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王象之:三十年成“纪胜”书

来源:中国民族报 | 韩晗  2017年02月27日07:27

今人恐怕很难想象,用三十年写一本书,是什么概念?

在竞争如此激烈、强调“高产”的年代里,三年磨一剑,已算是态度认真;三十年著一书,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

前几年,我在美国参加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偶然和几位与会学者谈到几百年前的中国曾有“三十年著一书”的传奇故事。他们都表示好奇,其中一位学者更是惊讶:“他是谁?什么书值得写三十年?”

这位作者的名字叫王象之,我相信大多数人已经不知道他是谁了。而这本叫《舆地纪胜》的书,我相信知之者同样甚少。

要谈《舆地纪胜》,首先要知道何为“纪胜”?

纪者,记录也;胜者,名胜、风物也。纪胜,简而言之,就是对山川河流、名胜古迹的记录。这样一本书,现在看来根本不算什么,百度地图一打开,全国风景名胜路线图净收眼底。但在几百年前的南宋时期写这样一部书,其难度可想而知。

南宋是一个偏安政权,东不过临安府(今浙江杭州),西不过剑门军(今四川广元),虽然面积不大,却与许多西南少数民族部落政权相邻。王象之本是地方小官,“仕宦之余”热衷于收藏各类文献方志,又喜欢四处旅行,其足迹几乎遍及整个南宋统治区域。

可以这样说,王象之为了完成这部书,在三十年中一刻都没有停息。尤其值得称道的是,他曾前往西南地区,访问自杞国、大理国等少数民族藩属国,在书中记载了许多少数民族部落的风土人情,为今人研究西南民族史提供了重要文献。譬如,书中记录的“自杞国,又一程至大理国”“宾州洞民造楮为业”等等,为后世展现了生动的南宋边疆地理图景。

史书记载,王象之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纪胜控”,他为了一个条目、一个解释,常常夙夜翻查资料,甚至不辞辛劳、实地考察。为了调查自杞国的风土人情,他曾两次去该地探查。他还在书中设置“景物”一类,专门收集各类人文景观资料,堪称“中国旅游文化研究的鼻祖”。

“纪胜”是中国古代最难撰写的著述之一,因为内容繁杂、涉及民族种类众多,所以写作难度也较大。王象之不但有“啃硬骨头”的精神,而且成就斐然。与王象之同时代的曾鸣凤,对王象之“学识之博,收拾之富,考究之精,不胜叹服”。清代地理学家阮元认为:“南宋人地理之书,以王氏仪父(王象之的字——笔者注)《舆地纪胜》为最善。”

直至清代,仍有学者对这本书充满了兴趣,甚至不断续写、补充该书,使得《舆地纪胜》一书有了新的生命力。不得不承认,这又是《舆地纪胜》创造的另一个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