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电视栏目《我爱书画》揭秘名画背后的故事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成   2016年11月30日10:48

春妮和史国良在节目上

徐悲鸿的《愚公移山》可以说是真正体现出用西方绘画技巧绘制中国画的一部作品,赵忠祥用自己的方式来解读徐悲鸿这部作品。画家史国良认为,这是把中国的传统笔墨跟西方的造型、素描、解剖、透视结合在一起而产生的一种画法,以前在中国传统的绘画里面是根本看不见的。原来一说徐悲鸿就画马,其实徐悲鸿最擅长的不光是马,而是油画的人物,他最大的贡献是中西结合,成功改良中国画,这是他的一个亮点。各方人士用自己的解读与观众分享我国著名书画大师的传世经典之作,以文化互动的形式揭秘名画背后的故事正是目前在北京卫视播出的《我爱书画》这档大型书画鉴赏节目的最大亮点。

此节目的主持人春妮表示,自己对书画早就有兴趣,以前就很喜欢去看画展,即便是出国也不忘去美术馆和博物馆里看看展览的画作。她说:“真正引发起我对书画浓厚兴趣的,还是主持了这一档《我爱书画》节目。 ”

这档节目给春妮很多文化滋养,她说:“节目中可以特别近距离看到一些大师的真迹,会让我内心受到触动和震撼。所以,当了解大师们创作名作时的文化背景和创作的故事,画面的意境便有了时空交错之感。 ”

据春妮介绍,这个栏目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每一期节目到最后都有一个“书画学堂” ,画家史国良会在现场给大家边作画、边讲解,声情并茂。春妮为了自己能在节目现场有更多的说词,她私底下都会去查阅很多资料,去看相关的作品。她说:“我愿意和《我爱书画》一起变老。不仅因为它没有年龄限制,而且我觉得做很多节目是主持人掏空自己知识储备的一个过程,但做这档节目却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会让我慢慢成长。 ”

谈及做《我爱书画》这样一档电视节目,以大众媒介的手段做精英艺术的节目的初衷,节目常驻嘉宾、画家史国良深入参与了节目的制作,他说:“个人认为,美术界一直不太重视跟媒体的配合,这是个社会问题。美术在大众的视界中是边缘的,被老百姓遗忘了,不管美术界有多大的活动,都是在圈内宣传,只有圈内人在讨论。我觉得这个现象不好,因为这对美术的传播不起作用,更无法对老百姓其到普及作用,无法让老百姓了解什么是美,美背后的故事是什么。现在一提起齐白石的画、徐悲鸿的画都是值多少钱的声音,而不是关注大师作品背后的审美意蕴。西方可能从儿童时期就在抓美术教育,美术、美育是其生活的一部分。而我们在这方面还有缺失,蔡元培先生曾说用‘美育代宗教’ ,除了这个口号,蔡元培等人也都发现中国传统绘画在表现生活方面有些欠缺,致力于改良中国画,然后有了徐悲鸿、蒋兆和这些人和现代美术教育,但美术的社会功能,在后来没有进一步的发展。我们这个时代不缺大画家、大理论家,缺的是有社会担当的人来做普及和基础教育,跟媒体脱节就是跟社会脱节,这是我在做这个节目之前面临的问题。 ”

史国良认为,这个节目应该达到两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普及推广美术,介绍美术是什么,跟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美育不只是教人画画的技巧,更是一种对生活的美的理解主张;二是改变媒体对美术的看法,也有媒体曾经尝试做美术类节目,但是成功的极少,所做的节目要么太学术、要么太娱乐,而史国良则致力于找到平衡结合的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