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克尔·克莱顿的恐龙及其他
来源:文艺报 | 星 河 2016年07月08日17:04
初看《侏罗纪世界》的时候,还真的以为被欺骗了——无论场景上还是表演上,都让人感觉这部影片极不对头,仿佛《侏罗纪世界》所反映的思想内容与今天这个时代有着至少20年的差距;类似的情节与表演,发生在20年前倒是非常吸引人。
当然,也可以认为这是制作者的一种故意,以便与此前的故事接合起来。毕竟作为“侏罗纪”系列的第四部影片,《侏罗纪世界》似乎有意忽略了第二、三部的故事,更像是第一个故事的自然延续。可即便如此,也应该注意时代本身的背景问题,因为这一故事的时间设定是在上一个故事发生后的22年之后(两部影片的相隔时间正好也是22年),22年的时间会让很多东西发生变化,无论是人物的思想行为还是语言服饰。所以我还是倾向于认为,制作者把需要花费巨款邀约名角的资金节省下来,主要是为了去制作那些精彩的电脑特技。
就整个故事安排来说,《侏罗纪世界》也只能被评价为“一般”,甚至于在影片中连普通生活场景的设置也不够精致,惟一让人耳目一新的,只有那些抢镜的恐龙了。那些出色的恐龙形象,实在是生动逼真而且令人震撼。
“侏罗纪”系列影片的故事基础,完全来自于美国科幻作家迈克尔·克莱顿(Michael Crichton,1942—2008)的科幻作品。而在许多中国观众看来,正是由于“侏罗纪”系列的成功,使得迈克尔·克莱顿大红大紫,并开始像“恐怖大师”斯蒂芬·金一样,与好莱坞一部接一部地签起合同来。而事实上,真正使这位“科技惊悚大师”扬名、而且后来使这位畅销作家位居全球首富名单前茅的,并非这些被复制的巨大恐龙,而是来自外太空的微小病毒。
1969年,描写外太空病毒的科幻佳作《安德洛墨达危机》(The Adromeda Strain)第一次把这位哈佛医学院毕业生的名字推向公众。其实在此之前,迈克尔·克莱顿就孜孜不倦地创作了很多年。在1969年以前,以笔名出版了多部科幻小说的迈克尔·克莱顿一直默默无闻,直到这部《安德洛墨达危机》问世才使他声名大噪。
《安德洛墨达危机》的故事并不复杂:坠毁的卫星带回了宇宙中的病毒,而它们对人类来说是致命的。危机发生,危机应对,危机解决——这样一个简单的故事告诉我们,根据生物学的特征,人类未来遭遇的外星生命,更有可能是简单的病毒而非高等的智能。
后来很多科幻作品都沿袭了《安德洛墨达危机》的思路,同时也沿用了与之相同或相似的解决问题的方式,但故事却更为精彩。事实上,《安德洛墨达危机》一书的情节实在乏善可陈,叙述方式也极为沉闷——书中充斥着大量的计划书、表格甚至分子式以及附图。为什么这样一部作品会在读者中引起巨大反响?究竟是由于时间关系(出版于科幻文学的黄金时代),还是由于地域原因(出版于公众科学素养相对较高的美国)?究竟是由于“外星病毒”这一概念触动了公众的脆弱神经,还是因为1971年它被拍成了电影?
值得一提的是,2003年正值“非典”肆虐,那时的人们多少有些恐慌,所以有关病毒和瘟疫的文学作品开始被瞩目。当时在网络上这部小说流传甚广,名曰《天外细菌》,署名竟是“佚名”!后来这部1997年出版的图书正式再版发行,进入读者视野。但很多人不知道,早在1980年底,中国就曾正式出版过这部作品,书名是——《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