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石溪:少儿小说应有节制地把人性复杂告诉孩子
来源:中国青年报 | 惠滢 2016年06月30日17:55
原标题:少儿小说应有节制地把人性复杂告诉孩子
——访“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沈石溪在云南西双版纳插队。有一次,从上海来的他出于好奇,跟着村民上山打猎。一只猴子被村民从树上打了下来,拨开树下茂密的杂草,他们看到了紧紧抱着小猴的受伤母猴。母猴用恳求的眼神看着他们,推开了近在咫尺的枪管。
这一幕让沈石溪终生难忘。“在那里,我才明白动物与人类是平等的,也是有感情的。”沈石溪举了一个例子,不同于大城市,那时西双版纳的猪是散养的。“我很不解,圈养猪多方便啊。村民却解释说,动物和人一样,你整天被关在一个地方能舒服吗?”
于是,在30多年的写作中,沈石溪始终围绕动物,成为广受欢迎的“动物小说大王”。他1989年创作完成的第一部长篇动物小说《狼王梦》,仅浙江少儿出版社版本,单行本销量至今已达400万册;而“动物小说大王沈石溪书系”自2008年推出,至今销售册数超过2300万册。
“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不该蔑视它们。”这是沈石溪不断向孩子们传达的思想。同时,他还通过对动物行为的描写,折射人类社会的问题。《狼王梦》便是这样一部作品。该书描写了母狼紫岚为了完成丈夫的遗愿,希望把自己的后代培养成狼王。但在强者的丛林里,三只小公狼相继死去,紫岚把希望寄托在女儿所产的狼孙身上。最后,她为了保护狼孙,与一只金雕同归于尽。
“写这本书的时候,社会提倡竞争。但过度竞争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果不加以克制就会激发人类的兽性。”沈石溪说。
有人说,作为少儿文学作品,《狼王梦》写得太现实了。但沈石溪不这样认为:“当年我走出校园踏入社会时,才发现老师说了很多善意的谎言。”他认为,少儿小说应该有节制地把人性的复杂告诉孩子,有一定的思想深度,不能完全迎合孩子的口味。
沈石溪提倡“跳起来才能够得到”的阅读,在这样的理念下,很多孩子读他的书时,感动得流出了眼泪。他还提倡一种“生态道德”,对现代社会的文明、道德保有一种审视的、批判的态度,帮助少年儿童建立更加科学、健康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喜爱动物的沈石溪,曾在家中同时养了7条狗和五六只猫。在西双版纳插队时,他还养过猎狗、牛、马等,甚至养过大象。
“书本上的生命教育是苍白的。”沈石溪认为,孩子应该多接触动物,家长最好让孩子亲手养一两种动物,这会让孩子最直接地感受什么是生命。不仅如此,这还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懂得保护弱小。
如今,国内原创童书已超过外国童书,最受中国小读者的欢迎,但沈石溪也清醒地看到很多问题。“现在童书市场求大于供,很多作家都被推着走,难以潜心写作,对内容也不太精雕细琢。”沈石溪说,“再厉害的作家也不可能一年写一套书。功利性强了之后,市场上出现很多同质化、粗制滥造的童书,跟风现象严重。”
“现在国内与国外的儿童文学创作水平没什么差距。”沈石溪说,“8年前我走进校园推广阅读,很多语文老师都说,我们主要推荐孩子阅读国外经典儿童文学作品。但近年更多的语文老师对我说,中国作家的作品很好看,孩子很喜欢读。”但沈石溪也发现,现在市场上不缺翻译过来的国外童书,而把国内童书翻译成外语的比较少,“童书走出国门需要翻译上的配合”。
如何让国内童书“走出去”,沈石溪说:“比如,从内容上说,应该反映人类的共同价值,少受地域和社会形态局限,减少阅读障碍和心理隔阂。像动物类、科普类童书,就比较容易引起共鸣”。当然,所有这些要建立在对故事的打磨上。“童书要‘走出去’,必须有一个好故事,饱含感情,并且具有启发性。”沈石溪说。
《狼王梦》启发了几代青少年读者,至今畅销;母狼紫岚的形象也深深印在作者和读者心中。沈石溪动情地说:“假如真有这样一匹母狼,我会亲吻她的额头、脸颊、眼睛和嘴唇,舔她的狼毛,让她浑身上下闪出艺术的光辉,以表达我对她深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