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晴:人有离别,月有缺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朱晴 2017年02月24日15:31
古往今来,诗人词人最爱描写月亮,以月亮为主的诗词数不胜数。举目眺望,朗朗夜空,月亮在不同时间段由不同形态,分为新月、娥眉月、上弦月、凸月、满月、下弦月等。其中下弦月,是在农历的二十二、二十三出现在东边的半弧,一般出现在后半夜和黎明,看到了下弦月也就表示天快亮了。本书的作家吕新先生,是中国当代先锋小说的代表作家之一,在这部由花城出版社出版的《下弦月》中,将纯净、苦难、忧伤传达给大众,用自己的方式触及人们的心灵深处。细品这部小说思考下:这部小说究竟是延续了作者之前的写作风格,还是改变了写作方式?
这部《下弦月》运用了四条故事线相互交织的叙事方式:一是主人公林烈的逃亡;二是孩子的生活,以及对同病相怜的邻居石觉的生活;四是对供销社岁月的描述,通过对这些事件的具体描述,向我们展示互交叉汇合的故事线索,主要以林烈的出逃和妻子徐怀玉的找寻为主要框架,将这个时期家庭的艰难的现状完整的呈现出来。无独有偶,像这样贫困而不完整的家庭在那个时代里还有很多,像邻居石觉,密友萧桂英,还有为林烈提供藏身所的黄奇月。然而,在这个寒冷的冬季,他们之间却是相互帮助,相互扶持,让我们可以感受到丝丝温暖与希望。至于第四条线,是与前三条线独立并行的,在尖蚂蚁供销社的主任万年青类似于剖白的自述中,对自己的工作,行为和思想进行了一系列的详尽的汇报。从他的汇报中,我们可以了解到供销社——在当时的特殊环境下所衍生出来,为人们提供生活物品的部门,其中的运作模式和人员情况。
本书开篇描写的是一个冬天的傍晚,小山和他的腿伤的舅舅一起在山坡上等待母亲归来的场景。精彩的故事都有貌不惊人的开头,如画卷徐徐展开的初页,将剧情徐徐道来。母亲徐怀玉因为从米大娘那里听到有关于自己丈夫林烈的消息,将自己的孩子安顿好后,便和密友萧桂英一同出来寻找林烈。即使在路上吃尽了苦头,最后却依旧无功而返。“一个人要是认真地藏起来,另一些人找得白了头,也不一定能找到。”看到这里其实作为局外人早就明白,徐怀玉找不到林烈并不是因为她没用心或者是得了假消息,更多的是因为在严峻的形式下林烈其实在存心躲藏,希望任何人都发现不了他,即便是自己的妻子。林烈的躲藏原因在后文与黄奇月的对话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林烈是迫于无奈不敢回去而不是不想。可是这一切徐怀玉并不知道。在寻找林烈的过程中,徐怀玉渐渐的发现自己的变化,自己变得小气,闺蜜萧桂英陪自己寻夫这么长时间,在她最口渴的时候却不舍得买一个罐头给她解渴。甚至一路走来,徐怀玉对林烈的感情也在发生着变化,从刚开始出来的盼望,逐渐变成了怨恨,到最后发现林烈是改变自己的一切根源。曾以为是如糖似蜜的婚姻,偶尔有些尝到毋庸置疑的辛苦的滋味还以为是自己最苦,将过错怪给自己,殊不知,从一开始便是毒药。再经历过一系列的事情和思考后,徐怀玉最终放弃了对林烈的寻找,和萧桂英一起去接了小女儿便回去了。小说的戏剧性有时就在于此,徐怀玉来到了上深涧却没有进村去打听,因为熟人太多,一个已经回城的教师再回去会显得丢面子。但,她却不知道自己一心找寻的丈夫却真的在村子里面躲藏,他们就这样没能见上一面。回去之后,徐怀玉做着刻蜡板的活,维持生计,照顾三个孩子。
从这条叙事线可以看出,徐怀玉作为知识女性的代表在“文革”时期失去了工作,丈夫也下落不明,带着三个孩子艰难的生存,独自承受着来自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波伏娃的《第二性》中,曾深刻地写道“女人不是生下来就是女人,而是后来才变成女人的。”从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原来的徐怀玉并不吝啬,而是结婚生子后才变得如此。现在的很多女人何尝不是如此?在结婚之前,会享受生活,旅游、逛街、打扮自己。当结婚生子之后,生活重心就不得不转移,更有甚者放弃自己的工作,选择全心全意的放在家庭之中。可是,长期单调的生活磨平了她们的敏锐和勇气,一旦遇到一点变故便会变得不知所措,第一反应是找自己的丈夫或是娘家去帮助自己渡过难关。在中国几千年的教育中,女人一直被教育学会依赖,尤其是结婚后,要学会依赖自己的另一半,逐渐的就失去了独立解决事情的能力。如若一生平安便可无忧无虑地安稳一生,不然,一点风吹草动都有可能痛苦半生。小说为了突出女性在家庭地位的重要性,安排了在烈士陵园里安排了另一家和林烈一家有相似背景的小石头一家。不同的是小石头没有母亲,父亲也是在一年以后才放回来的。小石头的生活和小山、小玲、小美也有明显得对比,此处对比的手法写出了女人在家庭中无可替代的作用,男人带一个还在不如女人带三个孩子,女性的智慧和刚强,往往能创造动人的奇迹。
其实,造成这些家庭悲剧,归根结底要责怪人与人互相猜忌、嫉妒、怀疑的社会,这一点在林烈逃亡和万年青的自白中表现的尤为明显。林烈的逃亡原因仅仅是因为他提了意见,就是因为一句直言进谏使得他不敢继续留下来工作,妻儿被搬到了荒郊野外依然遭人监视。从尖蚂蚁供销社主任万年青的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到形形色色的人物与他们各式各样的表现,甚至为了表现不惜伤害自己,但是,即使这样也引来了别人的妒忌。从他看似真诚的自我剖析中,向我们展现了一个特殊时期的供销社的真正全貌。
整本书有着强烈的悲剧色彩,作者用精彩的笔触带我们重新回到了那个特殊的时代,使读者仿佛感同身受的体会到那段艰苦岁月,多角度起伏徘徊地全方位勾描时代的宏观与细节,仿佛将生活的截面在显微镜下无限放大,清晰。徐怀玉寻夫,林烈的逃亡以及蚂蚁供销社主任万年青的汇报等,这些内容不停穿插使整个时代更加的完整。但,在故事的最后,依然是给我们留有希望和向往的。就像题目《下弦月》,能看到下弦月,那黎明还会远吗?已经度过了冬天,春天怎会不来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