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芳:信仰在岁月中高歌
来源:光明日报 | 博林 2016年08月01日09:25
【我眼中的名人】
“小林,你的理想就要实现了,组织上决定吸收你入党了。”
1959年,北京中南海西花厅。得知为建国十周年献礼的影片《青春之歌》成片的消息,总理周恩来决定亲自调看这部电影。
那一天,影片的主创人员也来了。当庄严的入党誓词与激昂的“一二九”学生运动叠映之际,在场者的心潮也澎湃起来。中场休息时,总理握着主演谢芳的手说:“祝贺你的成功!”
这句话,谢芳记了一辈子。
《青春之歌》是一部划时代的作品,从小说到电影的改编速度之快,表现的力度和广度之深,以及公映后举国乃至海外的火爆,都让它跻身经典之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位在大荧幕上举重若轻的“女神”,原来是第一次“触电”。
五十多年后再忆往事,已是81岁的谢芳报之一笑。青春不在,韶华已逝,白发爬满了她的额头。谈起年轻时的起起落落,她时常若有所思地望向远方。
“是时代造就了林道静,也是信仰塑造了我。”她嘴角浅笑,显出那个年纪才有的知足。
时光回溯。1935年,谢芳诞生在上海一户基督教家庭,原名怀复,寄意怀念故土,克复神州。父亲是神学院教授,母亲则多才多艺,从小给予她艺术的熏陶。七八岁的时候,谢芳随父母辗转去了香港,也养成了每日祷告的习惯。此后半生的恬静不争,大概就是那时打下的根基。
不多久,新中国成立的“福音”就传遍了大江南北。一向拥护共产党的父亲闻讯后,决定辞去香港神学院的职务,携全家回到武汉,预备在这个朝气蓬勃的国家做时代的新人。
“祖父当年因为逃难,走投无路之际被教会接济,为了感念恩德,便送父亲学了神学。然而相比于拯救个人,中国共产党拯救的却是一个民族的危亡,功在千秋。”
回到内地第二年,谢芳初中毕业。一心要报效祖国的她,本来志愿赴朝作战,只是没想到机缘巧合,竟让中南文工团——也就是后来的中南(武汉)人民艺术剧院给“收”了去。
“说来也巧,当时团里音乐部的主任杜平就住在我家楼下。”正缺青年女演员的杜平,一眼便相中了谢芳。她入团后,一待就是十多年,演绎了《小二黑结婚》《白毛女》等经典歌剧,也多少唱成了一个“角儿”。1958年,毛主席来湖北视察,谢芳随团参演了汉剧《柜中缘》,受到主席好评,这一切都让她感到与共和国命脉的紧密相连。
冥冥中自有天数。就在同一年,杨沫的《青春之歌》问世,成为了轰动全国的“超级畅销书”。为抢夺电影改编权,京沪两家大制片厂甚至闹到了国家电影局。而最终取得改编权的北影厂,将电影的拍摄交给了知名的戏剧家崔嵬。在激烈的选角之争中,崔嵬不迷信,不盲从。他想到了曾经的下属谢芳,并力排众议促成了她北上试镜。
这一抉择,改变了谢芳的人生道路,也成就了她载入影史的一系列经典荧幕形象。
“如果没有中南文工团,我会去参军打仗。如果没有老党员崔嵬导演,我可能还在唱歌剧。而最重要的是,如果没有共产党在血与火中的奋斗,就不会有《青春之歌》。”谢芳坦言,从普通人成长为众人皆知的电影明星,党无疑是自己的“伯乐”。
在《青春之歌》中,谢芳饰演的林道静,既充满革命的劲头,又富于知识分子的气质,真实再现了一位革命者的成长史。趁着《青春之歌》的余热,谢芳连续接拍了《早春二月》和《舞台姐妹》,三部电影各出名家之手,又因为对时代激情的真实刻画,被合称为“青春三部曲”。始料未及的是,谢芳在三部曲中刚刚擎起的信仰旗帜,却遭受了时代的无情打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谢芳的“青春三部曲”被批判为“毒草”,她自己也成了“黑线人物”。
面对不堪回首的十年,现在的谢芳仍是微笑以对。“冤吗?”“不冤。”她摇摇头,“北京的‘黑帮’多,我都排不上号。”面对现实的风风雨雨,她学会了自我解嘲,她说自己属猪,属于“乐天派”。“任何时候,天塌不下来”。她的宠辱不惊,流露在眼角眉梢。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风雨如晦的十年,她的信仰旗帜没有倒下。对党的信任,让她积极地展开了自我调理,以希望笑对人生。她坚信,云开雾散的一刻,就是自己归来之时。
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驱散了动乱的阴霾,吹响了新时期号角。谢芳也如愿归来——此后三年,她以每年一部的频率,主演了《泪痕》《第二次握手》《李清照》。这三部影片又被称为她的“中年三部曲”。
归来的谢芳,尽管青春渐逝,却高歌不息,凭借自身的形象特点,她塑造的新知识分子形象,无不带有强烈的时代特征。这背后,是对新中国的感恩,也是信仰力量的支撑。步入耄耋之年,她又给自己制定了“老年三部曲”的计划——不久前杀青的电影《仁医胡佩兰》,就算开了个头。
“青春之歌属于过去,但老年的歌才刚刚开始。”她笑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