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挖民族文化才是“留客”根本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那仓·向巴昂翁(全国政协委员)  2017年04月05日09:21

4年前,四川甘孜的旦真加措一家仅凭他一人壮劳力在城里打工,维持生计。2015年以来,旦真加措家生活大幅改善,他们在自留地上扩容了院子里的水塔,卫生间、公共餐厅、客房等相关设施一应俱全,具备了接待游客的基础和条件。去年得益于地方政府的“村村通”工程,让新修的柏油路直接通到各家门口,交通十分便捷。

这些硬件措施的改善,为当地村民勤劳致富打下了基础。我与旦真加措是好友,按理说,政府重视再加个人努力,应该收入可观才是。但实际投入与收入的差距还是较大。在调查中我发现,在通过建设旅游景点来保护和展现传统文化的同时,如何使文化成为现实生活中真正有生命力的东西,光是自然风光根本留不住游客,留宿不留心,文化的深度挖掘才是让游客停留长久和成为回头客的根本。

这样的实例令我深受启发。过去硬件设施不具备,旅游快速消费,短暂停留可以理解。现在条件成熟,如果还局限于一锤子买卖,那只能让民族旅游陷入不复的境地。在四川甘孜民族村寨调研时,我发现民族文化旅游产业的增长目前还是主要依赖数量的增加,与当地村民交流时,他们告诉我,现在也搞文化旅游,但实际收入还是达不到各家运营的成本。而探究原因,文化旅游多是以表演形式来吸引游客,收入也主要依赖于门票,其他多个方面联动不足,效益发挥欠缺。

民族地区旅游不单要卖纯净天然的好生态,还要打好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牌。在调研过程中,我看到文化旅游开发以风情园、村寨为最多,产品既缺乏真实性,又缺少特色。比如迎宾仪式、歌舞表演、对唱山歌之类的活动到处可见,这种模式化的表演太多以至于让游客产生反感。

民族文化旅游商品生产企业少,缺乏创新。比如博物馆基本上仍是几十年来的老样子,其内容仍完全是陈列展示,脱离了人们的生活,参观者寥寥。不少景区、景点在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上相互模仿、质量低劣,不仅无法展示文化精髓,而且引起旅游者的失望,影响了旅游地经济的发展。

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模式雷同,产品种类单一;旅游产品仍停留在观光型阶段,缺少改进与创新;产品缺乏文化底蕴,品位不高,民族文化旅游的产业带动性差等,依然存在不少改进的方面。

建议:突出地域特色与民族文化。一要集中表现形式。学习桂林义江缘景区、西双版纳傣族园、锦绣中华民俗村等,建设好文化村寨、生态博物馆、民族歌舞剧等形式展示当地独特的文化,将民族文化的各方面浓缩化、集中化。二要形成民族文化旅游产品系列。如云南丽江古城反映的是纳西族的建筑文化、民俗生态,围绕着它所展示的还有纳西古乐、玉龙雪山,也无处不洋溢着民族文化的内容。三要与其他旅游资源有机组合。一般是与山水风光类产品结合,成为观光类产品的一种点缀或填充,单独与山水风光并列的民族文化类产品深度融合,注意突出特色、提高战略站位。

民族文化资源的开发,虽然存在地域间雷同与竞争的问题,但由于旅游市场客源流动的关联性,就决定了无法关起门来搞开发,也不宜单方面考虑延长游客停留时间。为此应挖掘世居民族原生态历史,荟萃建筑、服饰、饮食、工艺之精华,以功能区形式,全力打造文化旅游、休闲度假、商务会展等多种功能的旅游综合体。(潘 跃 米广弘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