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是一部没有句号的史诗 ——专访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代表、浙江省舞协主席崔巍
来源:中国艺术报 | 金涛 2016年12月05日10:06
崔巍近照
“最近又有什么新作品? ”很多朋友见了浙江省舞协主席、杭州歌舞剧院院长崔巍,都会问这个问题,这让她有些难为情。崔巍说她这几年就专注了一件事:做好舞蹈剧场《遇见大运河》 。
在第十次全国文代会上,听习近平总书记讲到“生活” “人民”“历史”“创新”这些关键词,崔巍特别有感触。她说,艺术的生命力就在于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同时,艺术如何回馈人民,也是重要课题。“我们的创作不只是简单地歌舞,还要问问为谁歌、为谁舞。只有真正在人民中传播开,而不仅仅是孤芳自赏,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艺术才有价值。 ”在这样的创作道路上,崔巍不断探索着。
大运河是一个非常好的创作素材,创作门槛也很高。有人曾问崔巍,一部60集的电视剧都很难表现好大运河,你一个半小时的舞蹈怎么做?怎么让人知道这是大运河?她起初觉得这并不是问题,真正做起来,却比想象中难多了。这次文代会,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特别强调文艺作品应该反映时代精神,在做《遇见大运河》时,崔巍考虑最多的也是这一点:怎样才能把传统文化与现代思维相结合?千年的历史,书本上都有,仅仅照搬,还要我们文艺工作者做什么?
大运河是2014年申报成功的世界文化遗产,崔巍带着这样的思考,和创作团队的年轻人们沿运河采风3年。当时很多人怀疑,崔巍是不是已经弹尽粮绝、黔驴技穷,做不出东西了?崔巍感到,现在不光是创作风气浮躁,更要承受别人的质疑。你不浮躁了,却有人质疑你还会创作吗?干吗要用那么长时间?但崔巍感到庆幸,自己坚持了下来,如果没有三年的磨砺, 《遇见大运河》不可能是今天的样子。“因为你在思考、在成长,第一年看到的东西和第三年再看到感觉是不一样的。当你把十件事综合起来丰富成一件事,和只是简单地做一件事,是不一样的。
经过三年的思索与实践,崔巍认识到, 《遇见大运河》不仅仅是舞蹈,还是文化遗产的传播者,肩负着传承文明的使命。“文艺工作者如果不把祖国、历史的命运同自己的创作结合在一起,做不了大事情。 ”崔巍说,这不是唱高调,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
在安徽泗县,那里有现存的全国唯一的古运河活水段,有8公里长。在这里,崔巍遇到了一位81岁的老奶奶。时值6月,麦子已熟,老奶奶带着崔巍和孩子们,在漫山遍野的金黄中,给他们讲大运河的故事。早先大运河被淤泥淤积,两步就能跨过去。当地百姓自己清淤,疏通了河道。后来国家为大运河申遗,令他们很受鼓舞。在此之前,有房地产商曾要把这里填平盖高楼,村民们反对,就集体躺在地上说,要填平盖高楼,先埋了我们。这些村民没上过什么学,但他们吃这里的水长大,对大运河有着朴素的感情。今年, 《遇见大运河》走进大剧院演出,崔巍专门请这位老奶奶来到现场。她说: “生活教育了你,感动了你,激励了你,创作的果实结出来,要还给老百姓。 ”
评奖结束,刀枪入库,现在很多舞台创作都存在过于功利的问题。照这个路子,大运河申遗成功了,与之相关的创作就可以马放南山了。但崔巍不这么认为,在她看来,真正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是在传播与传承的过程中。所以大运河申遗后, 《遇见大运河》还一直在巡演。首先是沿运河沿岸的城市, 6省2直辖市27个城市,崔巍用两年时间带着年轻人们一路巡演,一直走到北京。年轻人们开始觉得大运河的历史那么遥远,和他们没有关系,但当他们走进生活、看到运河两边的人和事后,他们被感动了。小小年纪的他们,终于知道自己是在做什么,有了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这是一个育人育己的过程。 ”崔巍说,两年时间将运河这段路走完,年轻人们了解了大运河的历史与现实。接下来,崔巍还要带着团队走向世界,告诉全世界中国人对文化遗产的态度、对历史的尊重、对未来的书写。“我们和世界有共同的运河,但有不同的故事。我们有责任告诉世界,现在运河两岸的人和事是怎样的。 ”
《遇见大运河》现在已经演了一百多场。有一次在浙江一个理工类院校演出,结束后有个男生冲到前台说,老师,请您接受我的鞠躬。崔巍惊讶地问为什么?学生回答,他以前不知道大运河,但看了这部作品,他知道了什么是大运河,感到了保护大运河的责任。“这是个19岁学理工科的孩子,他的改变,不正是文艺作品的力量吗? ”崔巍说,其实并不是每年、每月出一部新作品就是好的,她自己这辈子如果能把大运河的文艺创作做好,就已经很了不起了。“运河是活着的,当我再次走近她的时候,她又发生了变化。所以我说,大运河是一部没有句号的史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