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定义艺术批评的当代性 ——聚焦文化与审美: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综述
来源:中国艺术报 | 张成 2016年12月14日13:50
由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文艺批评基地与《艺术评论》杂志社联合主办的“聚焦文化与审美: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在京举行。来自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师范大学、 《艺术评论》杂志社等单位的学者、艺术创作者、文艺批评家围绕“艺术批评的当代性”主题展开研讨,力求在艺术批评社会历史功用的惯性认知之外,探求某种基于“文化与审美”视角的艺术内蕴性价值与批评深层次建构,并由此以点带面,全方位探讨艺术批评如何适应当今经济、社会、文化不断快速变化的现实,如何以理论联系实际,以批评促进创作,如何更好地为民族文化艺术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精神动力。
中国文联文艺评论中心副主任周由强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讲话,在全国文艺界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此次,关于艺术批评的当代性命题高峰论坛恰逢其时。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国精神的内涵随着时代变化有所发展,以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思想价值作为追求,让目光再扩大一些,再深远一些,在人类精神世界的最深处探寻,同时直面当下中国人民的生存现实,创作丰富多彩的中国故事、中国形象,为世界展现特殊的诗情和意境。我觉得对艺术家来说这是其创作的内在追求,对文艺评论家来说则需要寻找思想的闪光点,寻找好的形象、好的故事、好的旋律。
对于为什么要关注艺术的当代性, 《艺术评论》杂志社编辑李松睿说:“在153年前的今天,法国诗人波德莱尔发表了题为《现代生活的画家》的文章,抱怨当代艺术面临的困境,他表示无数艺术爱好者到卢浮宫里,从没有名气但是有趣的画作轻松走过,看都不愿意看上一眼,但是他们会愿意聚集在拉菲尔这些名人的画作前流连忘返,似乎历史上所谓的名作已经满足了人们关于美的期待,使当代艺术成了可有可无的存在。这种对历史、对名作的过于推崇让波德莱尔感到遗憾,于是波德莱尔提出所有的美有双重属性,一是永恒的不变的美,这是超越历史的美,还有一种相对的、暂时的美,是某种流行、某种风尚。在波德莱尔看来,现代生活充满了各种各样的偶然性、短暂性、瞬间性,其中充盈的是这种相对的暂时美。作为一个现代人,波德莱尔认为我们没有理由对身边暂时的美视而不见,而沉浸在对永恒的美的崇拜中。对波德莱尔来说,艺术批评的使命是对美的当下性、暂时性的充分自觉,发现那些充满偶然性、转瞬即逝的却具有当下精神的美。 ”
李松睿认为,如果艺术批评仅仅满足于一种永恒不变的美的标准,对各式各样的文艺现象以此判断,它所依据的不过是前人对美的判断,批评家不过沦为一代又一代前辈批评家的传声筒。艺术批评应该聚焦于那种相对暂时的、当下的美,关注艺术的当下性、当代性,参与到一种对所谓永恒的美的标准建构之中,而这或许是艺术批评的当代使命。
在网络时代,当代文艺现象层出不穷的情况下,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周星也对当代文艺批评的缺位表示了焦虑和期待。他认为,艺术创作和艺术文化批评以及艺术文化创作者的关系中,最重要的判断标准是其对象是否具备文化价值,其是否具备对人的引领和思想启迪作用。他说:“网剧、网络文学、网络音乐大行其道,这是一个时代的趋势,但我们的批评一直没有跟上,我们的批评者在审美的角度给予的指引更少得可怜,包括对网络直播的研究也极其少,而这个产业的产值已经是百亿规模。 ”
谈及当代艺术批评,技术是一个绕不过的字眼,艺术批评能否只聚焦于艺术本体,所谓的艺术本体是否因为技术发展而改变?北京电影学院教授钟大丰以电影为例,他说:“100多年的电影技术发展史基本在因循两个问题,无论是3 D、立体声、环绕声一直到今天的VR,其实是越来越逼真模拟人的感知经验,但是这种感知经验是有极限的,现在已经越来越接近极限。另外一个层面是观众的参与,特别VR出现以后,观众作为参与主体,许多既有的艺术语言和艺术审美规律因为主体性变化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这么一个艺术和现实的基本差异已经可以说消除或者忽略不计的情况下,什么是艺术需要重新定义。电影不管怎么发展,一直在强调心理学机制,增强真实感是一个持续100年的进程,但是更重要的在于无论怎样增强真实感,其实还是观众自愿的信以为真的真实,那么,技术的发展对观众的主体意识的重新认识和介入的机制,恰恰是我们当代艺术研究领域需要特别切入的重点。因此,技术进步并没有真正削弱艺术理论研究的重要性,而是加强了。当代艺术和技术的关系,来源于艺术如何能够把它和现实之间重新建立审美性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