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丝公主”代表了唐代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女性 ——专访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左青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高艳鸽 2016年08月03日10:00
由西安演艺集团歌舞剧院打造的原创舞剧《传丝公主》 ,于7月30日至31日登陆中国国家大剧院。该剧以唐玄奘所写的《大唐西域记·瞿萨但那·麻射僧伽蓝及蚕种的传入》和现存于伦敦大英博物馆的唐代木版画《传丝公主》为史料依据,以唐代公主李宁儿与拂菻国王子小波多力之间的爱情故事为主线,讲述了两个人克服种种磨难,公主终将桑树和蚕种带入拂菻国,将中国丝绸传播到世界的故事。
《传丝公主》是2016年国家艺术基金大型舞台剧创作资助项目,耗时3年创作完成,以小波多力“受命遣唐”拉开序幕,随后在“西市邂逅”“桑园心仪”“唐皇赐婚”“拂菻丝梦”“闯关受阻”中推进故事情节,以“天路传丝”结尾。该剧由陕西籍舞蹈家、国家一级编导左青担任总导演,赵小刚、张云峰担任执行总导演,黎琦和文鹰担任编剧,由杜鸣、张继文、宋立、胡耀辉、方绪玲分别担任舞剧作曲、舞美设计、服装设计、灯光设计和造型设计,青年舞蹈家黄路霏、汪子涵、徐立昂、邵俊婷、王俊久等领衔主演。在《传丝公主》于北京上演之际,本报记者专访了总导演左青。
讲一个有根据有历史的故事
记者:从版画上一个平面的人,到舞台上一个立体的形象和完整的故事, 《传丝公主》这部剧的创作过程是怎样的?
左青:关于传丝公主,唐玄奘在《大唐西域记》里面写过一个原版故事:他在西行取经的路途中,发现沿途有一个国家会织丝绸,用的技术跟我们国家的完全一样。他觉得很惊讶,当地人告诉他,几十年前,唐朝的一个和亲公主路过这里,把缫丝技术带到这里了。这个技术在唐朝其实是禁止外传的,这个公主很聪明,把桑蚕种子藏在了皇帝赐给她的凤冠里。
1900年,英国的探险家斯坦因在新疆和田丹丹乌里克遗址,发现了唐代木版画《传丝公主》 ,这幅画印证了唐玄奘在书中讲述的那个故事是真实的。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的故事这么多,所以我们在创作时就考虑,一定要找到一个有据、有史的故事,才能使它感人。当然,从现代观念看,“传丝公主”的这一行为,是将禁止外传的国家技术机密泄露出去了。但是,把它放到历史的长河中看,她将丝绸技术传出去后,实际上也实现了我们民族文化的传播,跟我们今天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呼应的,也体现了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开放、包容的民族。
记者:在这部舞剧中,你们怎么定位和塑造“传丝公主”这个形象?
左青:这是个非常贤惠,但同时又敢爱敢恨的女孩子,她跟拂菻国来的王子一见钟情,但两人之间的爱情受到了哥哥的阻止,他在朝堂上不同意妹妹和亲。在剧中,她面临着亲情和爱情的考验,同时又想把丝绸技术带到出嫁的国家去。“传丝公主”这个形象,代表了那个时代有理想、有追求的青年女性。
用舞蹈语言表达人物复杂的内心情感
记者:舞蹈并不擅长叙事,但它适合表现人物情感。在这部舞剧中,是怎么用舞蹈语言来讲故事并抒发情感的?
左青:舞剧这个艺术形式之所以产生,就是要用肢体艺术来讲述故事,当然,过于复杂的故事情节,它很难承担,但是传丝公主这个故事的情节设计比较简洁,重在挖掘人物的心理,表达他们内心的复杂情感,这些是有利于舞者用肢体充分表现的。
现在的很多舞剧追求淡化情节、丰富舞段,但是我认为,情节是不能淡化的,我们只有紧紧抓住人物的情感来开掘人物内心世界,这样他们的舞蹈才能更加好看,肢体语言才能更加丰富,才能够在肢体语言的开掘上不断有新的发现。对于舞剧来说,没有情节的依托,以及在情节中所产生的情感,舞蹈也是很难创新和发展的。
记者:这部舞剧在艺术上有一些创新的地方吗?
左青:现在舞蹈作品的创作有很多方法,也有艺术家在不断尝试创新,诞生了很多优秀的作品。就《传丝公主》这部舞剧而言,我个人认为,它敢于坚持戏剧的“三一律” ,敢于坚持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结合,在当下也是一种创新。这个题材,不同的导演可能会有不同的表达和解读方式,就我来讲,我更看重广大观众的接受,让它喜闻乐见。这部舞剧在舞段上有一些创新,但是在结构方式和人物刻画上,还是尽可能地把人物的情感传递给观众,这是我在这部剧里最主要的追求。
记者:这几年丝绸之路题材的舞剧很多, 《传丝公主》在舞蹈的编排上有哪些特点,如何体现唐朝风貌?
左青:在舞段和舞蹈的设计中,主创们从古典诗词和绘画中寻找灵感,借用其意境演绎舞蹈,比如用李白的“醉入胡姬酒肆中”演绎《胡姬舞》 ,取唐代画家周昉的《簪花仕女图》中的画意演绎《簪花舞》 ,取唐代画家张萱的《捣练图》演绎《捣练舞》 ,取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演绎《西凉武舞》 ,从细微处融入唐诗、唐画、唐俑等唐代文化元素。同时,为主要角色设计的独人舞、双人舞和三人舞,以及为表现西市风情、桑园春色、梨园乐舞等设计的情景舞段,都有鲜明的唐文化特征。
每个细节都尽量符合史实
记者:作为陕西人,以您对这片土地的了解,有哪些积累可以帮助这次创作?
左青:其实积累是个长期的过程,10年前我给陕西省歌舞剧院导演过一部大型唐乐舞诗《大唐赋》 ,那个时候就看了大量的书籍、壁画,听了大量音乐,3年前接到《传丝公主》这个项目开始创作后,对当年的这些素材又有很多新的认识。比如,过去我们对唐乐舞的认识,是把它作为一种展示性的歌舞表演,但是在这部剧里,我们用它来塑造人物、表达情感,这也是这次创作中我们的一个很重要的尝试,因为所有的舞蹈还是为人物服务、为塑造人的真情实感服务,所以要把那种展览式的歌舞,由再现性的艺术变成表现性的艺术。
记者:您说过这是一部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结合的舞剧,为了使故事和情景表现符合史实,你们做了哪些努力?
左青:主创团队用了近两年时间研究文献,并到陕西、甘肃、新疆进行实地调研,确保每处细节都尽量符合史实。比如,为了保证演员们在剧中的纺丝动作的准确,主创团队到杭州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以及关中民俗馆学习考察。敦煌壁画飞天和唐代仕女图,也都为创作团队提供了古典舞的编排素材。为表现采桑、缫丝等场景,主创们还从魏晋隋唐年代的壁画上的采桑图、缫丝图中寻找舞蹈创作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