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汤素兰:儿童文学,给童年一双翅膀

来源: 笨狼妈妈微信公众号 | 汤素兰  2016年10月19日06:39

“给童年一双翅膀”是著名的文学批评家、学者方卫平教授在评说我的创作时写的一段话,我借用到这里,来说明儿童文学与琅琊路小学“快乐做主人”之间的关系中,或者说儿童文学和儿童的关系。方卫平先生是这样评价我的作品的:“汤素兰是一位理解孩子、理解童年的作家。她在《长着蓝翅膀的老师》里所描写的翅膀与飞翔,不仅仅是一种童话的幻想,也是她所一直坚持的对于童年精神的理解、尊重和关怀的象征。而她的儿童文学创作,正是献给童年的一束美丽的花环。”

《长着蓝翅膀的老师》是我的一个很短的童话故事,我写了一个天生就长着一双翅膀的女孩子,长大了,找不到工作,结果幼儿园的孩子们请她去当老师,因为孩子喜欢有翅膀的老师。长着蓝翅膀的老师来到幼儿园以后,告诉孩子们,所有的孩子都是有翅膀的,只要想飞,就能飞起来,于是,她带着孩子们一起飞,他们有时候飞得近,有时候飞得远。他们认识了大地上的城市、河流和山脉,还和天空中的鸟儿交上了朋友。自打幼儿园的孩子们会飞以后,幼儿园里的桌子、椅子、毛巾和脸盆就不再乱飞了,它们乖乖地呆着,又整齐又清洁。

关于翅膀与飞翔,一直是我童话创作里的一个主题,甚至有一个小读者在读过的我很多童话以后,这样跟他的父亲说:这个阿姨小时候肯定是想飞的。这确实是我小时候的梦想。我小时候是在偏僻的山村长大的,四围是重重叠叠的山,特别羡慕鸟儿能飞越崇山峻岭,飞向无限宽阔的天空。我相信,这不只是我的幻想,每一个孩子小时候都想要长出翅膀来,都想要飞翔,而儿童文学,是真正能带领孩子们飞翔的文学。

关于儿童文学创作,每个作家的创作风格都不相同,每个时代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也不相同。但是,影响儿童文学创作的,主要是作家和时代的儿童观。关于儿童观,是一个更大的话题,从人的发现,到儿童的发现,我们在认识上有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孩子不是成人的预备,更不是缩小的成人,孩子是独立的存在,有自己身心发展的规律。承认孩子的存大和他的独特性,我想这也是琅琊路小学“快乐做主人——童年幸福的密码”这个论题存在的前提和愉快教育的前提。

提笔创作之前,每位作家心中都有一个或隐或显的儿童观。我认为儿童就像一颗种子,这颗种子已经蕴含了未来一切的生机和可能。成人对儿童的教育就是给这颗种子适当的土壤、阳光、空气和水,让它发芽开花。儿童文学包含了儿童教育,却又不全是儿童教育。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的作用是激发儿童心灵的生长,让他们成长得更欢畅,对自己更自信,对未来更有信心。优秀的儿童文学能促进儿童身心的健康发育,能丰富他的心灵生活,有助于他们建立一种完善的人格。

成人并不比儿童高明。事实上,在人格的完善和心灵的自由方面,在对生活的热爱方面,在创造力方面,成人往往要向孩子学习。所以,一个能充分理解儿童的作家,应该是并不试图教给孩子们什么,只是将自己的生命感悟与他们分享,将自己对世界的发现与他们分享,用自己创造的文学作品去感染孩子,理解成长,去点燃梦想与希望。

因为儿童是自己的主人,成人对于儿童的教育,就像苏格拉底说的,只是扮演一个助产士的角色。而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更是隐含的。谈到儿童文学的教育作用的时候,我常常会用儿童文学名著《木偶奇遇记》来说明,如果说儿童是在学校里接受教育的话,我认为儿童文学就是世界上最浪漫的学校,在这个学校里,儿童是被完全解放了的,他们因为心灵的自由、因为快乐与愉悦,而成长得更加欢畅。在这个学校里,一个木头的孩子也能长成一个真正的人。我相信快乐做主人的教育,是保护孩子天性的教育。而优秀的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作用,首先是有利于更好地保存和保护孩子的天性,理解孩子的成长。

一个人是无可避免会长大的。成长就是儿童的社会化过程。在儿童的社会化过程中,教育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惟经智慧的吹拂,泥胎才会变成凡人。但是每个孩子身上都有一个莫扎特。挪威艺术哲学家让—罗尔·布约克沃尔德认为,每个孩子都是本能的缪斯,与生俱来具有艺术创造的能量。然而令人遗憾的是,随着漫长的学校教育,我们也看到许多孩子身上的缪斯一点点消失了,有许多孩子们的眼睛被蒙蔽了,感觉钝化了,思想僵化了。

孩子都是本能的缪斯,越是小的孩子,越有艺术天赋。但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一个孩子受的教育越多,他的创造力反而越低,他被束缚得越多。比如我现在的学生都是大学生,他们在理解一个儿童文学作品的时候,往往还不如孩子。在理解一句话的时候,往往不如孩子。比如,他们在理解9岁和99岁的时候的就会出现偏差,在理解《去年的树》的时候,就会反复去挖掘这个作品对于环境保护的意义,而一个孩子在读到这个故事时的本能的对于“寻找”这种故事结构的乐趣,对于友情的感动,往往忽略了,而这些东西才是《去年的树》这一个作品之所以被一代一代孩子喜欢的原因。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那些能理解童年,表达儿童的天性的作品。因此,表现儿童天性的作品,总是受到儿童的欢迎的。表现和保护儿童的天性的作品,也总是不仅会成为儿童文学的经典,还会成为儿童教育的经典。比如《窗边的小豆豆》这样的作品。当当网少儿频道的主编王悦在孩子入学的时候,就买了一百本书,送给孩子入学的学校,我想她的用意是为了让老师懂得如何保护孩子的天性。

又比如童话,是最适合儿童思维的一种文学样式,因为孩子的思维本身就是童话思维。孩子相信床底下有妖怪,相信鸟儿会说话,花儿会唱歌,他对这些东西毫不怀疑。而那些充满了幻想的童话作品,不仅让儿童在幻想世界里飞翔,还能激发儿童的想像力,启迪孩子的思维。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有助儿童的自我教育,让他变得更加完善。这也正如巴金先生所说的:“我们有一个丰富的文学宝库,那就是多少代作家留下的杰作,他们教育我们,鼓励我们,让我们做得更好,更善良,更纯洁,对别人更有用。文学的目的是使人变得更好。”是的,文学的目的是为了使人变得更好。

但是如何能使人变得更好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最好的教育是人的自我教育。现代意义的教育,并不只是知识的灌输,而是从认识自己开始,到打开与他人的联系,是一段内心的旅程。是激发好奇心、完善人格、培养自主能力。这是现代的教育理念,也是快乐做主人的教育理念。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帮助儿童实现自我教育。儿童通过一个自己喜欢的主人公,或者以他为榜样,学习他,或者嘲笑他的缺点,而在嘲笑的时候,儿童自己会改正自己的错误。比如《木偶奇遇记》,小木偶在说谎的时候,鼻子就会变长,好吃懒做不读书的时候,就会变成驴子。孩子们在嘲笑他的时候,自我也会有所触动。而这部作品的优秀之处还在于,小木偶不断地自我反省,最终长大成人了。让这些可笑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木偶的身上,让那些变驴子、长长鼻子的处罚发生在木偶身上,孩子们自己会觉得安全。这种教育是温和的,温暖的,而非恐吓的。但也有一些不那么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是恐吓的。

我看过一个儿童电影《童梦奇缘》,应该说是拍得不错的电影,但是,这个电影里面的儿童观是可怕的。故事讲述了一个渴望长大的孩子,真的实现的自己梦想,长大了,却再也变不回来,只能迅速地变老。这是对儿童幻想的压抑,也是对儿童犯错的过于严厉的处罚。好莱坞也拍过很多这样的电影,但那个孩子在经历过成人世界之后,总是会又变回原来的孩子。这是对儿童的理解,也是对儿童的信心与信任。我自己曾经在一个童话作品中写过一所学校,那儿所有的孩子都得一百分,因为校长相信,孩子们今天不明白的事情,明天就会明白,所以,每一个孩子都配得上一个好分数。

儿童世界并不全是快乐无忧的,儿童也需要安慰和安抚,需要理解与支持。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对于儿童来说,应该能帮助儿童解除成长中的疑惧,让他们获得安慰与温暖。孩子是孤独的,关于儿童的孤独,有一部图画书《等一会儿,聪聪》就说得很明白。聪聪因为没有爸爸妈妈的陪伴,最后被怪物吃掉了,变成了怪物。这是一种象征,对于成人来说,也是一种警醒。孩子也有困惑,他对于自己在成人世界中的位置,对于自己身上发生的变化,对于成人世界错综复杂的关系,都有困惑。

我小时候就有过困惑。当我七岁的时候,我的弟弟出生了,我一下子失落了,怀疑我的父母究竟是不是我亲生父母。我的困惑写过一个作品《驴家族》,当我给孩子们讲这个故事的时候,许多孩子都能够认同我。我写的一个作品《珍珠》,是讲一个超生家庭里的女孩子被抛弃的感觉和这个女孩的自我超越,就像蚌孩子最终接纳了体内的沙粒,让它变成了珍珠。有个母亲读过这本书之后写信告诉我,说读到这个故事的时候,她和女儿都哭了,她也有珍珠般的女儿。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儿童的情感世界更丰盈,精神世界变得更丰富。就像我写的《红鞋子》的故事,一只小老鼠遇到一只红鞋子之前,不知道世界上饿了和孤独有什么区别,而在与一只红鞋子建立了一种友情之后,小老鼠明白了肚子空空和心里空空是不一样的。人的生命长度是相同的,但生命本质的不同在于一个人心灵的丰富程度。一本好的儿童文学作品,总是表达了作家独特的生命感受,作家对于生活的独特的发现与思考。

儿童在阅读《夏洛的网》的时候,会感受到友谊的美好,他会渴望自己也能有一个夏洛那样的朋友,那样深情,那样有本事。在读过这《小王子》之后,他也会像小王子一样,懂得一朵玫瑰和五千朵玫瑰之间的区别,在于你对那惟一的一朵玫瑰关心过,照料过。在读过《了不起的狐狸爸爸》之后,会知道站在一只狐狸的角度上去考虑问题。正如托尔斯泰所说的,“艺术的目的不在于无可争辩地解决问题,而在于通过无数的永不穷竭的一切生活现象使人热爱生活。”

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能让儿童感受到快乐的情绪,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力。儿童喜欢有趣好玩的作品。喜欢充满幻想的《吹牛大王历险记》,喜欢琅琅上口的颠倒歌、绕口令等童谣和谜语。这些作品没有明确的教育意义,都是周作人先生所说的“无意思之意思”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幽默风趣,充满了想像力。它们给儿童留下了巨大的想像空间,让儿童的思维在广阔的原野上驰骋,让他们情绪愉悦,身心都得到解放。幽默本身就是智慧的体现,它和搞笑完全不同。而童谣和儿歌语言的美感与意味,也体现了语言本身的无穷魅力。文学原本就是语言的艺术。在儿童的成长中,需要这一类的作品,可惜在我们的文学创作中,这类作品还是比较缺乏的。

美国诗人佛罗斯特说:“读起来很愉快,读过以后会使自己变聪明,那就是诗。”从文学的角度来说,一切优美的文字都是诗。儿童的成长离不开儿童文学作品的阅读。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滋养童年,让儿童的心灵在一个美丽的文学世界中蓬勃生长。我想这是儿童阅读的真谛所在,也是儿童文学对于儿童的作用。

儿童文学世界是如此美丽,就像泰戈尔在《吉檀迦利》中描述过的那个蕴含智慧的未来世界:

在那里,心是无畏的,头也抬得高昂;

在那里,知识是自由的;

在那里,世界还没有被狭小的家园的墙隔成片断;

在那里,话是从真理的深处说出;

在那里,不懈的努力向着“完美”伸臂;

在那里,理智的清泉还没有沉没在积雪的荒漠之中;

在那里,心灵是受你(神)的指引,接近那不断放宽的思想与行动——进入那自由的天国……

我借用泰戈尔优美的诗句来结束我的这个发言,是想说:让我们用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来滋养孩子的童年,让我们的孩子阅读着,成长着,快乐地做自己的主人。让所有的童年都拥有一双翅膀,飞向无限美丽的自由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