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作协在京召开“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座谈会
来源:文艺报 | 李晓晨 2017年05月22日07:54
中国作协召开座谈会
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
1942年5月23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75年来,讲话鼓舞和召唤着一代又一代作家,与人民同心,与时代同行,谱写了中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的伟大篇章。5月21日,中国作协在京召开“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5周年”座谈会。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敬泽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中国作协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主持会议。
李敬泽在讲话中谈到,75年来,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中国革命文艺和革命文艺工作者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有力地回答了“文艺为什么人”和“文艺如何为人民服务”的问题。讲话闪耀着真理的光辉,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中国革命文艺实践相结合的重大理论成果,标志着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形成。讲话有力地推动了中国广大文艺工作者肩负起自己的历史责任,投身于民族解放和人民革命的伟大事业,在人民的生活和斗争中实现文学的创造,振奋和鼓舞全民族的精神和意志,在推动历史前进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敬泽说,2014年10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这是继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我们党召开的又一次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和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全面系统地阐述了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的历史征程中的一系列根本问题和基本问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全面创新发展,对中国社会主义文艺具有长期的指导作用。全国广大文学工作者正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在这样的时刻,重温《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对于我们加深对习近平总书记文艺思想的理解,推动中国文学的繁荣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李敬泽表示,对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来说,回顾这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一个最根本的初心从来不曾动摇,那就是文艺为什么人的问题。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服务,是中国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持续繁荣发展的根本动力;把根扎在人民中间,与人民心心相映、血肉相连,与人民一起战斗,这是前辈中国作家的光荣道路,也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每一个心系祖国与人民的中国作家的必然选择。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要把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和艺术信念,永远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把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生活的大地上,在人民的创造中实现艺术的创造。纪念《讲话》发表75周年,回顾中国革命文学和社会主义文学所走过的道路,就要更深刻地体认我们肩上的使命和责任,更深入地学习和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系统掌握其中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满怀激情地投入到新的时代变革之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将自己的创作与时代的发展、民族的进步紧密地结合起来,与人民的命运紧密地结合起来,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努力筑就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文学高峰。
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叶梅、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柳建伟、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范咏戈、中国作协创联部主任彭学明、鲁迅文学院常务副院长邱华栋、鲁院学员喻之之、中国作协报告文学委员会委员黄传会、中国作协少数民族文学委员会副主任朝戈金、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王泉根、中国作协影视文学委员会副主任艾克拜尔·米吉提先后发言。他们谈到,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史上的一部经典文献,旗帜鲜明地指出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文艺的根本问题,对文艺与人民、文艺与生活、文艺与革命等命题做出了科学论述。75年来,《讲话》对我们的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发展产生了重要而持久的影响,闪耀着真理的光辉。
大家表示,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70多年后,习近平总书记继承和发展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为文艺创作和文艺事业发展指明了新的方向,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广大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应自觉认真重温《讲话》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的文艺思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与人民建立深厚真挚的情感,牢记作家的责任和使命,不忘初心,回到常识。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把艺术理想融入党和人民事业之中,做到胸中有大义、心里有人民、肩头有责任、笔下有乾坤,推出更多反映时代呼声、展现人民奋斗、振奋民族精神、陶冶高尚情操的优秀作品,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作协各单位、各部门、各专业委员会主要负责同志和鲁迅文学院高研班学员代表参加纪念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