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沉思的现实表达 ——“海上丝绸之路——冯少协艺术展暨研讨会”侧记
来源:人民日报 | 吴艳丽 2016年08月23日16:17
十八世纪伊斯坦布尔·远道中国归(油画) 冯少协
以海上贸易为主题的绘画创作,基本处于零星状态。冯少协近几年专注于此,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捕获创作灵感。8月12日至23日,“海上丝绸之路——冯少协艺术展暨研讨会”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办,20余位画家、评论家对冯少协创作的40余幅系列油画展开了具体探讨。
“海上丝绸之路”多见于文献记载,如何以恰当的视角表达出历史的厚度和深度,与会者认为冯少协做出了有益探索——在事实与想象相结合中达到表现自我与表现历史的平衡。为表现历史中的现场感,冯少协巧妙选取最具代表性的历史细节,分海港风景、建筑遗址和出土文物三类题材进行阶段性处理,重新构建起这段浩荡的历史和文明的交融。然而,他笔下的画面不是再现或还原式的风景,而是带有历史想象的风景重构,在远景的开阔、中景的凝视以及近景的静观中,在同一景物的古今对比中,抒写着对那段历史的遥想。
这种遥想,离不开画家真切的人文关怀。与会者认为,其创作的内容有两个维度:一是呈现出千百年中“海上丝绸之路”持续不断的辉煌——古港、帆影、灯塔、遗迹是“海上丝绸之路”上一度兴盛的标志,历史文物是海上贸易往来及文明交流的见证,商船等又体现出人类征服海洋的精神。二是展现出一种中国自信——不论是穿梭于世界各地的中西船只,还是历史遗迹、出土文物,无不渗透着中国人对海洋文化的自信和向往、对其他文明的接纳与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这种遥想,也离不开画家敏锐的艺术感觉。与会者认为,冯少协有意识地通过色彩和笔触呈现深远的历史感,画面中重色及灰色的大胆运用,历史遗迹的古旧感和斑驳感,出土文物的残缺美,再加上对形式感的强调等,都在引导观众进入一种历史情境。
如何在历史沉思的现实表达上能再进一步?就题材而言,有评论家指出,可以加入更多重要的历史节点、路线、事件、人物等。就艺术表达而言,有评论家指出,不应囿于以厚重、深沉的色彩表现历史感,应该在对历史的深入理解上,充分发挥色彩的感染力,使画面更鲜活、历史感呈现更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