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家网>> 评论 >> 评论集 >> 正文

《诗歌艺术论——全国诗歌理论研讨会论文集》(50)

//m.zimplifyit.com 2012年12月24日14:22 来源:中国作家网 中国作家协会创作研究部 编

  评论家也是读者 )都可能有自己的标准。《 诗刊 》等刊物曾经开展过关于诗歌标准的讨论,参与者甚多,但最终没有得到一个能够被大多数人接受的结论,只是推动了人们对诗歌标准的思考。在多元化的诗歌时代,这样的结局是可以预料的,也是正常的。不过,既然是诗而非其他文体,人们的心目中肯定还是存在着关于“诗”和“好诗”的判断标准的,比如独特的精神发现、语言的精美、形式的规范、表达的新颖、篇幅的长短等等。在传统的诗歌写作中,大多数诗人都要考虑到这些元素,都要考虑到这些元素要怎样安排、组织才能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体验,适合读者的需要。但是,在网络写作中,作者可以不考虑这些元素,可以不考虑自己写的是不是诗,而是率性而为,使一些在诗歌发展中总结出来的优秀的诗歌品质受到了挑战,比如诗的音乐性、诗的含蓄蕴藉的张力、诗歌格调的高雅,等等,是不少自由的网络写作者不太关注的,于是我们读到了许多语言散漫的作品,读到了和散文差不多的作品,读到了粗俗的、自以为是的作品。诗歌不是物质产品,单一的标准对诗歌来说肯定是不适合的,但诗歌毕竟是具有自身特点和规律的文学样式,没有标准也是不行的。

  ( 二 )缺乏第三方监督。“监督”这个词也许不适合谈诗,但是在现代社会,由于人们对于自由的无限制的追求,“监督”就成为许多行业、许多领域所不可或缺的一道程序,也是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手段。诗歌写作主要是个人行为,别人的“监督”是很难实现的。在传统的写作中,“监督”者主要是报刊和出版社的编辑(

  在发表、出版后,也包括评论家和普通读者 )。编辑按照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读者对诗歌的可能的要求,或者报刊、图书在出版方面的要求等对诗人的作品进行选择、修改、编辑加工(

  有时是提出问题,由作者进行处理 )。这种“监督”虽然可能使一些优秀的作品被忽视,也可能使一些质量不高的作品被推向社会(

  这和其他行业的监督差不多 ),不过从总体上说,即使不是所有编辑都是优秀诗人,但他们大多都是读过大量作品、视野比较开阔的人。能够通过编辑的选择在报刊上公开发表出来的作品大多数还是属于中等及以上水准的,在艺术上往往也能够在诗的文体、情感、表达等方面为诗的发展提供一些正面的效应,为读者提供艺术上、情感上的一些启迪。编辑的导向作用对于诗歌的发展是非常重要的。在新诗史上,不少优秀诗人都是因为遇到了优秀的编辑而走向诗坛的。“五四”时期,宗白华曾担任《

  学灯 》副刊的主编,郭沫若从日本投寄的所有作品几乎都是通过他在报纸上发表的,这给郭沫若带了很大的鼓励,使他创作了著名的诗集《

  女神 》中的大多数作品。这些作品是初期新诗的经典,也为新诗的基本定型作出了贡献。后来,宗白华赴德留学,《

  学灯 》副刊的新主编不再发表郭沫若的作品,这使他在很长时间内失去了创作动力。在网络写作中,诗歌的发表除了由网站承担的政治、法律等方面的统一监管之外,诗歌作品是直接走向读者的,基本上没有人对其在思想上、艺术上进行监督,任何作者都可以随意发表作品。自由是自由了,但自由带来的作品质量的参差,也使网络诗歌广受诟病,曾经受到广泛关注的“梨花体”、“裸诵”等事件就是从网络上炒作起来的,对诗歌的形象造成了相当大的负面影响。

  ( 三 )诗歌经典化的可能性降低。以传统方式发表的作品,因为数量相对有限,可以被广泛阅读、反复阅读,一些优秀作品被大多数读者认可之后,就逐渐成为新诗的经典,成为承载民族、时代的文化基因的重要文本。网络写作改变了这种格局。除了作品自身的质量之外,网络作品的不断被覆盖、遮蔽,也使人们忽略了对其中一些优秀作品的关注和选择。网络包含着海量信息甚至云量信息,信息的了解是网络阅读的主要目的,浅阅读是网络阅读的基本特点,对于诗歌这种需要投入心力的文学样式,阅读者很难像阅读印刷作品那样对所有作品进行细读,这就导致了阅读频次的一次化,阅读效果的表面化,作品评价的随意化,忽略了对诗歌作品的全面、深刻的美学感悟。这种阅读方式导致的结果,可能就使网络作品很难被认为是诗的精品,即使有精品,也很难被遴选出来并受到大多数读者的推荐。王蒙在谈到当下文学的“泛漫化”特点时说,“这(

  指泛漫化——引者注 )是一种文化生活的民主化,也是整个社会走向民主的一个进程。千万不要以为民主一扩大,文化就能上去,不一定,文化上质与量不一定协调。大家都参与文化了,如网络文艺,它也许反映的是大多数网民的平均数,而不可能是文化的高峰,不可能出现文艺的奇葩。”①

  泛漫化也是网络诗歌所具有的特点之一,这种格局和造就经典作品的语境是存在不小差异的。

  ( 四 )过程的消失淡化了诗歌创作的艰辛,诗歌载体的文化感、历史感越来越弱化。虽然诗歌创作有时是灵感一现的产物,但大多数诗人在酝酿情绪、寻找表达等方面还是要花费大量心血的;有些作品还经过了长时间的、反复的修改。很多诗人都体验过“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的创作艰辛。在传统的写作方式中,一首诗的创作过程、修改信息等等,可以通过手稿等方式被完整地保留下来。这些信息是了解和研究诗人创作心态的重要资料,也揭示了诗歌创作的艰辛。诗人在不同版本中对作品的修改,也是研究诗歌创作过程、诗歌版本的重要文献。因为这些过程的存在,这些创作、发表、传播诗歌文化的载体往往也就具有比较厚重的历史感,容易使诗人、读者产生对诗歌艺术的敬畏。而网络写作则有所不同,诗人的创作过程基本上被淡化了,即使进行过反复的酝酿、修改,但酝酿、修改的痕迹很难被保存下来,这不但使一般读者忽略了诗歌创作的艰辛,失去了对诗歌艺术的敬畏,而且使诗歌创作的心理研究、诗歌创作的过程研究、诗歌的版本研究等等失去了根基。传统的写作工具和传播媒体是可以触摸的,而网络则是虚拟的,因此,网络诗歌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是缺乏实在感、厚重感的,也是缺乏历史感、文化感的。

  由于网络写作的特点和局限,网络和网络诗歌在非常热闹、繁荣的表象之下,带给诗歌的不完全是正面的效应,既推出了一些好的作品,也存在大量的质量低劣、格调低下的作品。这种泥沙俱下的现状,需要阅读网络作品的读者拥有很大的耐心,才能找出其中的优秀之作,享受到网络传播、网络写作带来的好处。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或者愿意花费这样的时间和工夫,——人们使用网络的目的之一就是因为发表、收集信息的快捷,可以节约大量时间,——不少人因为读到了很多质量不高的作品,就在一定程度上失去了对诗歌的热情和信心,最终败坏了读诗的胃口。

  四、应对挑战的几点设想

  面对网络时代和网络写作的挑战,诗歌界、诗学界甚至编辑出版界都应该有自己的态度和策略。要想使网络为诗歌艺术的探索发挥尽可能满意的效果,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们应该尽量做到的。

  ( 一 )承认网络传播、网络写作的必然,承认诗歌的写作在网络时代和非网络时代是有所不同的。网络已经非常普及,网络写作也成为不可逆转的存在,这是我们必须接受的现实。对于网络写作,不同的人可能有不同的态度,一些不接触网络的诗人,因为不了解网络写作的状况,他们依然坚持着自己的传统写作方式,不承认网络诗歌或者拒绝参与其中;一些有着传统写作经验、又注重网络传播的诗人,他们把自己创作的作品上传到网络平台上,实现了传播方式的多样化与现代化,但他们的作品在本质上还是非网络写作;还有一些诗人(

  尤其是年轻诗人 ),他们在平面媒体上发表作品不多,主要作品都是在网络上发表和传播的,他们的名声也主要是在网络世界里获得的,因此他们依赖网络,坚持他们的网络写作。不管是持哪种态度的诗人,都应该承认,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生活方式的转换,在网络时代,诗歌与网络搭上关系是必然的,而且网络写作和传统写作在诸多方面都存在差异。拒绝承认网络诗歌,是不明智的;不承认传统写作与网络写作的差异,不是发展的眼光。

  ( 二 )选择优秀的网络诗歌,以传统的方式加以保存和传播,提高网络诗歌经典化的可能,也为网络诗歌写作提供一些范例和参考。网络的信息量巨大,一些优秀作品被淹没其中,有时很难被人发现。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共同存在的今天,我们应该寻找能够使二者沟通、交流的有效方式,其中之一就是遴选网络诗歌中的优秀作品,在传统媒体上发表、出版。对于这一点,一些刊物已经意识到并开始实施,它们开设了自己的网站、论坛,让诗歌写作者自由发表作品,同时又在其中通过读者推荐、编辑审稿等选择优秀作品在刊物上发表;《

  诗刊 》、《 星星 》、《 诗选刊 》等刊物还开设了专门的网络诗栏目。一些在网络上活跃的诗人可能也意识到网络的局限,开始将在网络上写作和传播的质量较高的作品,重新在平面媒体发表,实现和传统写作方式的交融。最近几年,一些诗人或者网站还编辑出版了网络诗选,比如游承林主编的《 2007中国最佳网络诗歌 》( 中国文化出版社,2008 )、西叶和苏若兮主编的《 界限——中国网络诗歌运动十年精选 》(

  重庆大学出版社,2009 )、墨写的忧伤主编的《 中国网络诗歌精选 》( 中国戏剧出版社,2009 )、游承林和黄少群主编的《

网友评论

留言板 电话:010-65389115 关闭

专 题

网上学术论坛

网上期刊社

博 客

网络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