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定位是根本——“第四届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侧记
来源:人民日报 | 吴艳丽 2016年12月04日09:10
美术馆,是文化、思想的生产地。作为美术馆领域的新生力量,中国的民营美术馆如何定位和确立其学术性,并释放出影响力,是日前举办的“第四届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重点讨论的话题。继前三届论坛对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发展需求、经营策略等问题的探讨之后,国内外二十余位美术馆掌门人与知名策展人等,围绕民营美术馆的学术定位、学术研究与收藏以及公共教育等展开了思想风暴,在开放的国际视野中取长补短,为中国民营美术馆如何在发展热潮中应对行业的挑战与机遇贡献良策。
作为美术馆,必须有清晰的学术定位,这是民营美术馆当下“品牌化”发展的基础。多元化与差异化,是民营美术馆未来的发展方向。在这个方面,国外美术馆的经验可以作为“他山之石”——所谓多元化,应着眼于拓宽研究视角、伸向更多未知领域,提出新的问题。如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以“唤醒过去,启迪未来”为学术定位,在全球背景下探索古代亚洲艺术和当代亚洲艺术的关联,甚至是与重大国际事件的关联,以让古代艺术在当代产生新的生命,使博物馆生发超越艺术的意义;所谓差异化,是要形成个性化、专业化的学术方向。如法国乔治·蓬皮杜国家艺术文化中心,开展自主性的与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就某一个话题展开深入探讨,使展览不仅仅是展现艺术,更多的是思考社会,以更好地反映人类的精神诉求。
具体到学术研究与收藏,与会人员一致认为,作为公益的文化机构,民营美术馆要避免被赞助者或者藏品捐助者的个人趣味过分引导,而学术研究的不断深化,更要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从整个美术馆的展览生态出发,使学术研究延伸到展览的每一处。如英国泰特美术馆的“艺术+”模式,不仅关注展品艺术思想的诠释,同样也关注时尚、设计等因素的融入,从而实现展览的“视觉创意”,不断提升大众的审美趣味;英国萨奇美术馆则从艺术家的视角转向观众的视角,通过具有视觉吸引的藏品,或者新科技手段营造出的宏大视觉效果,在感官刺激中调动公众的思考,给予作品更多的解读。对于民营美术馆的收藏,还有学者指出,其不只承载着文化与艺术的引导功能,还应该成为推动艺术发展行之有效的社会资产。因此,民营美术馆的收藏不应急于求量,也不应过度强调个人趣味的选择,而应配合该馆的学术定位,在长期的学术研究中建立起对应的、系统的收藏思路和收藏体系。例如强化学术意识,让收藏慢慢延展到地域文化与美术理论的最前沿。
美术馆的文化与思想生产,最终要回馈社会。民营美术馆自身公共教育功能的拓展,也要紧紧围绕其学术定位展开。
在推陈出新、寻求跨界的方式中拓展公教职能,是行之有效的方式。推陈出新,是要在学术定位的基础上,创新对公教的认知、对公众情感需求与审美体验的探索。在这方面已有不少有益的尝试,比如对外探索展览与活动对观众情感的回应与补给,强化对农民工等群体的服务;对内则强化赞助人对美术馆的认识和热爱。还有的美术馆在实体展之外,利用新科技引入虚拟展的空间体验,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寻求跨界,是充分调动各界资源,实现文化与艺术的融合拓展和有效输出。如通过让艺术家与社会各行各业人员汇聚一堂、馆方与大学和学术界合作等多方位的跨界方式,在知识的碰撞中深化对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一切进步都有赖于美术馆专业人才队伍的建设。人才匮乏,是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中的瓶颈。与会者认为,民营美术馆可以根据需要来培养专业人才,组织人员走出去,让其在直接参与大型项目展览的实践积累中,强化专业素质;也可以通过与社会各界专业人士合作,或确定学术方向引入学科带头人等方式来改变人才匮乏的现状。美术馆的平稳发展更有赖于长效的机制保障。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命运大多与赞助企业的兴衰相关。相关人士认为,长远来看,民营美术馆在找准定位以及健全机制的基础上,还要从体制保障中寻求突破。
美术馆的运营需要大量人力、财力、物力的投入,因此常被称作“烧钱机器”。对于民营美术馆而言,尤其需要在资金筹措和学术运营等方面求得平衡发展,将自身放到更广阔的智慧空间中去提升文化品质,而不是成为一个财力比拼的场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