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越过艺术的恒蹊——评《意大利读画记》

来源:人民日报 | 申 尧  2017年07月04日07:42

《意大利读画记》:冯骥才著,青岛出版社出版。

“(这本书)像一本‘艳遇’的日记”,冯骥才先生这样形容自己2017年第一部作品。我们都想知道他的“艳遇”是什么,于是画面走来了一个个有名或无名的形象:斯卡帕、乔托、美第奇、但丁、大卫,还有拉斐尔和他美丽的圣母。

这些在艺术史上耳熟能详的名字或者形象,在他的言说中,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新鲜感受呢?就像钢琴大师霍洛维兹在暮年弹奏《童年情景》时的样子——一个音乐修为臻于化境的老人,哼唱一曲简单而动听的童谣,这情景是多么动人,这歌谣听来又会是怎样的感受呢?

书中说,画家看画,看画上边的东西;作家看画,看画后边的东西。其实画后边的东西不是看出来的,是读出来的。所以这本小书的名称是“读画记”。我向来以为,艺术的高人是存在“通觉”的,画当然可以读,甚至可以听。冯先生这“读”的功夫,不知沉淀了多少时间,积攒了多少阅历,便不是“作家”两个字可以穷尽。

本书的钥匙,笔者认为是“比较”。冯先生试图将东西方文化,通过艺术本身或对待艺术的态度,进行比较。这种比较在一个个艺术故事之中穿插,或明或暗。作者以一位画家的专业立场、一位作家的文化视角,审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艺术,穿插以多年从事文化遗产保护等社会公益活动积攒的经验,得出的观点是新鲜的、不由恒蹊的。

本书开篇,作者便领着我们在水城威尼斯作了一番“比较”。饺子和“火柴盒”,威尼斯和苏州,“小心”与“保护性开发”,关于城市改造的“做不到”和“这个——我们能做到!”,这些对文化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的态度,引起了冯先生的深刻思考。

“尽管在乌尔比诺的马尔凯国家博物馆里,到处可以看到意大利绘画大师、巨匠的名作,但最吸引笔者的,却是一件从未听说过、对作者也一无所知的油画作品——《完美城市》。”之所以这样引起冯先生的重视,是因为“这是多么完美的一个透视法的范本!”冯先生认为,在文艺复兴的绘画中“有两种科学成果进入了绘画,给绘画带来革命性的变化。一是人体解剖学,一是具有几何学意义的透视原理”。他由此进一步发挥:文艺复兴其实不只是文艺的复兴,还是哲学、思想、科学与人性的复兴与进步。在这里,冯先生用隐喻的笔调,再次以“比较”为钥匙,叩问历史的大门:在欧洲展开文艺复兴史诗般的辉煌篇章时,或者更早些时候,东方则萌生了“士夫画”(也称文人画,泛指当时文人、士大夫的绘画作品),这是自我意识的觉醒,但孤芳自赏的力量还是不够的。

虽然如此,冯先生也指出:这不表明中国绘画落后于西方绘画,中国画在表达主观与抒发自我方面,达到了至高的境界。东西方对于艺术的理解是不同的,这种基于自身文化基因成长起来的艺术理念并没有优劣之分。

“自14世纪,欧洲人用了二三百年,在中世纪神主宰的死亡般的气息里,完成了自我的救赎,并让人的尊严从此至高无上,让自由神圣不可侵犯。画家们的贡献是使我们看到了这个伟大的、光彩夺目的文艺复兴的全过程。”

是的,如贡布里希所说,没有艺术这回事,只有艺术家而已。同样,在“马可·波罗背景”之下,是不是可以这样讲——没有艺术家这回事,只有人类不断的自新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