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松睿:《人境》,一部令人紧张的小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松睿 2016年12月19日15:20
这部小说我读的时候有一种比较兴奋的感觉。为什么会比较兴奋?因为我觉得刘继明老师在小说中处理生活的难题。处理难题会使得小说有内在的紧张感。我虽然读当代文学读的不多,但觉得处理难题的作家其实很少见。只有像张承志这样的作家在思考重大问题时会给读者带来紧张感,而大部分作家写作会显得非常轻松。刘继明的作品也给我这种紧张感!我在想生活的难题怎么能呈现,或者说为什么小说读起来会有紧张的感觉。小说在结构上是双线结构。一条线索是农村,另一条线索是识分子。农村那条线索中,马垃在寻找精神之父,一个是马坷,一个是逯永嘉。马垃在精神支柱去世之后特别迷惘,不断在想要是逯永嘉还在的话,该有多好。但没有办法,他只能自己想办法不断认识中国农村的现状,寻找这个出路,思考中国农村怎么走。知识分子的线索跟农村的线索非常像,慕容秋是随波逐流的一个人,跟着主流的价值观去走,最后遭遇了何为那本书,看到学术界的种种纷争,有些困惑,有些觉悟,到小说结尾,她想带着研究生搞真正的田野调查,发现知识的局限,尝试去真正认识中国的现实。两条线索都指向怎么认识中国的农村、中国的现状,中国农村走什么样的道路的问题。
那么两条线索怎么结合起来呢?刘老师写得特别有诗意。靠着那本翻得破旧了的《青春之歌》结合起来。马垃从监狱里一出来,回到神皇洲,找到那本特别旧的《青春之歌》。这本书本来是慕容秋的。慕容秋借给马垃和马坷,没有来得及还,慕容秋就“返城”了。这本书由马垃到武汉还给了慕容秋。慕容秋看到这本当年翻得非常破旧的《青春之歌》的时候,又有一种新的感觉。刚才徐刚师兄说不明白为什么出狱之后马垃有一个精神变化,我觉得变化的原因就是《青春之歌》,这本小说有重启记忆的功能,通过《青春之歌》激活了关于马坷的记忆,那些火热年代的记忆。对于慕容秋来说,《青春之歌》也激活了当年的记忆,在学术界活动、发表论文等这些都是一种随波逐流的行为,而《青春之歌》让她重新对自己的思路进行反思。这部小说有两个关键词,就是认识和记忆。一个是认识中国的社会现实,一个是关于过去的记忆。
当一部小说的主题是怎样认识农村的发展道路时,就特别容易让人想起《创业史》。柳青表示自己的小说是要回应中国农村走什么样的道路。《人境》里边也有买稻种这类情节,似乎不断呼应《创业史》这部作品。我这次为了写关于《人境》的评论,把《创业史》重新读了一下。我的感觉是,《人境》这个小说的创作难度要高于《创业史》。《创业史》的主题是农村究竟是选择走合作化道路还是走单干的道路。答案当然是前者,党已经保证了合作化道路的成功。梁生宝一旦遇到问题,马上找乡委书记卢明昌,找不到书记的时候,就找县委副书记。这些党的领导有经验有理论,对政策摸得很熟,立刻能指导。而且梁生宝是党重点培养的对象。虽然柳青的写作是要解决难题,但写作之前答案就已经给出了,这方面的写作难度并不是很大。刘老师的《人境》去解决中国农村应该走什么路这个难题的时候,面临非常大的困难。我觉得刘老师自己也并不知道应该怎么走,未来的方向到底应该是什么样?是没有现成的方案的,只能不断摸索。
而且这个小说有一个有意思的地方,就是文体的拼贴。这也是作家能力的体现。刘老师在写马坷的日记的时候,那种语言在我们今天看来是比较陈腐的,价值观是陈腐的,语言方式也是陈腐的。刘老师有意识的模仿这种旧时代的语言,把关于过去时代的记忆成功地带入当下语境。此外,他引用了很多其他的小说作品,像《安娜·卡列尼娜》《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等,这些作品和《青春之歌》一起,在今天的时代把上世纪50到70年代的生活氛围、生活理想重新激活,用过去的传统向今天的时代发出挑战。有一个细节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小说中一个农民叫谷雨,他感慨出去打工挣的钱比较多,但永远感觉不到人的尊严。回来种地挣的少,但在自己的土地上感觉到尊严的存在。刘老师在书中不断用过去的记忆对今天的这个时代提出新的挑战,提出新的价值。在我看来,正是这两种价值的对立,使得小说充满了紧张感。不过,这种挑战好像又非常无力。我觉得这就表现出一种现实主义作品的力量,刘老师显然不认同今天的时代,但他没有认同一方就写这一方最后的胜利。资本和权力的结合力量非常大,我们根本无力撼动它们的存在,这个难题在生活中没有办法解决,这在小说中就是马垃他们的挑战是失败的,没有办法获得出路。在我看来,小说中提出的难题无法解决,恰恰促使读者进一步去思考,这也是小说给我很大触动的地方。
(作者单位:中国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