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女画家,绘出怎样的生命色彩
来源:解放日报 | 陈俊珺 2017年06月23日08:41
《黄昏》
《涌》
《浮世》
李青萍,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新女性,一位被遗忘的女画家。
出生于20世纪初的李青萍历经命运的跌宕起伏,在画面上留下了怒放的生命色彩。
近日,“无形·希声——中华艺术宫馆藏李青萍作品展”正在中华艺术宫举行,看过她作品的人不仅会被她的艺术力量所感染,更会被其久经命运磨难后对艺术弥加执着的勇气所震撼。
炫目的色彩
是她一生的创作底色
在20世纪的中国美术史里,李青萍的艺术生命就如她的名字一样,飘浮不定,踪影无痕。从早年的艺术新女性,到在街头靠捡拾为生的老妪,她将人生的波峰和低谷都泼洒于画笔间。
近日,中华艺术宫集中展示了李青萍晚年的一批作品,有风景、花卉,也有人物画,在这些看似抽象的艺术表达中,她独特的人生轨迹也一一展现。
李青萍原名赵毓贞,生于湖北江陵县的一个小康之家。1926年,15岁的她是当地第一个勇敢地剪辫子、放裹足的姑娘,性格泼辣直爽的她,成了当地新女性中的一道风景。
进入武昌美术学校学习后,她改名李媛。在那里她感到前所未有的震动,她的人生从此与西洋绘画结下了不解之缘。
1932年,21岁的李媛考取了上海新华艺专。当时新华艺专的西画老师有汪亚尘、徐朗西、吴恒勤等,兼职西画老师有徐悲鸿、颜文梁、倪贻德、周碧初等。他们既是上海的西画名师,也是当时中国西画界的精英。他们在艺术取向上偏重印象派和后印象派乃至野兽派,鼓励学生发扬个性。这种学风,奠定了李青萍今后追求现代艺术的思想基础。
毕业前夕,徐悲鸿前来观看毕业生的画展。他在李媛作品面前驻足,称赞她为“新派女画家”。
1937年,“新派女画家”李媛受聘到马来西亚吉隆坡坤城女子中学任教,担任校艺术部主任、游艺部副主任。在茂密的椰林和无际的海水边,李媛开启了她一生最美好的时光,在教学之余,她进入了美术创作的高峰期,创作风格也为之一变。
给李媛带来灵感的,是当地一位印度籍画师的泼彩画。令她为之一震的,是即兴泼彩所获取的意料之外的流变美感和瑰丽多变的色调,竟比调色板上的色彩更丰富炫目。这种触动,给李媛的绘画创作带来了巨大影响,她开始在自己的作品中注重那些偶然性色彩的运用和跳动性笔触的发挥,并在传统织染艺术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绘画语言。
但凡看过李青萍画作的人,都会被画面中的热情洋溢而感动,在马来西亚的那段时光成为了她一生创作的底色。
“青青浮萍”恰如人生隐喻
1941年,徐悲鸿来到马来亚举行筹赈画展。李媛独到的艺术见解和绘画风格,很快吸引了他的注意,他鼓励李媛出版画集,并亲自为其选编画稿。
在为画集取名时,徐悲鸿建议李媛改名“李青萍”,而画集就取名《青萍画集》。青萍既源自李媛的乳名:苹儿,也取萍水相逢之意。青青浮萍,浪迹天涯,恰恰成了这位女画家日后艺术人生的隐喻,意味深长。
徐悲鸿在画集上题词道:“艺术第一”,并在扉页上留下了为李青萍所画的肖像。这幅肖像如今保存于北京徐悲鸿纪念馆,成为了两人师生情谊的永久见证。
李青萍晚年在回忆起自己的马来岁月时,绘就了不少作品,在此次展览中被一一呈现。那段岁月之于李青萍,就像是她画布中色调明快的逐梦天地,热情充沛,神采飞扬。
在《马来意象》中,地面上的植被层次丰富,高耸的椰树不拘小节。绿、黄、褐、红与蓝的烘衬下,是记忆里挥之不去的美好。
在《马来风情》中,有碧色的草和黑褐色的椰树,还有蓝天白云,洋溢着令人神往的热情与欢乐。
《浮世》则令观者恍若置身热带风情的南洋海滩。海水翻涌,澄澈透明,暖色天空,掺进橙黄,椰树葱郁,绿中点黄。画家用一颗纯真率直的初心,重温年轻时逐梦的激情。
……
如果不是太平洋战争爆发,李青萍教书作画的日子也许会一直延续。1942年,在回国途中,她遭遇敌机轰炸,汽车坠海,全部积蓄连同两百多幅精心之作全部坠入海中。她历尽艰辛,孑然一身回到上海。
回国后,李青萍曾拜见刘海粟。刘海粟在参观了李青萍的个人画展后,情不自禁地对她说:“今天西画引进中国,只有你与我为先驱。”齐白石也曾赞叹:“李青萍小姐的画无女儿气。”
画面上的晚霞,正是她生命的回音
李青萍在国内崭露头角没多久,突如其来的牢狱之灾就接踵而至,她的艺术生命跌入了低谷,万万没想到的是,这一跌竟长达三十余年之久。
直到1979年后,李青萍才重新拿起了画笔。此时,“积压在腹中的绘画热情,蕴藏在脑海中锤炼已久的一幅幅画,像火山爆发得以宣泄,并通过手中的笔付诸纸上,这是何等的畅快,何等开心!”李青萍这样回忆。
在艰难的岁月里,她常常在垃圾堆中翻找出已经干成块的颜料,画布更是随处捡拾的,从小学练习本、账簿、挂历、麻袋到被丢弃的布,凡是能作画的,她都捡。
尽管生活窘迫,但早年的艺术积淀加上苦难中对人生世态的感悟,使李青萍的才情焕发出了新的艺术光芒。她的作品更加热情奔放,挥洒自如,内涵深沉,炉火纯青。她将色彩在画布上恣意泼洒、流淌,仿佛是压抑了三十年后的艺术激情在一瞬间爆发,她的艺术风格也更倾向于对具体物象的抽象表达。
《生的回声》作于1982年,李青萍恢复公职之后,在她眼前是一片明朗的阳光。“橙黄色的圈形象征太阳、地球与宇宙万物生灵的运转,椰树象征我对南洋生活的深情眷恋和我的曲折而充满活力的一生,人的生命如时钟发条总会终止,吾辈已老,更应珍惜时光。你们看那画面上空的晚霞,正是我生命的回音,艺术的曙光。”她在回忆录中这样写道。
上世纪九十年代,年迈的李青萍把整个身心投入到创作中,如今她传世的大部分作品大都完成于这一时期,她还在这十年中办过三次个人画展。
孤独的李青萍一生未嫁,没有子女。2003年,也就是离世前一年,她将自己生命最后20年的一批力作捐赠给上海美术馆(现中华艺术宫)永久收藏。
这座艺术富矿,还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
中华艺术宫执行馆长李磊告诉记者:“2008年我们曾举办过一个大型的李青萍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的著名美术史论学者认为,李青萍是中国现代美术发展过程中一个非常独特的人物。不是因为她身世传奇,而是因为她从内心爆发出的抽象艺术是独一无二的,她是一座艺术的富矿,她的价值远远没有被发掘出来。”
李青萍对于色彩有一种独特的感受力和表现力,这一方面来自于民间艺术和传统文化的熏陶,一方面受到了印度画师泼彩技法影响。
李青萍作画,往往先把十数张厚纸平铺在地上,然后审视纸张,严格进行颜料油彩的调制、配色、勾兑。进入创作状态的她,目光如炬,将桶中油彩陡然泼出,并把剩余的油彩有意识地滴流在纸板上,然后再泼洒第二桶、第三桶……当各色颜料油彩交融集聚时,她用画笔把滴流的部分引导、勾抹,形成她所追求的艺术效果,或者把纸板拉成不同的角度,让油彩顺势流淌。
在泼彩画作品《涌》中,蓝与黑让画面像是暗流涌动,红橙黄又像人炽热的情感,在心底燃烧。她寻求泼彩等绘画方式的融汇,也追求艺术自由的内在动机与写意。
在《早春》中,褐色的枝丫间绿意萌生,处处透出春的气息。生活的磨炼给予李青萍顽强,也促成了她的艺术。她曾说:“人生是漫长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人生的长河中惟有画笔与我相随。”对生命的火热挚爱,最终呈现出了《早春》里春意盎然的生命力。
李青萍曾说自己发现了泼彩图的两个奥秘:每种颜色只在画面中泼洒一次,每一种色彩就是一个层次;如果把一幅泼彩图分割成若干小块,每一块又都能独立成画。
在泼彩画《黄昏》中,橙、黄、红交融的日落天空,泼彩下的山、水、倒影,展现出夕阳投射下山体瑰丽的一幕。这幅画融合了中国画的写意和东方独特的审美情趣。
“如今回看李青萍的作品,不仅会被作品本身的艺术力量所感染,更将被艺术家久经命运磨难后对艺术弥加执着的力量所震撼。”李磊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