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追求艺术理想中实现价值 ——“学习贯彻习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系列文章之四
来源:解放军报 | 丁晓平 2016年12月12日11:03
理想是人生航程的灯塔。艺术理想,同样是艺术实践创新创造的灯塔。习主席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希望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用高尚的文艺引领社会风尚”,强调“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承担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职责,应该用独到的思想启迪、润物无声的艺术熏陶启迪人的心灵,传递向善向上的价值观。广大文艺工作者要做真善美的追求者和传播者,把崇高的价值、美好的情感融入自己的作品,引导人们向高尚的道德聚拢,不让廉价的笑声、无底线的娱乐、无节操的垃圾淹没我们的生活。”习主席的殷切希望,对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一
优秀的文艺作品来源于生活。与此同时,优秀的文艺作品还来自于文艺工作者的创作态度,来自于创作者内心的气力。正如习主席所强调的:“虽然创作不能没有艺术素养和技巧,但最终决定作品分量的是创作者的态度。具体来说,就是创作者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把握创作对象、提炼创作主题,同时又以什么样的态度把作品展现给社会、呈现给人民”“一切艺术创作都是人的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互动,都是以艺术的形式反映生活的本质、提炼生活蕴含的真善美,从而给人以审美的享受、思想的启迪、心灵的震撼。只有用博大的胸怀去拥抱时代、深邃的目光去观察现实、真诚的感情去体验生活、艺术的灵感去捕捉人间之美,才能够创作出伟大的作品”。
古人云:“夫以茫昧之胸,而妄意鸿钜之裁,自非行乞左马之侧,募缘残溺,盗窃遗矢,安能写满卷帙乎?”如果文艺创作、文艺作品缺钙质、缺筋骨,成为无根的浮萍、无病的呻吟、无魂的躯壳,就不可能“美教化、厚人伦、移风俗”,就不可能引导人们向上向善向好。
今天的中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是文艺创作的富矿,也是文艺发展的机遇。习主席强调:“我国文艺不仅要有体量的增长,更要创造质量的标杆。创新贵在独辟蹊径、不拘一格,但一味标新立异、追求怪诞,不可能成为上品,而很可能流于下品。要克服浮躁这个顽疾,抵制急功近利、粗制滥造,用专注的态度、敬业的精神、踏实的努力创作出更多高质量、高品位的作品。”习主席的重要讲话逻辑严密,环环相扣,指向的是文艺工作者的天职,提醒的是文艺工作者要不忘初心,要进行世界观与人生观的改造和创造,最终形成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价值自信,让中国价值观惠及全世界、全人类。
“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生活在这样一个伟大而美好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珍惜历史机遇,增强崇高的使命感、责任感和荣誉感,为历史抒写、为人民抒情、为梦想抒怀,创作出经得起时代检验和人民评判的优秀作品。
二
习主席指出:“文艺创作是艰苦的创造性劳动,来不得半点虚假。那些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的文艺精品,都是远离浮躁、不求功利得来的,都是呕心沥血铸就的。”诚然,坚守艺术理想的过程,也是不断辛勤劳动、付出汗水、血水甚至生命的过程。每一部伟大的作品都需要作者具备强劲的创作毅力。
一位真正有艺术理想的文艺工作者,应该要有一股风风火火的精神,要有一股不畏风风雨雨的气质。只有“沉得下去、站得起来”,深入并贴近现实生活,才能创作出反映社会正能量,呼唤社会良知的好作品。与此同时,文艺工作者只有走进群众、深入生活,一心不乱、聚精会神,才能用生花妙笔展现生活的多彩和时代的伟大,在为祖国为人民立德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
“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习主席在讲话中引用著名作家路遥的墓志铭,语重心长地叮嘱广大文艺工作者,坚守艺术理想,就必须要有强劲的毅力,要有“板凳坐得十年冷”“语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追求。社会主义文学艺术事业是一片肥沃的土地。土地不会欺骗勤劳之人,文艺事业也不会。有了强劲的创作毅力,再加上自己的才能和勇气,就能“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鼓舞人们在黑暗面前不气馁、在困难面前不低头,用理性之光、正义之光、善良之光照亮生活。”对人民深恶痛绝的消极腐败现象和丑恶现象,用我们的作品驱散黑暗、用真善美战胜假恶丑,让人们看到美好、看到希望、看到梦想就在前方。
三
习主席指出:“文艺要塑造人心,创作者首先要塑造自己。养德和修艺是分不开的。德不优者不能怀远,才不大者不能博见。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把崇德尚艺作为一生的功课,把为人、做事、从艺统一起来,加强思想积累、知识储备、艺术训练,提高学养、涵养、修养,努力追求真才学、好德行、高品位,做到德艺双馨。要自觉抵制不分是非、颠倒黑白的错误倾向,自觉摒弃低俗、庸俗、媚俗的低级趣味,自觉反对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腐朽思想。”人格魅力和作品魅力总是相统一的。文艺不能当市场的奴隶,文艺工作者要德艺双馨。
歌德说:“如果想写出雄伟的风格,他也首先就要有雄伟的人格。”纵看古今,经典作品无一不展现出创作者崇高的灵魂,以及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这些年,我国文艺事业得到了飞速发展,文艺作品百花竞放,但也确实存在价值扭曲、浮躁粗俗、娱乐至上、唯市场化等问题。文艺作品的问题,归根结底是创作者“精神缺失”的问题。一些文艺工作者放弃了文艺的尊严和崇高,忘却了文艺的庄严与神圣,在市场的诱惑下,失去了艺术创作的定力。究其原因,除了浮躁之外,还是“功利”两个字在作怪。
因此,习主席强调,广大文艺工作者“要遵循言为士则、行为世范,牢记文化责任和社会担当,正确把握艺术个性和社会道德的关系,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严肃认真考虑作品的社会效果。要珍惜自己的社会形象,在市场经济大潮面前耐得住寂寞、稳得住心神,不为一时之利而动摇、不为一时之誉而急躁,不当市场的奴隶,敢于向炫富竞奢的浮夸说‘不’,向低俗媚俗的炒作说‘不’,向见利忘义的陋行说‘不’。要以深厚的文化修养、高尚的人格魅力、文质兼美的作品赢得尊重,成为先进文化的践行者、社会风尚的引领者”。在当今文艺创作空间无比广阔、创作手段无比自由、创作题材无比丰富的大好局面下,文艺工作者更应该坚守艺术理想,保持强健的创作定力,更应该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自律精神,坚决杜绝“三俗”,要对生活素材进行辩证分析和判断,弘扬正能量,用文艺的力量温暖人、鼓舞人、启迪人、正人心、善风俗,引导人们提升思想认识、文化修养、审美水准、道德水平,激励人们永葆积极向上的乐观心态和进取精神,从而创作出具有思想穿透力、审美洞察力、形式创造力的优秀作品。
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习主席在讲话中所提出的四点希望,既是要求、也是鞭策,既是鼓励,也是鼓舞。广大文艺工作者应该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服务人民,勇于创新创造,坚守艺术理想,用积极、健康、精湛、高尚的文艺作品振奋民族精神、歌颂人民、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引领社会风尚。只有这样,我们才不会妄自尊大也不会妄自菲薄,才不会历史虚无也不会全盘西化,才会创作出有道德、有筋骨、有温度的优秀文艺作品,才能发出时代之声、爱国之声、人民之声,从而做到像习主席所希望的那样“面对生活之树,我们既要像小鸟一样在每个枝丫上跳跃鸣叫,也要像雄鹰一样从高空翱翔俯视。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我相信,我们这个时代的中国文学家、艺术家不仅有这样的雄心,而且有这样的能力,一定能创作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时代、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国家、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优秀作品。”
鲁迅先生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在这个风云际会的大发展、大变化、大调整的时代,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彰显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创造更多更好的精品力作,温暖人心,引领风尚,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作者系解放军出版社昆仑图书编辑部主任、中国作协九大解放军代表团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