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汉: 从红色连环画家到中国画探索者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耿剑  2017年08月08日11:24

刘汉,一位从连环画创作成长起来的中国画家,早年创作了多部风靡一时的红色题材连环画,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行中国画教学工作的改革。几十年来,刘汉胸怀着振兴中国画的使命,创作了众多展现民族情感、极富个人艺术特性的中国画作品。从他那些气势磅礴、千变万化的线条中,总能看到昂扬向上的振奋和一种苦苦探索、不懈追求的精神。

1932年,刘汉出生于南京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祖籍广东。幼时的刘汉,喜欢在放学后到书摊上翻看连环画,越看越起劲儿,回家后自己关上门悄悄画连环画,匿名投给出版社。后来他看到出版社找人改稿后把这部连环画出版了,从此,连环画在他的心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接着,刘汉一家辗转广州、香港,他相继在广州广雅中学和香港香岛中学读书。

1949年,他随同学一起跑到深圳去投军,当了解放军文工团的一名美术员,后随部队参加剿匪,艰苦的环境下,他就用米汤调锅灰在墙头上画各种宣传画。一次,他尝试创作了一部反映农民困苦生活的连环画,并寄给了报社,后来作品发表了他也不曾注意,不想几个月后,偶然在路过的村子墙壁上看到了被放大的连环画。刘汉没想到自己随意涂鸦的画作竟成了老百姓革命宣传的武器。从此,玩画的少年一去不返,绘画在他的心中成了神圣的使命。

1955年,刘汉从部队复员,之后他三次投考浙江美术学院失败,只能靠画画过日子。刘汉与李骞合作的油画《洗衣裳》《姑娘们的挑战书》,获得了广东省首届青年美展一等奖和优秀奖;与何克敌合作的油画《百色起义》参加建军30周年美展。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刘汉连环画创作的高峰期。他先后创作了《红色风暴》《黑色阻击战》《海鹰》《两个羊倌》等等,他也成为颇有名气的“红色连环画家”。尤其是他的《红旗谱》和《两个羊倌》(2015年由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再版),用浓墨淋漓的线描,形神兼备地表现了北方农村的风情和农民的彪悍。连环画《红旗谱》1963年创作出版,一经面世就广受好评,曾经将他拒之门外的美院,也将这部作品作为学生临摹学习的教材。

为了更好地创作连环画《红旗谱》,刘汉跑到河北高阳和蠡县待了大半年,画速写做素材积累,并且跑到小说作者梁斌的老家,见到了作者的哥哥。然而遗憾的是,《红旗谱》本来预计要创作4部,他只完成前两部,第一部刚刚出版,却因时代变化,这一选题被叫停,后面的创作也就断了,更让人感到遗憾的是,第二部的手稿也不幸遗失。

“文革”时期,刘汉虽免于牛棚之苦,但也当过建筑工人,吃尽苦头。即便如此,他也不曾放下自己的画笔,创作了《烈火丹心》《走毛主席走过的路》《火种》《杨根思》等等。画完,也无处发表,只能卷一卷放到铺底下。直到20世纪80年代,刘汉才开始创作的新篇章。《喋血的鱼鳔》差不多是他的最后一部连环画,他也为此在海南待了很长时间,查遍了所有与渔民相关题材的各种资料。刘汉画连环画,一开始是用来支持油画,后来又用它来支持中国画的探索。“我的连环画作品并不多,为了保证质量,一年只画一部,每一部用一个画法。进步减慢的时候,我就换一种画法,不断突破自己。”

正是凭着这种突破自己、突破常规的精神,刘汉在之后的中国画探索与教学上取得了令人敬佩的成果,形成了自身独特的见解。1984年刘汉进入当时的中央民族学院美术系任教,进行中国画教改试验。他在第二年获批成立第二中国画教研室,1986年成立中国画改革试验班。试验班首批招了12名学生,大都是刘汉亲自走遍大江南北挑选的苗子。“当时的教改主要是针对基础教学,有三条:改板块素描为融线意象素描,强化书法规律参透下的速写训练,增设延伸书法成为抽象线条的韵律作业。所谓抽象线条的韵律作业,是不要字形也不要物象,把书法韵律扩展开来,在干湿浓淡、强弱虚实的变化与协调中寻求线的音乐。”1990年,试验班学生毕业,学生们的造型与写意能力均超越历届毕业生水平。

早在1988年,刘汉在《拾回来你失落的明慧》一文中就首次把中国画和20世纪恢宏文化联系起来,并且开始身体力行地创作传统与现代结合的水墨画。他的水墨画强调线意识和线造型,这正是他从传统绘画、书法中汲取的理念。但同时,他的画又有着独特的个人魅力和时代的发展脉络。1998年他创作了大型历史画《来复枪洞穿我的胸膛》,用中国悲惨历史的一页展现他深厚的人物画功力;1999年创作了巨幅主题山水画《昆仑我的脊梁》,用斑驳山体的苍然挺立展现他奔腾的笔墨张力等等;2000年创作了历史画《牛栏岗大雨滂沱》,以及后来的《幼发拉底自由之路》《老子出关》《挥不去你滴血的刺刀》等,画中展现的不仅有他深刻的民族意识、文化担当,更有他对年轻人的种种殷切期盼,他希望年轻人肩挑民族振兴的历史重任!