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真正的感受才会动笔去写” ——记内蒙古包头市艺术研究创评中心编剧苗利清
来源:中国艺术报 | 蒙文 2016年08月17日14:41
“ ‘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每个文艺工作者都要明白的道理,能否真正地深入下去、真正地扎根到人民群众中,不仅是一个心与心对接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创作态度的体现。 ”对于内蒙古包头市艺术研究创评中心编剧苗利清来说,这种创作态度一方面出于多年形成的习惯,另一方面也是一种创作意识的驱动。
多年来,苗利清始终保持着为百姓写戏的习惯,他深深地体会到,那些“打高腔、唱高调”远离生活的大作,终究不会受到百姓的青睐,只有那些流淌着百姓情感的作品才能够经受得住时间的检验。他说:“我创作的每一部作品,无论大小,都要经过深切的体验,有了真正的感受才会动笔去写。 ” 2013年,内蒙古包头市北梁棚户区改造正式启动,苗利清应邀为一场晚会创作两个小品。接受任务后,他便立即深入到棚户区改造现场,走家串户听取百姓心声,随棚改干部一起去做拆迁户的动员工作。经过一段时间用心深入棚改中的那些人和事,在他的头脑中便逐渐形成了戏剧化的构思,随即创作了《为了谁》 《乔迁之争》两个小品,演出后收到了良好的反响。此后,他再次扎入北梁,在原有素材的基础上,进一步夯实、丰富,创作了二人台现代戏《北梁新曲》 、音乐剧《北梁娃》 。几个作品虽都是反映北梁棚改,但由于选取的角度和表现形式的不同,呈现出了各具特色的效果。
而后,苗利清连续创作出了3部大戏:二人台现代戏《九九重阳》 《城市的呼唤》与《雪色梅香》 ,有的已经开排,有的即将演出。他感慨地说:“每一部戏的创作完成都有着我深入生活、贴近百姓的一段亲身经历,作品生活气息浓郁,思想性、观赏性皆具,因此受到了认可。 ”
生活始终都是创作的源泉,人民永远都是创作的根本,“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是苗利清一直践行的创作理念。至今,他创作并排演的大型戏曲、二人台小戏以及小品等曲艺类剧目、节目约40多个,代表作有大型漫瀚剧《草原阿妈》 《咱们的税务官》 、二人台小戏《签字》 《都是一家人》 、二人台呱嘴《王婆说水》等。对苗利清而言,多年来在基层,为基层剧团写戏,让他清楚观众喜欢什么、爱看什么,什么样的戏才能够打动他们,让他们感觉到所写、所演包涵了他们的内容,他们甚至能从中找出自己熟悉的人或事。“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坐得下来、看得下去。而要做到这一点,前提就是要多关注他们,多走近他们,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使他们能够和你‘掏心窝子地聊’ ,从‘原生态’上掌握素材,创作出有生活、有温度、接地气的文艺作品。 ”他说。
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特约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