,你这做家长的,可别因家里日子紧巴,又因她是个女孩儿,就剥夺她继续求学的机会。一定要想想办法,让她能到乡中读书去。”刘贵老汉一会儿嘿嘿笑出声,一会儿紧紧皱起眉,又高兴又难过。走到村头他停下来,蹲在一棵大树下,习惯性地摸出袋里的烟叶,装好一锅烟边想事情边抽起来。

其实村里很多人家不懂得教育和引导孩子,当然这和不看重读书并非一回事,他们也希望孩子能识字、有出息,但在培养过程中不知该怎么上心,孩子贪玩不学习了,便火气上冲打骂一顿。武力镇压多,思想疏导少,结果孩子的认知水平提不上去,怕惧感也逐渐消失,渐渐便在无知无畏中任意发展下去。很多家长迫于无奈,看孩子读不成书也不怎么痛心,尤其是女娃,只说不是读书的料便了事,接下来后辈自然重蹈其覆辙,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延续耕作的生活。前面我们也提过,刘贵老汉的弟弟在县城教书,出言吐语和高于他家的生活水平对他产生的影响很大,让他对孩子们以读书求出路有了不同于其他村民的意识和渴望,并在教育孩子时也常有流露,“你叔小时候爱读书,成绩好,后来才考上师范院校。你们一定要好好学,长点出息,将来要像你叔一样,坐办公室,挣工资,过那吃穿不愁的生活。”

他这种朴素而现实的、还达不到一定高度的教育观对孩子发挥了很大作用,刘老汉领着壮壮兄妹去弟弟家时,俩孩子都非常喜欢叔叔家宽敞明亮的砖房和方庭齐整的小院,觉得和自家杂柴碎棍堆积、猪粪味熏天的破墙烂院相比,很是清爽洁净。所以刘老汉每回教导完他们,他们都精神振奋,在学习上特别用功。

现在壮壮真的好好学了,做家长的能弃之不管吗?刘老汉不由地摇摇头,静默地呆了一会儿,心里有了主意后才大步流星赶回家去。

吃罢午饭,等孩子们都睡了,刘贵两口子便就壮壮读书的事儿商量起来,刘贵先用掩饰不住的得意口吻学着老师的话说了一遍,水清听完禁不住笑出声,看一眼熟睡的孩子,她赶紧捂上嘴,压低声音骄傲地说:“壮壮真行,自打上学以来,老师总是夸她。”

“是啊!”刘贵也感慨地说:“我本来只想让她识几个字,不曾想她学得这么好,让她辍学实在可惜。再说了,这几年田地分开后,咱家收成越来越高,光景看起来一天比一天好了,只要咱们有余力,女娃也想培养呀!要是真能像她叔,念出书来就上班挣钱那就好了。再不用像咱一样,一天累死累活的,和日头瞎较劲。今儿又经老师劝导一番,就更不能让孩子失学了。”水清若有所思地点头同意,说:“这几年玲玲大了,一边上学一边也能帮着带老四,家里活儿咱们紧凑些也撑得过去,只是——强强和壮壮一个在县城读高中,一个在乡中读初中,都得住校,两个娃的费用不少,恐怕咱家那点积蓄……”

“我想去趟县里,找她叔借点,垫上学费和吃住的费用。另外女儿大了,也得给裁上一两件合身衣裳,等秋收下来,卖了土豆和玉米,再把钱还上,你说咋样儿?”

水清表情凝重地点点头,说:“走之前我把家里的鸡杀上一只,拾掇干净,你给她叔她婶带去。”刘贵笑着应了一声,疲累的夫妻这才安心睡去。

到乡中上学的前一天,收拾停当的壮壮迈出家门,朝二丫家走去,她想在临行前和儿时的伙伴告一下别。

二丫笑嘻嘻地将她迎进家里,两人一个坐在炕沿,一个坐上高凳,亲密地聊起来。

“听说你去乡里念中学呀?”

“嗯,明天走,这不,走之前来看看你。”

二丫把凳子往炕边挪挪,拉住壮壮的手,依依不舍地说: “你走了我就寂寞了。”

壮壮怅然一笑,认真地对她说:“你也和我一起去吧,咱们在一块再念几年。”

二丫吃吃地笑着:“拉倒吧!你又不是不知道,就我这笨脑袋,啥也学不会,而且一念书我就头疼,还不如喂猪省心?”

壮壮摇摇头,显然不认同二丫的看法,即使二丫从小贪玩,成绩平平,她还是劝道:“上中学多下点功夫,成绩还能提起来,别灰心,二丫!要不和你爸妈再商量商量?”

二丫甩开壮壮的手,不以为然地说:“念啥念,你看咱村有几个念成的,最后还不是‘刨地球’?我可不想再受那个罪了,女娃娃家能念出个啥名堂来?”

壮壮看了看二丫,感觉她们的观念已经有了分歧,她求学是为了成年少受些罪,摆脱“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命运,而二丫和很多乡亲却心甘情愿接受这种“宿命”,缺乏信念,也无勇气尝试着改变。

她俩互相看着对方,都下意识地发现这个话题已无谈下去的意义,两人便不再为之争论,转而说起别的事来。

“你每星期会回家来吧?”

“嗯,回来帮家里干些活,再拿点干粮带去。”

“那就好,我们每星期基本都能见上面。”

“嗯,学校离这儿不太远,我走着就回来了。有空我会过来看你的。”

“我也会过去看你的。”二丫会心地笑了,两个好伙伴手牵手走出院外,二丫目送壮壮离去。

本文连载章节
我也说几句0条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发表评论! [登录] [我要成为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