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解读多彩贵州  展示千岛文化——贵州省作家协会五年工作综述

来源:文艺报  |   2016年09月21日17:00

贵州省作协组织贵州文艺家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

八代会以来,为挖掘多彩贵州的千岛文化,展示贵州高原的地域文化,贵州省作协顺应时代、服务作家,贵州文学百花齐放、生机勃勃。

一、作协工作尽心尽力

为推动社会主义文学事业的不断繁荣发展,贵州省作协以“联络、协调、服务”为宗旨,做了大量行之有效的工作,增强了协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为广大作家营造了温馨、健康、和谐的创作环境。

1.把握创作导向,引导作家创作

贵州省作协通过举办“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座谈会”、“贵州文学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贵州文学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文学创作座谈会”、“贵州文艺家纪念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座谈会”等活动,及时将党关于繁荣文艺事业的方针政策传递给作家,帮助作家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依靠谁”这一根本问题,赋予“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新的时代内容,引导作家高扬理想之旗,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不忘初心,传递文学正能量。

2.实施精品战略,推荐优秀作品

为展示贵州文学成就,贵州省作协在组织有实力的作家参评国家级、省级奖项,申报中国作协重点作品扶持项目的同时,从创新激励机制入手,以扶持机制出人才,以奖励机制出作品,在省委宣传部的大力支持下,借鉴中国作协和外省区市设立文学奖的经验和办法,设立乌江文学奖、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尹珍诗歌奖等,繁荣贵州文学创作,共有百余位作家获省级以上奖项。

3.加强文学培训,提高创作实力

贵州省作协一方面积极配合鲁迅文学院工作,承办鲁迅文学院少数民族文学创作贵州培训班,承办鲁迅文学院西南六省区市第二届青年作家培训班,推荐作家到鲁迅文学院学习;另一方面,贵州省作协积极举办各种培训班,提高作家的创作实力,特别是继续打造“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改稿班”品牌,每年邀请省内外著名作家、评论家、编辑前来授课,帮助少数民族作家认真梳理民族记忆,深入挖掘民族资源,写好富有时代特色、地域特色、民族特色的中国故事。已培养苗、布依、侗、仡佬、彝、土家、回、白、水、毛南等300余名少数民族作者。同时加大培养青年作家的力度,对文学创作成就突出的7位青年作家授予“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激发青年作家的文学创作活力。

4.提供展示平台,支持作家创作

《山花》是贵州重要的文化名片,在全国文学界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作品历来保持较高的转载率以及较高的点击率,多篇作品荣获“鲁迅文学奖”、“紫金·人民文学之星奖”、“小说选刊奖”等各类文学奖,获评“中文期刊网络阅读全球排行前100名杂志”、“全国百强期刊”等,有不少作品翻译到日本、英国、德国、美国、泰国等国家。

《南风》杂志是全国为数不多的青春文学刊物,在年轻读者中具有广泛影响力。改版后已发表近2000万字的青春文学作品,并利用发行量大和互联网优势,坚守青春文学阵地。

贵州省作协多方寻求支持,由贵州文学院编辑出版了《贵州作家》和《花溪文学》两份期刊,为基层作家创作提供发表园地、创作平台,许多贵州本土作家从这里走向全国。

此外,贵州省作协按照中国作协要求,收集、编辑《新时期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侗族卷、布依族卷、仡佬族卷、水族卷);并在省委宣传部支持下,编辑出版贵州精品文学丛书。目前,贵州省作协组织编辑的《贵州新文学大系1990—2015》丛书即将出版。

5.实施请进来、走出去举措,寻求繁荣文学新路

为加强交流,贵州省作协举办“中国百名作家黔东南行”、“中国著名作家走进黔西南”、“《中国作家》德江创作基地授牌暨全国著名作家采风活动”、“中国知名作家聚焦安龙”及协办“中国作协重走长征路主题采访活动”等大型采访活动和“武陵山区笔会”,协调中国作协在贵州开展台湾青年作家“遵义之旅”活动,并在贵阳举办“两岸作家座谈会”;组织贵州作家采风团前往甘肃、陕西、江西、安徽、重庆、西藏、黑龙江、吉林等地学习交流。

6.开展深入基层、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贵州省作协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组织晴隆创作基地挂牌暨“24道拐”采风活动;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组织文艺采访团沿着当年红二、六军团长征路线,缅怀红军战绩,接受灵魂洗礼,讴歌时代巨变;组织“高铁一线行”、“千里沪昆行”采访活动以及组织作家深入到贵阳、遵义、铜仁、安顺、毕节、黔南、黔东南、黔西南等地基层采访,将“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主题实践活动引向深入。并将采访成果编辑成书,出版报告文学集,以此推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文学作品。

7.加强多方合作,宣传多彩贵州

为展示多彩贵州、千岛文化的魅力,贵州省作协承办了第14届全国文学院院长会议,承办了西南六省(区、市)作协工作联席会议;并做好中国作协赴贵州开展专题调研活动系列工作,使中国作协多层次地了解当前贵州的文学生态、工作成效以及贯彻讲话精神,落实深扎活动的情况。

与此同时,贵州省作协还将目光投向世界,组织贵州作家代表团访问俄罗斯。这是贵州文学团体首次集体亮相国际文学舞台。访问期间,举办了文集《白多黑少》(中国贵州作家小说选)(俄文版)首发式;参加了圣彼得堡第八届国际图书展及国际作家论坛,圣彼得堡汉学家、翻译家的交流会,莫斯科中国文化中心组织的“贵州多民族文学共同繁荣发展”的文学讲座;通过与高尔基世界文学研究所研究员的座谈交流等系列活动,向俄罗斯宣传、推荐贵州文学、多彩贵州。

8.组织作品研讨,总结创作得失

为了更好地推出贵州作家群,贵州省作协承办了贵州作家群高峰论坛,通过推介“黔山七峰”,让文学与评论产生互动,从而引领贵州文坛不断创造辉煌。今后,贵州省作协还将推介“黔山七彩——贵州优秀少数民族作家群”、“黔山七鹰——贵州青年作家群”等,让贵州作家得到更多的关注和发展空间。

为分析贵州文学现状,查找创作瓶颈,探讨文学突破口,寻求再创文学高峰的路径,贵州省作协承办了由省委宣传部主办的“菊梅月坛”。

为总结创作得失,帮助作家关注现实生活,反映时代精神,激励作者取得更大的文学成就,贵州省作协举办了小说、散文、诗歌、报告文学、儿童文学等作家作品研讨会等。

9.与时俱进,调整思路

贵州省作协根据文学事业发展的要求,在中国作协和各省区市作协的帮助下,通过多方努力,经中共贵州省委同意,省编办批复,目前,贵州省作协单独设立,由省委领导,省委宣传部代管,按副厅级单位管理。

为更好地开展作协工作,加强对文学创作的引导,贵州省作协设置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青少年文学、影视文学、文学理论批评、少数民族文学等8个类别的专门委员会,并由省作协主席团成员分工负责。

为走上一条属于贵州文坛的“星光大道”,省委宣传部批准并拨付专款,支持贵州省作协围绕省委、省政府的重点工作,遴选一批重点作品的创作选题作为签约作家项目扶持。

依据现代信息发展态势,贵州省作协创建贵州省作家协会网站、贵州作家微信公众平台、贵州文学微信公众平台,宣传作家作品,交流作家信息,展示作家风采。

按照影视与文学结合的特点,贵州省作协组织作家创作剧本,并参与电影《乌蒙春晚》的制作工作,参加《二十四道拐》首发式新闻发布会工作,宣传影视成果。

根据贵州多民族的特点,按照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个性特点,贵州省作协选择民族文化资源丰厚、民族特色浓郁、少数民族文学队伍建设和文学创作势头较好的地区,设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基地。

二、文学事业蒸蒸日上

近年来,贵州文学创作异彩纷呈,作家队伍不断壮大。影视创作空前繁荣,小说、诗歌、散文齐头并进;少数民族文学欣欣向荣;老作家壮心不已,中年作家展现实力,文学新人不断涌现。

1.影视创作成果丰硕

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试图将以语言为核心的小说转变为影视,他组织创作生产的电影、电视剧,使贵州影视创作走在全国的前列。电视连续剧《绝地逢生》《奢香夫人》《风雨梵净山》《二十四道拐》《王阳明》《凤凰台》《风火燃情》,电影《云下的日子》《幸存日》等获得全国“五个一工程”奖、中国电视金鹰奖、中国电视飞天奖等国家级大奖20余次。最近,《二十四道拐》还在第十一届中美电影节上荣获优秀电视剧“金天使奖”。

目前,贵州省作协已完成省委重大题材4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绣娘》,30集电视连续剧剧本《鱼钩巷》,并完成省委宣传部向长征胜利80周年的献礼片《极度危机》的创作。

2.老中青作家展示实力

近年来,贵州老中青作家创作了一大批技巧纯熟、思想深刻、深受喜爱的作品。何士光用20年来自己对华夏文化的研究和感悟,帮自己和读者找到“回家的路”;欧阳黔森以充满理想主义的英雄情怀,承接了对贵州边地的现实主义书写传统,被誉为“小叙事与大传统的典范之作”;唐亚平致力于民族文化的整理和挖掘,展示多彩贵州的魅力;冉正万表达出对百年历史的思考,有着浓郁的地域特色;谢挺探寻现代都市人内心矛盾与精神缺失,言说特定时期人们的内心流向;戴冰以非凡的想象力,凸显时代特征,折射生存境态,探索人类精神;唐玉林的小说充满了传奇性与文学性,期许人性回归;肖江虹在独特宽阔的视野下洞悉传统文化的现代命运,切入人性的坚韧与温润;姚辉探索中西文化的交融并和,于古典情怀中演绎现代之美的诗意;林亚莉用纪实文学写出历史沧桑与时代变迁;胡巧玲从儿童文学的视角,讲述娓娓动听的故事与感人肺腑的真情;曹永将客观描述与主观想象的双重结合,展示出生命的飘忽与脆弱。

3.少数民族文学欣欣向荣

目前,贵州少数民族文学创作出现了多元化、多样化的发展势头。侗族老作家袁仁琮力求井然而明晰地描述宏大的历史;仡佬族作家赵剑平从不同角度去揭示隐藏在生活背后的人性;布依族作家杨打铁触及心灵与生存的苦难;仡佬族作家王华从神秘文化想象性出发,挖掘人性的深度和民族生活的具象;苗族作家韦文扬专门从事苗族题材文学创作;仡佬族作家肖勤尝试区域文化意识对地域文化意识的超越;毛南族作家孟学祥字里行间透射出乡情、亲情与文化认同;回族作家张国华展示文化的优雅与历史的苍凉;土家族诗人徐必常以作品内在张力表达对人生、理想的思考;白族诗人赵卫峰以一个诗评家的身份担当中国当下诗歌现状的责任;土家族作家刘照进传达出对故土的观照与人性的反思;苗族诗人末未将题材的独异性与审美的取向性合成统一;蒙古族作家冯飞力图让读者对贵州的文化渊源、历史演变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彝族作家戴世昌重视对现实生活的文化观照;侗族作家姚胜祥善于从历史中提取写作的灵感;彝族作家王鹏翔以浓酽的情感深刻地反思现实;黎族作家李天斌再现乡土情怀;水族作家潘国会以浓郁而鲜明的民族情调回望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