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周碧初文献展呈现独特艺术风采

来源:文汇报 | 徐维欣  2016年08月05日12:15

作为中国现代油画的重要开拓者,周碧初融合东方与西方,传统与现代,在长期的探索与奋进中形成了自己丰厚的艺术积累和独特的学术面貌。为系统、完整、深入地梳理周碧初的艺术生涯,上海油画雕塑院美术馆日前举办了“精神的融合———周碧初文献展”,通过油画原作、速写,以及还原的画室,观众得以领略这位名家的艺术风采。

此次周碧初文献展分为两大部分,美术馆一楼展厅呈现的是艺术家从启蒙到求学再至探索教学的七个重要篇章,作品则分为风景、人物、静物、民俗、黄山等五个专题板块;二楼展厅则由“周碧初与教育”“德高望尊”“研究成果”“画室还原”“艺术年表”及“公共教育”六个部分组成多元化的视觉场景。

文献展得到周碧初先生家属的大力支持,他们提供了周碧初先生各个时期的油画原作50余件、速写20余件,为历届文献展中展出原作最多的一次,其中不少作品为首次对公众展出。另外,家属还提供了许多珍贵文献资料,包括上世纪40年代展览的手绘海报、30年代出版物、周先生教学笔记、证件、展览请柬等。

记者现场看到,一张已经略有残缺的海报显示———1940年3月14日至19日,“周碧初油画风景展览会”在大新公司四楼画廊举行,门票每人二角。从中可以发现,在上海,将画展办到商场中的做法其实早已有之。

此外,展厅中有一个竖起的展板,以镜面镶嵌的方式展示了一幅周碧初画在木板上的双面油画,一面题为《黄山之云》,一面题为 《水乡》,画作均绘于1935年。从双面油画的画面上看,此时,周碧初的印象派风格尚未完全形成,而“黄山之行”系列在周碧初晚年被视作他的代表作。策展人告诉记者,这样的双面油画可能是他早期的构想,而利用木板两面作画,在当时可能是出于节俭所做的练笔。

周碧初在其1979年6月1日写的《关于油画的体会》中坦言:“真正做一个画家,归根到底要努力,能做出成就,画出好作品来。”而他也正是这般实践的。

与一般的艺术展览不同,文献展除了展示作品,还要考虑文献的专业性以及布展空间的设计感。比如此次周碧初文献展,上海油雕院美术馆的两层空间被灰蓝色的环境所包围,色调幽雅富有诗意。然而就是这一抹底色,也经过了团队好几轮的讨论。“最后调制了这一个蓝色,是取自周碧初作品里的天空颜色,色彩不张扬,就如画家本人的低调个性。”这个蓝色无法归类,因而被大家亲切地称为“周碧初蓝”。

文献展也有拉近非专业观众与艺术的距离的功能。在为期1个多月的展期中,该展主办方共准备推出9场公共教育活动。其中,既有学术性讲座,也有数场跨界类的艺术活动,包括音乐专场、纪录片专场、读书会,以及3场儿童艺术教育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