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及其背后的文化意义
来源:文艺报 | 吴为山 2016年10月21日11:16
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 “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 9月23日至10月8日在北京展出。展览汇聚了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湖北美术学院、天津美术学院、广州美术学院、四川美术学院9所专业艺术院校的师生素描作品近300件。
刘依闻 《素描头像一》
庞茂琨《华之韵》
《论语·八佾》中有“绘事后素”的说法,唐代张彦远说“运墨而五色具”。在黑与白、虚与实、疏与密、具象与抽象之间,我们得见古人对客观世界与艺术描绘之间关系的认识与把握。线性审美形式贯穿中国造型艺术的始终,朴素的线描勾勒了物质世界的形质,也蕴涵了主客相融的神韵。
与东方传统的线描不同,起源于文艺复兴时期的西方传统素描在方式方法上更注重对客观世界的写实性塑造。理性与人文主义精神的影响,使得素描的意义不仅在于构图、设计、图案、意图、光影、轮廓、明暗、结构,更在于由此具有了形而上的精神超越。
20世纪初,一批胸怀复兴中国美术理想的艺术家远赴西方学习,归国后从事美术创作和教学,系统地引进西方绘画技法。无论从文化理念还是表现方法上,素描都成为了学习西洋美术的起点与重点。
任何一种技法,其背后总有特定文化的支撑。西方的素描经过中国艺术家的理解与再造,便融入了中国文化的意蕴。以徐悲鸿、林风眠、刘海粟、吴作人、刘开渠、滑田友、王临乙、秦宣夫等为代表的留欧艺术家,通过对从古希腊、文艺复兴到古典主义、浪漫主义以及现实主义的造型艺术的学习与研究,深刻地吸收了达·芬奇、米开朗基罗、伦勃朗、安格尔、康勃夫、门采尔等大师的素描艺术精髓,运用于创作与教学中。素描开始对中国固有的造型观和造型方式发生影响,为中国现代美术的“中西合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处于世纪之交的中国美术融入西方美学观和艺术表现形式开辟了新径。
从此,素描超越了方式方法的概念,成为西学东渐的重要内容。它的背后隐含着关于中与西的文化选择与融合等复杂的问题。中国画改良、油画民族化的艺术问题由此生发。
新中国成立以来,素描成为美术教学的基础课和美术创作的基本功。从这一时期留存的作品来看,画家们的实践鲜明地显示着来自西方的影响。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国家向前苏联派出一批留学生,他们在涅瓦河畔接受了苏俄的美术教育。马克西莫夫油画训练班的举办也扩大了苏派素描在中国高等美术教育中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美术新思潮的兴起,素描艺术的意义与作用也发生了很大转变。上世纪80年代以来,当代艺术的崛起使得素描艺术面临新的挑战,一方面,在装置艺术、观念艺术的冲击下,愈来愈多的年轻人忽略了素描造型基础的作用,把目光投向了以观念为主的表现形式。基本功、造型愈显边缘化,素描逐渐失去了往昔的重要地位。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一大批青年艺术家用独特的视角和方式拓宽素描艺术的边界,他们转变传统意义上的素描观念,突出反映在素描与不同画种的关系上——油画专业重明暗色调,雕塑专业重空间结构,中国画专业重线条表现,设计专业重装饰构成,版画专业重黑白对比等等。表现主义、立体主义、超级写实等流派的现代理念渗透到素描中,一个开放的当代美术教育在素描的影响中呈现。
由此,“素描教学如何展开”、“如何通过对素描艺术本质的学习传承人类文明,并在当代文化语境中使素描展示新的艺术生命价值”等成为了新时期的新问题。“2016全国素描艺术大展”,一方面是为了回溯中国现代素描艺术发展的历程,特别是结合专业美术院校素描教学和发展历程,彰显素描艺术在不同历史时期的不同特点和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素描艺术历史的研究、梳理与展示,为今日艺术创作、美术教育的方向提供借鉴与启发。
此次展览既展示了每个学院素描教学的传统与特点,也体现了他们在传承与拓展素描语言等方面的成果。中国美术馆组织与策划素描大展,体现了我们积极践行国家美术馆文化使命与职责的宗旨,除了观照那些吸引人的、光鲜的艺术,我们也把目光投向孕育和生产这些艺术的基础教学,由此形成对整个中国当代美术系统的引导与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