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 ——访著名导演乌尔善
来源:内蒙古日报 | 邓玉霞 2016年12月23日11:29
“完善文化人才激励机制和扶持政策,实施文化名家工程、重点文艺人才和乡土文化人才培养计划,为建设民族文化强区、繁荣群众文化生活提供人才支撑。”这是自治区第十次党代会报告关于文化建设的要求。近年来,我区涌现出一大批优秀文艺人才,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各自领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成为一道道亮丽风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就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一位杰出的电影导演。
他拍的电影不多,但是口碑都不错。他的作品比他的人更有名。他就是今年凭借影片《寻龙诀》摘得大众百花电影节最佳导演奖的乌尔善。
乌尔善与爱人蒙柯卓兰。
赵薇与乌尔善。
影片《寻龙诀》剧照。
影片《刀见笑》剧照。 (本组图片均由乌尔善提供)
乌尔善,是蒙古语,意为“向前、前进”,这个出生于呼和浩特的蒙古族导演,正如他的名字一样,在电影艺术的道路上前进,前进,再前进。
在《寻龙诀》之前,他一共拍摄了三部影片。2004年执导的电影《肥皂剧》,荣获韩国釜山国际电影节“国际影评人奖”;2011年执导的电影《刀见笑》荣获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新导演”奖;2012年执导的电影《画皮2》票房超过7亿元人民币,获得北京大学生电影节奖项。从影片数量看,他是电影界新人,而从质量看,他是堪称国内大师级别的导演。他的成功是属于偶然还是水到渠成?为什么总是能一鸣惊人?
带着好奇心,记者日前与他取得联系,采访了他。他对自己的评价是:一个务实的理想主义者。在记者看来,也的确如此。
拍大片可以 但是不烧钱
“我决定进入电影行业的时间比较晚,已经35岁了,因此目标比较明确,只选择我感兴趣的类型和适合我的项目,同时也很珍惜每一个创作机会,每一部电影我都会全力以赴。”乌尔善谈吐间透露着稳重和内敛。
很多人都是因为《画皮2》认识乌尔善,并记住他。这部影片是中国古装魔幻片里程碑式的作品,也是他电影生涯迅速上升一个台阶的重要作品。“首先是投资方的意愿,他们希望找到一位大陆的年轻导演,能给《画皮2》带来一些全新而且本土的气质。他们只跟我见了三次面,看了《刀见笑》的6个片段,就决定让我来执导《画皮2》,我觉得很意外,当时建议他们再慎重考虑一下,或者等《刀见笑》上映后看看市场反应再决定。毕竟《画皮2》是一个难度很高的大制作,上亿投资交给一个新导演来掌控还是非常冒险的。但是他们很坚持,因此我非常佩服他们的勇气。”他告诉记者。
据他透露,抛开电影本身的内容,当时制片人最关心的是:《刀见笑》花了多少钱?当乌尔善告诉他们“600万”的时候,所有人都愣住了。因为像《钢的琴》这种文艺片成本都达600万元。而这是一部古装武侠电影,讲了俄罗斯套娃式的3个故事,也有像张雨绮这样的知名演员,影片片段虽然不完整,但已经显示出了精美的场景、造型、美术等制作特征。以他们的经验,达到这种效果至少得花2000万元左右的制作费。这个年轻导演身上有一种成熟的能力吸引了他们:会花钱。
“我把钱用在焦点上、尽量拉小景别,戏服能借的绝不花钱买,比如片中的一些衣服都是《满城尽带黄金甲》里宫女的衣服。为数不多的群众演员身兼数职,演各路侠客、演太监,群众演员不够用的时候,就把朋友、同事、剧组里所能捉到的人都拉进戏里跑龙套,不是为了卖人情让大家体验,而真的是为了‘省钱’。”他告诉记者。都知道拍电影是非常烧钱的活儿,乌尔善为了节约成本,带着团队每天拍18个小时,连拍70几天,最后才有了《刀见笑》超乎寻常的品质。
用电影本身吸引观众
乌尔善拍的影片视觉冲击力特别强,有着鲜明的个人美学风格,这与他多年来沉淀的美术修养有着密切关系。
他曾经就读于中央美院油画系,然而中途退学,又考取电影学院广告导演专业,从而与光影的艺术结下不解之缘。“1993年我离开中央美院之后无所事事,每天就去北京图书馆看书、看录像带,那时看了很多电影大师的经典作品,发现电影挺有意思,给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正逢1994年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新开设广告导演专业,我就去参加考试,然后被录取了。”说得云淡风轻,那却是他人生的转折点。
从电影学院毕业不久后,乌尔善就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拍广告、拍MV、做独立影片、蒙古音乐,甚至包括装置艺术、行为艺术,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现代艺术玩家,同时也成为这个圈里的宠儿,得到大家的认可。“1998年刚进入广告行业的第一部作品——为美国MTV频道拍摄的片头,就引起了业内的关注,然后就接到很多拍片邀约,获了一些广告行业内的奖项。在拍广告的同时,我也创作当代艺术作品,和许多艺术家朋友一起办展览、做舞台剧、出唱片等等,参加一些国际艺术节与双年展。2007年我决定开始主流类型电影的创作,4年后完成了《刀见笑》,然后继续拍摄了《画皮2》和《寻龙诀》。大概就是这样,一部一部靠作品获得认可的吧。”他说。
其实乌尔善喜欢的电影类型很多,他只是觉得奇幻史诗类型的影片是目前在中国创作空间比较自由的类型,可以不受非创作因素所干扰,完成得比较到位。他透露,目前正在筹拍在中国流传了五百年的经典故事《封神演义》,其中宏大的世界观和东方式的想像力是令他最为着迷的部分。以目前中国电影的市场、资本、技术条件以及他个人的创作状态来说,应该是把它搬上大银幕的合适时机。他说:“我会把它做成一套系列电影,希望它能成为东方的《指环王》或奇幻版的《星球大战》。”
有票房号召力的演员会对电影的前期宣传有帮助,但观众走进影院后还是希望看到精彩的故事、生动的表演和精良的制作,真正吸引观众的永远是电影本身。观众对他的电影美学是赞赏有加的,有些网友认为他还需要一个更好、更会讲故事的编剧。对此,他觉得,好编剧是中国电影行业最稀缺的资源,每个导演都希望得到一个完美的剧本。但现实情况是,我们面对主流观众的类型电影创作才刚刚起步,非常缺少作品的积累和对创作规律的研究。仅仅从编剧角度,距离成熟的类型叙事还有漫长的道路要走,他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准备拍摄关于民族精神的影片
乌尔善的电影事业风生水起,而生活中的他已成为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的爱人蒙柯卓兰是一位优秀的新锐音乐人,在她眼中乌尔善几乎是完美的男人,“他很博学,音乐知识很丰富,经常能给我一些非常专业和准确的建议。他的情感很真挚,在生活中,对家人朋友很体贴。在工作上他是个完美主义者,非常专注、勤奋,几乎把所有的时间都投入到电影的创作和研究上。因此我们没有太多时间能在一起休闲,但这也是我欣赏他的地方。最让我钦佩的是他的胆识,敢于在每一部电影创作中有所突破、超越自我。”蒙柯卓兰说。在事业取得成功的同时能得到家人如此高的评价,可见乌尔善不是一般人。
在他之前所拍的影片里多少都能感觉到蒙古族骨子里带的豪迈气场,当记者问他有没有拍摄民族题材电影的计划时他说:“我一直在准备,不是一部是很多部。因为我是蒙古族,所以对自己民族题材的创作会更加慎重,我希望我的电影拍的不仅是民族题材,而是关于民族精神。”相信,很多内蒙古观众都非常期待能早日观赏到他拍出的关于民族精神的故事。
在他还没开始拍电影的时候,他就已经是一位鼎鼎大名的广告导演了;他的处女作《刀见笑》还没上映,国外大导演道格·李曼就已经在海电影节上为其“吆喝”上了:特意来中国,约见中国记者,目的只为推荐乌尔善和《刀见笑》;此外,宁夏电影集团也等不及观察《刀见笑》上映的票房成绩,早早就把乌尔善请过去执导大片《画皮2》。目前筹拍的《风神》系列影片,已经准备了2年半,据他本人透露准备4年才能开拍,真是吊足了观众的胃口。我想,观众之所以期待,是因为他是国内不多见的真正能让经济效益与艺术品质双赢的实力派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