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托李白儒道理想的云意象
来源:中国民族报 | 朱咏 2016年11月18日07:24
李白赋诗。 资料图片
唐代是一个多元开放、兼容并包的时代。由于朝廷采取儒、佛、道三教并奖及折中调和的文化政策,因此,思想领域出现了三教合流的时代思潮。在三教调和的社会氛围里,文人士大夫根据自身的境遇和旨趣,或二教并习,或三教兼修,各取所需,蔚然成风。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701-762年)就是最能代表盛唐诗人精神风貌的诗坛巨星。
李白的诗作内容丰富、意象繁多,其中,“云”是诗人运用比较多的意象之一。云意象在李白诗歌中大概出现了100多次。如果把李白的诗歌比作一座神秘的“仙山”,那么,时隐时现、缥缈于山间的“云”则是一道体现了山之神韵的独特风景。在李白的一些诗中,云意象寄托了诗人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蕴含着功成身退的人生理想,彰显出自由不羁的精神追求。
彰显“空卷舒”的精神追求
儒家对积极进取精神的崇尚,影响和决定了士子们倾心于庙堂、热衷于为官从政。倘使仕途平坦,则飞黄腾达;一旦仕途坎坷、官场失意,道家贵柔、主静、守雌的人生哲学,又成为失意儒生、落魄士子的主导思想,他们就会到道家、道教中寻求慰藉。李白从小生活在道教气氛浓郁的蜀中地区,虽然年轻时就受到道家、道教思想的影响,但这并没有妨碍他对为官从政、建功立业的孜孜追求。当李白从26岁起“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追求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的路途中不断遭致挫折之后,他就开始追求任随自然、超尘脱俗、潇洒自由的人生境界。“兰生谷底人不锄,云在高山空卷舒”(《赠从弟南平太守之遥二首其一》)就是这种个性自由与精神追求的形象写照。李白游遍大半个中国,足迹遍布名山大川,“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他纵情山水,任随自己飘逸的情思融于青山、白云、流泉之中。
李白在诗作中经常以希冀、憧憬的笔调,展示自己内心追求神仙般自由的渴望。在《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诗的最后,诗人吐露了自己的心曲:“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诗人想象着自己有一天修炼升仙,仿佛远远望见神仙在彩云里,手拿着莲花飞向玉京,自己也随仙人凌空而去。神仙生活是以自由为特征的,诗人追求神仙世界,实际上是为自己狂放不羁的性格寻找一个自由驰骋的广阔空间。因此,诗中运用“仙人”、“彩云”等意象,其真意在于寄托诗人对理想的追求和对自由的渴望。
表露“游仙山”的归隐心志
神仙道教信仰在李白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当他在充满艰辛的求仕之途上,感觉自己距离理想目标越来越远时,他的心灵就越来越趋近道教。经过短短两年“翰林供奉”的朝廷“政治生活”的考验,李白被证明他狂傲不羁、追求自由的灵魂不属于政治。天宝三载(744年)“赐金放还”离开长安后,他在齐州请北海高天师为其授道箓,从此“名在方士格”,正式成为一名道士。李白的近千首诗中,有100多首与神仙道教有关。诗人在诗中多次流露出对仙游生活的向往和对神仙世界的追求,进而表明归隐心志。南朝时,高道陶弘景隐于句曲山,齐高帝萧道成有诏问他“山中何所有?”他作诗回答说:“山中何所有?岭上多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后人多以“白云”喻指隐士。因为白云缥缈变幻、神秘莫测,人们总是把它与“仙山”紧密联系在一起,甚至将白云作为仙界的象征。
李白在《寻阳紫极宫感秋作》一诗中,同样抒写了对隐居生活的向往之情。诗的前半段云:“何处闻秋声?翛翛北窗竹。回薄万古心,揽之不盈掬。静坐观众妙,浩然媚幽独。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南山白云对诗人像故交一般特别友好亲近,诗人与白云也似乎神交已久、十分投合。据王琦注,“白云南山来,就我檐下宿”化用了陶渊明“白云宿檐端”句(《拟古诗九首》其五),诗中的“白云”成为“诗仙”李白与“隐逸诗宗”陶渊明之间心灵契合的纽带。
李白一直渴望“功成身退”,而实际上,他一直没有“功成”,也就始终未能“身退”。所以,他只能归隐于自由的精神世界——想象中的神仙世界。《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中有这样几句:“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俯仰人间易凋朽,钟峰五云在轩牖。”在他看来,喧嚣的人间、纷扰的官场,相对于“壶中洞天”来说,只如过眼烟云,转瞬即逝。与其俯仰人间、浮沉宦海,不如栖身“钟峰”、寄情“五云”。在诗人的眼中,“五云”可以排解诗人壮志不酬的苦闷,可以作为诗人政治上失意后的精神寄托。
总之,儒家和道家、道教关于人生的哲学思想满足了李白在不同政治处境下的不同精神需求,使他在得志或失意时都能保持心态的“平衡”。天空中逍遥任意的云,与潇洒飘逸的“谪仙人”之间,实在是有太多的“神似”,使得云意象成为寄托这位天才诗人的儒道人生理想的奇妙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